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正文

众商用车企业扎推拼抢华南物流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0:10 南方都市报

  “得广东者得天下,江淮希望助力广东物流市场。”江淮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崔亦章在上周举行的格尔发与玉柴联合推广会上如是强调,也从而解释了江淮首发选择广东的原因。无数商用车企业均视广东为重点推广地区,扎推似的冲涌这一市场,销售份额至少占据其全国总量的一至两成。

  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被称作新的利润源泉的“物流”已成为我们身边无法小觑的新
兴产业,市场容量巨大的中国物流市场日渐显现出无限潜力。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已拥有73万家物流企业,今年一个季度的物流货物总额就达80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1.7%,而广东更毫无疑问地走在物流业发展的最前沿。在如此汹涌的大潮之下,商用车企应如何认清华南物流市场的整体环境,如何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如何令这块业已庞大的蛋糕更加鲜美,是其不得不关注的话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其市场营销策略的关键。

  粤物流中心地位早已确立

  广东的地位总是不言而喻。“得广东者得天下。”这是所有商用车企业的枕边宝典,也是无边无际的广东市场所呈现出的自然商机。

  广州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广州市连锁协会常务理事张强告诉记者,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市场和枢纽,广东也是全国物流版图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地理环境决定了物流规模,广州是全国唯一的公路、铁路、航空、海运、河运五大中心聚集的城市。其次,广东可谓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州加上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约有7000至8000亿。再者,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产中心,家电、成衣等重磅产业加上原材料供应,使得广东注定成为国际性的物流中心,货运量相当之大。”

  “广东这个市场实在太好了,不存在谁侵占了谁的份额,而是有相当的可能性共同做大。”不管什么类型,哪家物流企业不用车?

  商用车企锁定广东“根据地”

  “广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江淮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崔亦章的观点代表了无数商用车企业的想法,大本营在安徽的江淮甚至将广东称为其“根据地”。据介绍,江淮在广东的保有量已突破6万台,年均销售均超一万辆,是其全国五个销售万台省之一。采取更进一步策略的还有一汽红塔,今年新下线的一汽红塔解放霸铃首先选择了在广州上市,继而又接盘债务连连的东方宝龙,显然是希望在珠三角核心地区完成布局,借以抗衡上汽和东风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心理重视和产业布局外,各种针对广东市场,在设计时考虑广东市场特点的细节频繁浮出水面。广东的私营业主和物流企业更追求驾驶的舒适性和实用性,于是江铃和江淮皆推出轿车化内室,力主人性化设计;东风金霸强调1880mm超宽车身,法定乘坐3人。广东的企业讲求高速高效,于是福田推出高速物流轻卡平台,正式宣告国内老式物流轻卡时代的终结;庆铃更开展“全力支持高效物流运输”活动主题,时刻抛出五十铃的高效经验。而今年8月的广东油荒又给了江铃这样的企业“可趁之机”,以第四届节油大赛引领商用车行业的节能风暴,以高效节能的特性意图占领资源紧俏的华南市场。

  高效商用车助力物流提升

  但问题仍然存在。记者从相关途径获悉,1台卡车完成的货运量从1998年的1633吨/年下降到2003年的1365吨/年,降幅20%。物流业未能形成集约化经营,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市场过度竞争和卡车营运效率的下降导致载货车保有量不成比例地增加,也使得能源、环保和交通紧张等矛盾凸现。针对飞速发展的物流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温世恒表示,关键点是大力推进现代物流,最重要是具备一体化的服务功能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优质的设施和工具当然也必不可少。”

  暂时撇开较难衡量的软件,从硬件来谈,提高与物流息息相关的商用车效率是直接改善物流运输状况的绝佳途径。有专家表示,中国物流运输车辆的发展将呈现三大必然趋势,一是从适应简单的运输向全方位的物流作业发展;二是从散货式卡车向集装箱式卡车发展;三是从低效率、低完好率、高油耗、高污染的卡车向高效率、高完好率、低油耗、低污染的卡车发展。“高完好率、低油耗的物流运输车辆将发挥出超群的成本效率,成为物流业的最佳承载者。”随着物流市场的日趋规范,中高档商用车势必将成为城市物流的主流级装备。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众多物流企业和私营业主均表示,其所使用的卡车能保证长时间的高速运载及较高的完好率至关重要,且卡车在不

超载情况下的载重能力是市场环境变化后卡车正常运营的盈利保证。只有保证了这些基本点,通过提高商用车的技术质量性能,才能避免随着货运量的增加导致成本的提升。

  本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吕静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汽车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