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东风入股PSA:昂贵的购买 混沌的未来

2014年04月02日09:25   轮语汇  作者:晓程   我有话说

  弱弱联合的东风与PSA的战略合作,真的是双赢么?

  PSA集团董事会主席菲利普•瓦兰很肯定,认为“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笔者认为,双赢与否,结论为时过早。价格昂贵的过多投入、技术资源的重复购买、三家股东的制约掣肘、决策效率的议而不决、未来市场的扑朔迷离,给这次注资持股战略合作增加了太多不确定因素,蒙上了层层暗影影。

  第一、8亿欧元注资值不值?东风得到了什么?价格是不是过于昂贵?投资风险是否可控?

  可以肯定的是,PSA并非优势品牌。此项注资合作,远非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意义可比。但代价却实在不小。PSA获得了资金,获得了市场,获得了管理实力的增强,从此可以坐享其成,但东风呢?付出很大的代价之后,还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谁都不能保证此番投资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此后意外风险,凭借三方鼎立的权力,很难控制。东风投资了,就等于东风将绝大多数风险都从PSA方面转移集中到自己身上了,同时还要承担管理责任、新产品开发责任、市场营销责任,到最后,既没有得到PSA的品牌,也没有得到它的资产,DS技术与此次合作无关,想要PSA的技术还需要另外出钱支付技术转让费。出钱出力,劳民伤财,东风可以预期得到的,比它付出的,大得多得多。

  以前合资,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市场换技术。到了东风这里,拿到技术的代价,不仅仅要用市场换,还要拿钱买,注资之后,还要支付技术转让费。PSA不是奔驰,不是沃尔沃,不是宝马,也不是斯巴鲁。既然并非一流二流品牌,到现在,连个三流品牌都算不上,注资合作之后,品牌与东风无关。如此昂贵的合作注资,价值何在?

  第二、产品前途未卜,PSA的产品能不能真正具有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也属混沌而未知状态,市场风险不容小觑。

  PSA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并不叫座,也不很叫好。从其中国机构的市场表现和产品表现看,品牌优势正在衰落,产品竞争力也在走下坡路。巨额投资过后,产品梯次层级和数量都将带来巨大变化。但在经营者败相跌出、品牌力日渐势微的前提下,只是徒有产能而已,产品力并非可以跟随产能水涨船高。而在品牌走弱、产品力没有根本提升的状态下,过多的产能只能增加库存,增加成本,增加失败的风险。一旦产品积压,竞争中出于弱势,产品线再完整、车型再多,也与盈利无关。

  未来的中国市场一定是今非昔比。德系品牌乘势而上,市场份额增长明显;日系品牌心有不甘,倾其全力参与市场争夺;美系品牌增速明显,车型技术档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日益彰显。豪华品牌降价下压,中端品牌中的强势品牌竞争加剧,科学技术资源、人才管理资源支撑有力,潜力十足,优势释放源源不断。而PSA,目前市场上只是疲于应付,人员懒散,产品平庸,管理效率低下。这些江河日下的状况,都不是东风注资合所能从根本上改变的。

  第三、管理与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将加剧合作风险。

  三股分属,三权并立,管理力量貌似强大,但力量的整合是最大的难题。虽有东风强势介入,但东风的管理水准,到了PSA,很难解决问题。力量来自各方,首先要有决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否则,议而不决,人浮于事,就会失去决策力量和执行效率,管理成本肯定难以控制。

  有没有风险,归根到底是看东风能不能赚到钱。按目前PSA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东风依赖PSA出售技术来武装东风自主品牌的基础分析,这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更大。一个平庸的技术,需要很高的代价,需要东风自主品牌多大的能力来完成成本消化?管理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没法有效控制,产品终端消化成本很难,必然要拉升产品价格,价格高、品牌力和产品力并不突出,这样的产品,怎么指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看看日系车是怎样控制产品成本的吧。

  巨大的产销规模使规模效益可以有力对冲成本的上升。产能的继续放量,模块化战略的有序推进都将进一步拉低日系车企的成本。丰田新的模块化架构,将于2015年开始武装到TNGA平台的首款车型。该模块化架构被称之为丰田新全球架构(TNGA),将支撑丰田旗下绝大多数车型。2016年前,本田将推出一个新的平台,这个平台将衍生出雅阁、思域以及CR-V三款车型,并且这三款车型零部件共通率将达到40%(每辆车零部件大约在3万个),而成本支出可有效降低30%。

  与丰田、本田两年后才能看到的“模块化生产”相比,日产和马自达走的更为激进和超前。2013年,日产发布了全新研发的CMF模块化平台。根据计划,日产将在2016年前推出51款新车以及90项全新的技术,在全球取得8%的市场份额,并实现8%的可持续性经营利润率。全新CMF模块化平台可帮助日产将通用零部件应用于160万辆汽车。马自达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来让更多车型共享开发平台,从而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并且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

  再看德系车。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公开宣称将推出廉价车型,车型价格可以下压到5万元之内。可见德系车成本控制底气十足。

  PSA车型,既无日系德系的规模,有没有他们的成本技术基础。目前以臃肿之躯担当成本技术众任,显然勉为其难。

  第四、一旦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的股权关系再生变故,东风将陷入被动。

  意外生变因素不少。一旦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的股权关系再生变故,或者两股变一股,东风将陷入失去话语权和管理掌控权的被动地位。资金注入了,却无法掌控局面,东风将陷入风险漩涡。类似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

  通过注资合作,东风固然能借助PSA的力量壮大自己的技术实力。但纵观此桩合作案例,得失之间,并不均衡。东风巨资投入换来的虽然是技术实力的增强,但这背后,是不可预知、很难控制的投资、成本控制、市场等多重风险。老百姓都知道,投资要选优势股和潜力股。对并非优势股和潜力股的PSA,东风乐此不疲,非要巨资拿下,令人大惑不解。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东风 PSA 入股 品牌 psa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