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丰田4500吉普车,因挂上前驱动后驾车别劲,底盘有异响而送修。
路试时发现,该车如不挂前驱动,底盘一切正常;挂上前驱动后,行车中确有别劲的感觉,而且前、后桥均有异响。行驶不到20km停车,用手触摸前、后桥壳,感到特别烫手。将车开回后用举升架托起,挂上前驱动试车,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传动系或行驶系。
首先检查分动箱,没有发现异常。再检查前后桥主、被动圆锥齿轮间隙,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间隙,主、被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基本上都符合技术标准。重新装配、调整后换上符合要求的齿轮油,结果故障依旧。
经询问车主得知,该车购买后仅行驶3个月,在使用前驱动以前,未发现异常。
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此故障可能是由于前、后轮外径不一致造成的。在一般情况下,前、后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使用后驱动,前轮只是被推动,所以后轮轮胎的磨损要比前轮轮胎严重得多,因此后轮轮胎外径要小于前轮轮胎。经测量,该车前轮轮胎外径比后轮轮胎大10mm。当前、后轮外径不同时,如不挂前驱动行驶,前、后轮各自独立运转,保持轮胎胎冠上相同的线速度,不会出现上述故障。当挂上前驱动行驶时,发动机通过变速器、传动轴、前后桥传递给前、后轮的转速和转矩是相同的;而前、后轮轮胎胎冠上的线速度和对地面的摩擦力均不相同,外径大的轮胎(前轮轮胎)胎冠上的线速度大,摩擦力(即地面对车轮的推动力)小,而外径小的轮胎(后轮轮胎)则相反,形成了大轮拖小轮的现象,增加了前、后桥主、被动圆锥齿轮的负荷。这样既增加了轮胎的磨损,又导致了前、后桥主、被动圆锥齿轮的非正常磨损并使它发热。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该齿轮的损坏(不过,该车尚未达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挂上前驱动后驾车别劲,底盘出现异响的原因。该车经换上前、后外径一致的轮胎后,行驶正常,故障消除。
为防止前、后桥驱动的汽车发生此类故障,通常汽车每行驶5000km后,前、后轮胎应交叉换位,使前、后轮轮胎磨损趋于一致,外径基本保持相同。该车的上述故障就是因未进行轮胎换位而引发的。
所属专题:综合维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