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1.产销未如愿 年初,政府相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将生产汽车60万辆,销售70万辆(接转上年库存10万辆),但实际上,截止到11月底,几乎家家都在减产,而且在我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桑塔纳、富康、夏利等库存量都不小。 2.价格联盟不守约 1月17日,以上海大众为首的几大汽车生产企业联盟,誓言要价格自律、坚持不降价。可从3月至今,上海大众的主导产品——桑塔纳频频打出“让利、折扣、优惠”牌,参与联盟的其他商家也相继跟进,价格联盟未攻自破。 3.鄂、沪壁垒没拆净 1月8日,武汉、上海均发表申明:拆除两城市汽车壁垒。有媒体载文:双方均认识到,相互对立,对谁都没有好处。可结果是现在桑塔纳依然难进湖北,上海市几乎不接受富康出租车。 4.无车日无响应 为缓解污染,10月14日,成都率先提出“无车日”。据报载,当日中午,该市机动车流量下降了60%。可当天下午,该市不少公务、商务人士就换下了自行车,坐上了小轿车。此后,无省市效仿倡导“无车日”。 5.卖车不知厂家情 今年汽车生产厂家推出新车各个神神秘秘,老车换代、新车下线、清仓甩卖、系列降价都保密。倒霉的不光是消费者,由于是买断经营,很多经销商都由于“消息不灵”,而把厂家正在调整的车砸在了自己的手里。有趣的是很多经销商居然不知道在国外,汽车经销商对所签约销售的品牌产销情况、营销政策调整是有绝对知情权的。向经销商天天灌输“利益共同体”的汽车生产厂商自然又会以“商机”不可泄露来“迷糊”经销商的。结果是经销商无心恋市,汽车生产厂商产销两不忘。 6.“洋车”没有跑起来 我国要加入WTO的消息一经发出,国外的汽车厂商们便开始在我国大力推广“洋品牌”和“洋营销方式”,但受谈判进程影响,很多“洋营销方式”(包括几大汽车公司努力申请成立金融服务公司)都未获批准。 7.厂家打错小算盘 受“WTO综合症”影响,消费者持币待购等降价,厂家坚持不言降,原以为“我不降,你该到买时还得买”。结果是年底随着一些性能价格比都极具优势的新车型将要上市的消息公布后,桑塔纳、富康再降、再送也无力回天了。消费者干脆“移情别恋”等新车。 8.车库变成大餐馆 曾在1998年和1999年热炒的地下停车库,今年一路走低。在很多大城市,地下停车场变成了餐饮、娱乐中心。消费者无处停车,怨声不小。于是乎,“我们这里有车位”成了一些房地产商、餐饮中心、娱乐场所的卖点。 9.买车易退车难 好不容易卖出一辆车,岂能轻易退还!今年消费者与商家为“退车、换车”打官司的为数不少。可遗憾的是我国法律几乎没有在这方面可以适用的专项条款,导致一个官司一扯一堆线头:消费者找经销商和汽车交易市场、经销商和汽车交易市场找汽车生产厂商、汽车生产厂商再往回推责任,究竟谁是“第一质量责任人”,现在也没人说清楚。 10.年末局级变处级 今年年末,统帅我国汽车行业多年的机械局被改编,变为处级。在过渡期,使得很多文件的报批出现不畅。诸多会场剪彩、发言少去不少“领导”的影子。魏惠娟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