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放开轿车价格的政策出台10天了,国产轿车厂家在消费者要求降价的强烈呼声中依然我行我素,死不降价。面对如此又臭又硬的厂家,消费者只有一个武器:不买。
但是话又说回来,消费者毕竟想买车,厂家毕竟想卖车,国家则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启动国产轿车消费乃众望所期、互利互惠之事,这样僵持下去对谁都不利。在即将加入世贸的当口,尤其如此。从目前情况看,启动国产轿车消费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降价;
二是减费。因为,只有降价,消费者才买得起;只有减费,消费者才用得起。
先说降价。
在国际上,汽车历来是微利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10%;而我国的汽车行业,在经营粗放、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利润率依然高达30%~40%。比如,刚刚下线的泰国丰田,档次与我们的夏利2000相仿,价格折合人民币9万余元,而夏利2000售价13万多。又如,每辆福特车的平均赢利不到6600元,在欧洲市场上每辆福特的赢利甚至只有120元;而每辆上海桑塔纳的赢利则高达2.6万元,是福特平均赢利的4倍之多!实在离谱。上海通用甚至创造了赢利的神话。1999年投产当年就一举获得6亿元人民币的利润,这在通用遍布全球的企业当中,是没有先例的。由于赢利太快,以致合资双方都“来不及讨论利润的分配”。
我们的汽车价格是人家的好几倍,赢利也是人家的好几倍,而我们的消费者收入只有美国人的1/25,这种情况下死不降价,于情于理、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这样看来,国产轿车降价,非不能者,而不愿也。不愿者何也?牟取暴利也。只不过,当广大消费者认清了厂家的丑恶嘴脸和不良图谋,不再上那个当,其牟取暴利的企图也就无从得逞了。
笔者以为,在目前的中国企业界,以家电业、电脑业、IT业的民营企业家最为优秀,他们是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胆气在市场中干出来、闯出来的,他们理解市场的意义,知道如何善待消费者,知道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赚取合理的利润。反观那些计划经济体制下“喂”出来的所谓“企业家”,垄断惯了,霸道惯了,拿消费者不当回事,拿消费者的需求不当回事,又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此观之,咱们国产轿车的死不降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汽车界的人不会都是蠢才,相信迟早会有明白人率先出来打破僵局,把轿车价格降下来。这就涉及一个如何降价的问题。这十年来,国产轿车的价格一直是挤牙膏式的一点一点地降,虽然降幅达40%,却没有引发消费高峰。这是不懂得消费心理所致。如此一点一点地降价,与其说是促销,不如说是促使消费者持币待购。因为这种做法只会加重消费者对降价的心理预期。只有一次降到位,亮明三五年内的价格底线,才会打消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把潜在的消费者变为现实的消费者。
再说减费。
车要买得起,还要用得起。要想促使消费者买车,仅仅降价还不够,减费在某种程度上更为要紧。目前,在城市里买一辆车一般需要交纳车辆购置附加税、车船使用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养路费、保险费、牌照费、排污费、环卫费、停车费等十几种费用,附加在一辆车上的费用多达3~4万元。车一上路,还免不了种种罚款。公安、交通、公路、农机、税务、城建、环保、物价和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都参与车辆的收费和罚款,都在“用权吃车”,说到底是在吃消费者。这种不正常状况,严重阻碍了国产轿车消费市场的启动。
目前,美国经济增速减缓,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东南亚经济前景暗淡,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相当严峻。要保持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应依靠内需的扩大。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扩大内需并非易事。而国产轿车市场正是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绝好领域。再者,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角度看,赶在加入世贸前后的几年,千方百计以国产轿车占领市场,具有重大的长远的战略意义。有关决策部门和汽车生产厂家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都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就应当下决心在短期内出台新的配套的汽车消费政策,减少各种过高的税费,杜绝乱收费,从根本上改善汽车的消费环境。只有如此,才会消除广大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促其下定买车的决心。
事关重大,时间紧迫,有关部门、有关厂家和有关决策者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林治波)
人民网2001年6月01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