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勇)今天一大早,北方出租汽车公司的赵师傅照例到北师大加油站加油,突然发现站内的LPG(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开张了。赵师傅满心欢喜地满满加了一罐气。
其实,晚上到安定门加气站看一看排队加气的阵势,人们自然会得出缺少加气站的结论。目前,本市使用LPG燃料的出租汽车近2万辆、各类公共汽车1000多辆。按照每300辆车配置一个加气站的国际配比,本市加气站的总数应该在70个左右。但是,记者从专门建设加气站的北京金属结构厂获悉,该厂已经建成安定门、北师大、六里桥等14座加气站,占全市总数的40%。30多座LPG加气站,对于21000多辆双燃料车来说,的确还是个小数目。
在北京金属结构厂提供的项目名单中,记者看到昌平加气站、廖公庄加气站、角门加气站、六里桥加气站等都是本市公交的加气站。这些公交的加气站原先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可是如今又都关上了大门。记者在六里桥公交加气站发现,前来加气的大公共并不很多。加气站站长告诉记者,站里每天安排了400多辆的任务,可是前来加气的大公交每天只有50多部。至于什么原因限制对社会出租加气,公交总公司没做任何解释。
尽管加气站的数量还很少,但是本市环卫、邮政等公用车的双燃料改造已经开始实施。目前,清洁车辆一场的100多辆垃圾车、抽粪车改造完成。在场内一隅,LPG加气站业已建成,不日即可投入使用。不过,赵勇副场长向记者表示,这个加气站不仅为本场车辆供气,也将为社会车辆提供气源。
业内人士分析,许多加气站拒绝向社会开放的原因还是价格问题。目前,LPG的成本价已经从2400元/吨涨至3200元/吨,而售价仅从每升1.60元涨到1.90元。实际上,经营者是越经营越亏损。正是这一原因同样制约了加气站的建设。试想,建设一座LPG加气站需要一百五六十万元的投资,没有利润自然无人投资。既然环保事业是一个社会性工作,那么政府有关政策应该适当向环保企业倾斜。
所属专题:车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