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辆POLO艺术彩车将在京巡游庆祝奥运闭幕(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 09:22 北京青年报 | |||||||||
28辆艺术彩车 今日全部完工 昨天,所有28辆艺术彩车的创作大功告成。明天,由28辆艺术彩车组成的壮观绝妙的车队将沿着北京圣火传递的路线进行巡游,庆祝明晚奥运会闭幕式上雅典—北京奥运会旗交接仪式。 这是由《北京青年报》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联合主办的“加速度”奥运艺术车创作活动。在本届奥运会结束之前,共有28位艺术家对28辆POLO汽车进行艺术创作。 “加速度”车队接受百姓检阅 昨天,26辆艺术小车改变了多日的郊区展示路线,围绕故宫、北海在市区绕起了小弯儿,还开进景山后街等胡同,让胡同里的老街坊也饱了眼福。“真好看”是车队一行收获最多的赞美。 在经过故宫博物院门口的时候,艺术小车车队不仅受到了行人的注目礼,还成了外国旅游者的追拍对象。记者看到,有一位已经登上旅游大巴的外国游客看到了车队后,迅速拿出DV跑下车。他趁着车队等红灯的机会迅速跑到头车侧面蹲下,把经过面前的每一辆艺术小车都拍得清清楚楚。老 外追拍动作的专业和熟练让车队里的摄影记者和摄像记者都赞不绝口。 在景山后街,老北京传统胡同的槐树、灰墙、门墩和或前卫或绚丽的小车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连四合院里的老爷子也踱着四方步出门看个新鲜。逐个“检阅”了26辆车后,老爷子不忘问记者,“还有吗?”在新街口大街,裹挟在缓慢车流中的艺术车队给所有人都提供了仔细近观的好机会。漂亮的小车还缓解了身旁正在堵车的司机们的坏心情,不少堵车的司机干脆熄火,和艺术小车司机聊起了车身图画的含义。 -文/本报记者 王帏 张永和:保存POLO的个性 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创作的艺术小车可以用“简洁”一词来形容。车身没有具体的花纹和色块,喷涂成全黑的车身上用银色的线条勾边。第一眼看上去,整个小POLO似乎除去亮色的轮廓线之外,其他部分都隐去了。让人感觉非常简洁而又具有一种突出的个性。 作为一名知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用自己的眼光为小车设计了这件“外衣”。曾经有人问张永和,中国城市的新建筑为什么给人一种没有个性的感觉。张先生回答的是,“并不是没有个性的问题,而是中国的建筑师太强调个性了。其实个体建筑太有个性实际上对城市的整体来说是有挺大的毁灭性。”对于老建筑的改造,张永和认为,设计师的工作并不是要把老建筑改得面目全非,让它看不出原来建筑的样子。对于这房子的里里外外首先要改良,第二才能表现。他说,“中国每天都有多少工程在进行改建,有很多会把旧建筑物改建成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我觉得那实际上是一个对历史的否定。” 没有突兀个别的图案,没有眼花缭乱的色彩———从这辆勾画着银色轮廓线的黑色小车,可以看出建筑师对于“个性”的深刻理解。 -文/本报记者 王帏 警醒其他车辆———汪建伟和他的《规则》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汪建伟一直致力于录像艺术的研究。他1996年开始拍纪录片,其纪录片作品《生产》、《茶馆》等多次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日本山形纪录片展等。 艺术圈曾出现有关汪建伟是属于艺术家还是纪录片导演的“质疑”。可按汪建伟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质疑”本身没有必要,他只是有兴趣在各色人等、各种行当之间寻找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理由。而对于影像制作本身技术的痴迷,使汪建伟的实践工作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他的工作能够从一种关系的角度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包括多媒体的技术与生产方式,又有可能是不同属性的材料与风格的交叉,更有可能的是它改变了原有的、静止的学科与方法的相互关系。 方法论也同样存在于汪建伟在POLO车上的实践工作中,他“生产”了一辆依靠警醒其他车辆而具有存在理由的车,通过对标志语言的使用,他提供了一种关于对“合法”的阅读的可能性。 -文/策展人 皮力 解构汽车———张永和和他的《非常汽车》 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恐怕是目前国内被媒体曝光最多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张永和1981年赴美留学,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自1993年起,他与妻子鲁力佳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并开始了在国内的实践。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建筑师同时也是唯一参加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实验性建筑的代表人物。 张永和对西方前卫建筑的解析和对中国传统空间应用的认识,使他的设计作品往往具有相当深度的“理论价值”。他的创作过程也常常被看作是试图观察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内部空间、建筑与外部空间,以及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种种相关现象的文本。甚至对家居生活礼仪性的探究,也引发了他对中国特有的建筑空间关系的追求。 这次在POLO车上的创作作品,视觉上沿着黑色车身外部结构延伸出的线条在黑夜中呈现出清晰的脉络。这又是一次对一个存在物的解构:无论你处在车身的左侧还是右侧,都可以看见整部车的“衬里”式的空间结构。 -文/策展人 皮力 汪建伟:移动的规则 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是用红黑车漆在白色POLO小车身上画出各种交通提示图。据艺术家介绍,现代人生活在越来越多的规则之中,体育运动的竞技规则和交通规则就是最大众化和最直观的两种规则。车上所画的各种交通提示图寓意着广义的规则。 在汪建伟的创作过程中,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一开始,艺术家和助手们埋头创作,很快就做出了一侧车门的禁行图标。但是,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看上去和街上的不太一样”,汪建伟就马上上街去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原来还真是不一样。街上的禁行标志由红黑两种颜色构成,黑色线条都是盖住红色线条。但是画在车上的禁行图标红色盖住黑色,汪建伟只好和助手重新改画。他还幽默地说:“我的作品是让人守规矩,结果我倒先犯规了。” 汪建伟1958年生,陕西黄陵县人。1983年入四川成都画院,先后创作油画多幅。1984年创作油画《亲爱的妈妈》,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并获金质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58年考入浙江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进修。1987年到北京画院油画工作室从事创作。汪建伟画风厚重有力又富于感染力,油画作品曾多次在美国、日本等国展出。 -文/本报记者 王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