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怪陆离、车型大胆夸张的东京车展相比,上周开幕的2002年北美国际汽车展显得更为稳重。自信、保守的美国人对汽车要求更为实际,他们并不想把车搞得像玩具一样花哨,而是将精力放在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上。因此,本次以“面向未来”为主题的车展成为新车型,概念车聚会的舞台,北美汽车乃至世界汽车今后几年发展的脉络尽览于此。
不过,置身在这个代表北美汽车最高水平的展会现场,记者最想探究的是北美汽车的 不同在哪里。
-潮流:文化差异决定汽车潮流
与过分精明的日本人相比,美国人显然更具影响力。他们往往在卖出商品的同时,也将一种叫做“美国文化”的东西搭配出去,并且慢慢渗入我们的生活,甚至形成潮流。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
不过,对于汽车这类大宗商品,美国人的文化的渗透显然会遇到更多的阻力。中美汽车在理念上的“差异”甚至要大于技术上的差距。从而注定了许多美国车更像是T型台上的模特,只可远观。
在此次车展上,美国汽车又涌现出多种发展潮流,而这些潮流在中国还只是个萌芽,有的连萌芽也没有,甚至今后也不一定会出现。
例如,如今北美的轿车用户已开始向多功能汽车用户过渡。在车展上,纯粹意义上的轿车越来越少,且多为宝马、林肯等豪华轿车。相反,SUV、皮卡等多功能车已成为主流,就连卡迪拉克、林肯等豪华品牌也早已有Escalade、黑木等皮卡产品上市,并且反映良好,售价在3万多美元,相当于宝马3系轿车的价格,这在中国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能够适应用户对多功能车的需求,美国的车厂逐渐模糊了车型分类的标准,交叉混合型车成为时尚。通用公司不久就将生产一款雪佛兰SSR跑车/皮卡交叉车型,它将跑车和皮卡这两个被我们看作“风马牛不相及”车型的特点结合起来。而萨博展出的9-3X概念车则干脆将轿车、越野车、皮卡等诸多功能糅为一体,成为一个“大杂烩”。
-技术:中国汽车寄望新技术
中美汽车的技术水平显然不在一个档次。车展上,记者看到GPS、车载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中低档车型的标准配置,即便那些在中国也生产的车型如帕萨特、宝来(在美国仍叫捷达)、夏利2000(在美国为ECHO)等,其外形虽无太大变化,但配置程度截然不同。
而在一些概念车上,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更是叹为观止,以至会出现“自主魔力”(Autonomy)之类面向未来的氢燃料、线传操控的概念车。
美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是有基础的。仅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的研究开发中心就有六七百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博士,而每年通用公司用于开发车型的费用就有70-80亿美元之多,几乎相当于中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全部家当。
当记者就中国汽车何时拥有自主开发能力的问题询问通用公司总裁兼CEO瓦格纳时,他以巴西为例,认为中国汽车厂,如上海通用很快就会由引进车型走到合作开发、自主开发车型的阶段。同时,他也认为氢燃料等新能源的应用为中国的技术发展提供可能,因为这样可以使中国越过传统汽车技术,而直接进入新技术时代。
-发展:北美汽车加强国际化攻势
从根本上来讲,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无论在排放法规、技术标准还是车型引入上都是很欧洲化的,这点与北美完全不同。因此,北美国际车展对于中国汽车更像是镜花水月,没有欧洲车展的那种亲切感。
不过,在此次车展上,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北美车型与欧洲、日本车型的一种融合,如在外形上,也一改以往方方正正的造型,增加了流线型,发动机也提供多种选择,推出小排量的车型,这些都是北美公司注重产品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按以前,这些公司是很少会考虑北美之外的市场需求的,因为仅美国就有1亿辆左右的保有辆,企业的市场份额只要提高1%就意味着多卖出100万辆车。
在车展期间,通用大中国区总裁墨菲对记者表示通用的目标是占到中国轿车市场的10%左右,并且对别克等产品表现出惊人的自信。另外,种种迹象表明,通用公司希望将凯迪拉克CTS、庞蒂亚克Vibe等多款车型拿到中国市场销售。
显然,通用等美国公司已将战略发展的眼光盯在北美之外。不过,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多几种车型供选择也是件好事!
-文/张耀东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