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因发展过快而导致人们精神浮躁的年代,当代艺术总透着一种“不合群”的表象,然而在不断发现和理解地过程中会慢慢发现,其实这些貌似难以理解作品,都是不拘泥于当下颇具先锋意识的一种表达形式,即通过视觉等感官方式,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探索,无论是对梦想的追逐,还是对现实的逃避,艺术家们的每一项课题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
对于未曾真正涉足艺术领域的人来说,无论是曹斐还是她的作品,可能都会觉得有些陌生,这位活跃于国际舞台上极富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出生于1978年的广州,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
她的作品以多媒体装置和录像形式为主,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将当代中国社会在急速发展变化之下的不安一面,展现于世人面前。
与作品创作形式及个人喜好有关,曹斐位于北京的工作室,继承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电影院的装修风格,保留了过往印记略显残缺之美的墙面上,可以看到很多上世纪的经典电影海报,每间屋子的陈设也都延续了当年的古旧气质,充足的空间感,让人在看到BMW的引擎盖和车模等少数现代化高科技产品之时,也并不觉得突兀,复古与现代的碰撞,带来的是一种时空交错的好奇感。曹斐的代表作品有不少,下面挑几个比较有感触的跟各位分享一下。
艺术对人的影响
从小在广州长大的曹斐,2004年还在那里工作和生活,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成为众矢之的的大城市一夜之间面目全非,这也让曹斐视线和创作主题,都集中到了珠三角的巨变之中。当时的她很关注动漫角色,遂让Cosplayer们成为了《角色》这部8分钟影像作品的主角,在高速运转的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失去本真与梦想的年轻一代,试图通过他们想象中的角色装扮来施展新的魔力。
《谁的乌托邦》是曹斐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艺术项目,整个创作过程在广东佛山的一个欧司朗的灯泡厂里完成,曹斐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和工人们一起组成了一个艺术工作坊,进而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梦想,为这部反应梦想与现实错位的作品汲取灵感。如今,这部2006年创作的《谁的乌托邦》,成为了曹斐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之所以谈及艺术对人的影响这一主题,主要也是因《谁的乌托邦》里这位舞蹈中的女孩有感而发,作为整个影片的主角,她曾是这间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女工,由于生活所迫,梦想成为一名舞蹈家的她,16岁就进入工厂打工以扶持弟弟上学。而10年之后的2016年,在深圳看到曹斐的展览的她,通过微博联系到了曹斐。
十年前那个历时半年的艺术工坊对这个女孩的影响很大,让她不再甘愿深陷于当下,而是对未来有了一个新的期待,她在曹斐的艺术项目结束之后,便离开了工厂到大学进修,曾经的女工现在已经成为了珠海一个文化创业园的合伙人,同样从事着艺术相关行业。
当然,当年的很多工人现在可能还在那个工厂,亦或是因行业巨变而被迫失业,但是从女孩的案例可以看到,尽管曹斐当时的艺术工作坊,并没有想过会改变工人的一生,但其实还是会有一些个体,能够在艺术的影响下,突破自我,找到新的方向,改变人生。
搬来北京之后,曹斐花了三四年的时间,在当时很火的网络游戏上建造了一座虚拟城市——“人民城寨”(RMB City),并由此拍摄了RMB City系列作品,主要灵感都来源于她用自己的化身在虚拟世界里游历的一些体验,每一个注册账号的人,都可以来到她的城市里参加各种活动,图片中不难发现,这座以货币符号为名的城市,浓缩了中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地点或是地标性建筑,比如香港岛、鸟巢等等。
2013年,曹斐创作了长达46分钟的影像作品《霾》,影片并非想要探讨雾霾带来的污染,而是通过超现实的画面来反应中国的现代化小区里,不同阶层的人如霾一样的生活状态,比如住在社区里的人群,以及服务社区的人群等,由此来探讨人们内心不易被发现的一种找不到方向的迷茫。
图片中这个全部由1:87模型构成的虚拟城市命名为La Town,来自于曹斐在2014年创作的一部动画片,这个虚构的小镇是曹斐受《行尸走肉》等影片影响之下,对于末日的想象,进而探讨未来到底是走向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的极端世界。
曹斐以前工作室所在的整个地区,在2015年遭遇拆迁,为了记录拆迁过程,她买了10台扫地机器人,在拆迁地区的土路上进行清扫,一方面进行土地采样,另一方面也是以此来将拆迁过程中历史遗留下来的情绪与情感保留下来。
同年,曹斐做了一个以PAC-MAN吃豆人等怀旧游戏组成的灯光动画影片,放在用LED灯布满整个表面的香港ICC大楼上进行展示,每天晚上,经过上环、中环和柴湾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游戏人物,在大楼上上蹿下跳,只要配套下载app,就可以实时听到有趣的配乐。这一城市公共艺术项目持续了四个月,成为了香港城市中一个独特的夜景。
同样是2015年,曹斐在维也纳分离派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锦绣香江》的个展,主要为观者呈现珠江及香港等地的面貌,而在接受到邀请之时,曹斐发现原来15年前,家乡广州的一间挂着锦绣香江名牌的房地产销售中心,外貌完全是分离派美术馆的翻版,艺术家讽刺与诙谐的本性让她遂将分离派美术馆的德语招牌,换成了“锦绣香江”,一种反山寨的独特艺术形式,让来访的旅游团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以为这里是被国人收购的一家海鲜餐厅。
在今年纽约MoMA展览的一场开幕演出上,曹斐和当地的说唱团队Notorious MSG合作了一曲《Dim Sum Girl》(《点心妹》),Notorious MSG的成员都是来自于香港的亚洲移民,十年前这些人还在餐厅里当洗碗工,机缘巧合让他们有机会为曹斐的艺术作品创作背景音乐,十年之后,曹斐在美国做个展之前,通过Facebook重新联系到了他们,促成了这次有趣的合作,演出现场曹斐扮成了点心妹,向观众们发放餐包、叉烧包等各种点心,气氛相当欢乐。
第18部BMW艺术车的创作灵感
让这样一位以数码影像为主要创作形式的现代艺术家,设计第18部BMW艺术车,恐怕会让大部分人对成品的样貌充满了好奇,然而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还不止于此,曹斐本人是一位对开车完全没有兴趣的女性,她甚至连驾照都没有,这不禁让我惭愧的想到了车致曾经只出过一期的《设计x设计》栏目,当时合作的艺术家是对某品牌非常了解的石大宇,后来没能继续进行下去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部分艺术家其实不懂车,而且这一特立独行的人群,若非意愿使然也绝不会接奇怪的邀请,这也是为什么在得知曹斐要以BMW M6 GT3作为蓝本,设计第18部艺术车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其实早在2014年,曹斐就已经接到了项目邀请,而让她动容的主要原因是,BMW艺术车的设计者需要经由全球艺术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12位博物馆学者和馆长组成的宝马艺术车评审团,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这其中有不少艺术家是曹斐上学时候曾经膜拜过的偶像级人物,能够受任成为第一位参与宝马艺术车(BMW Art Car)创作的中国艺术家,绝对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这台艺术车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因为2017年,BMW准备让它出征澳门赛场,所以一切外观上的艺术创作,除了不能增加整备质量之外,还不能影响到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而曹斐又不是一个画家,不打算通过简单的绘画手法完成这一在她的艺术生涯中,有着不同于以往重大意义的作品。
除了在一直热衷的电影形式中,寻找与车相关的情节来激发灵感,曹斐还受邀参观BMW的工厂,并在赛道上体验BMW非凡的性能,近距离感受BMW的文化与品牌精髓。尽管目前曹斐本人尚无成为驾驶者的计划,但在第18部BMW艺术车的设计方向上,她准备以一名无需将精力聚焦于交通状况的乘客身份,通过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来传达出一种空间与人的情感交流,一同拭目以待新作发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