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正文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2020-07-02 17:27:56 车业杂谈

今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被迫“跳票”后,组委会在6月份已把2021年的事情都想好了:不办。因为疫情,因为缺钱,因为很多厂家都表示不参加。

不久前,兰博基尼宣布将不再参加汽车展会,而是选择专注于直接针对客户进行小型定制活动。其首席营销官对媒体表示:“我们决定放弃车展,因为我们越来越相信与客户保持亲密关系才是关键,而车展与我们的理念并不一致。”

日内瓦好远,兰博基尼也有些远……不过,“车展”如今在中国消费市场中,已是妇孺皆知的活动形式——连楼下跳坝坝舞、溜娃的地方,都搞过车展。

作为一名汽车人,看到这样的消息,却有些喜忧参半,扪心自问: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到底谁更糟心?

01

百年江湖,车展的三六九等

汽车工业历史百年有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欧洲,也是汽车展会的发源地。如今,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日内瓦车展、北美车展和东京车展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车展。除了东京车展,其余四个展会的开办历史都超过了100年,并且各有主题特色——除了战乱影响,这些车展几乎都保持固定频次;但日内瓦车展的中断,似乎告诉我们,疫情的灾害性不亚于战争。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假如没有疫情这个黑天鹅,这类顶级车展就会一直风光么?并不是。去年的东京车展,宝马、奥迪、大众等巨头均未参加,媒体报道分析出的结果是,这些缺席的品牌都对日本汽车市场做过评估,认为其对本品牌贡献不大。

说起市场,即便已暂停增长态势,中国,依然是各大厂商中的大蛋糕,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相比那些晒潮流、炫技的顶级车展,国内的四大车展(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相信没有哪个巨头品牌敢说不参加,这不是牌面问题,是态度问题。

不过从A类车展(准A类)再往下看,此后等级的车展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销售。

当下现实何其残忍,大范围的降维打击已经开始。合资品牌力压自主头部,自主头部又碾压三四线国产品牌…...为期8-10日的B级/C级车展,只有媒体日那天是风光祥和的,后面几天的人气总靠广大销售顾问的KPI倒逼苦撑。

02

厂商:假如卖不动车,我去干嘛?

2010-2017年,合资/国产均处在销量膨胀期,还有诸多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A级车展用来打品牌,B级车展用来强化地方影响力,而C/D级车展则用来展销,层层明确。彼时,上了规模的汽车厂家都有专门的车展运营团队和供应商体系。几套班子、多套展具、全国分几条线全年不停歇……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加上车市变迁,对于车企而言,车展不再是曾经那个好搭便车的品宣促销工具,而是一块鸡肋。笔者和一位负责车展招商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他坦言:最尴尬的就是B级车展,当下,一个品牌想在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车展期间单独释放声音,它所支付的成本其实更多;更多时候,地方车展已经变成了厂家扶持经销商一种方式,本意是希望车展为商家带来更多潜客线索。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那么,经销商领情么?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首先,动辄每平八百上千元的展位费,就算拿下一块300平米的场地,也得20-30万。还不算搭建费和其它费用,这笔钱谁出呢?其次,哪方主张参展,哪方就要为效果负责,效果就是集客数量和销量转化率,这个压力层层传递出来,其实很尬,不知道谁在帮谁。

一旦进入【展销】层面,车展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是销,而不是展。稀缺是的促销政策,不是车本身。说实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哪有那么多的促销空间,无非都是换汤不换药,消费者现在也都很理智成熟了。所以,问题来了,既然是卖车,我为何要等到车展那天邀请客户穿越重重拦截,来到我的展台,在一片喧嚣当中,讲车谈价,还怕同行抢单呢?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所以,当下,更多经销商会选择在车展前搞定意向客户,而不是把客户留到车展上去成交——除非是要做戏给厂家领导看。至于现场能收集到多少有效线索?恐怕多是一声叹息+苦笑。

这位朋友还分享了他的观察,从前两年开始,很多中小品牌已经放弃了“逢展比参”的思路,都会根据当地市场情况来匹配面积,而且不同地域的出展规模差别越来越大——弱势品牌正在收缩,hold不住全国,那就保阵地。

03

兰博基尼的思路,借鉴一下

如今,线下营销在呈现一种“土味“回归。以区县为单位的定展、巡展其实一直没有没有停过,还有此前盛行过的大篷车营销;现在看来,这样的形式更接地气,更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近两三年来,更有各种专业团队(全国连锁型)和本地媒体一条龙操办小型车展,以消费节的名义吸引当地客户,2-5万元一场,跟店头活动的成本差不多。当然,各家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是一方面,当地商家的运营能力也很关键——但至少露脸的门槛低了很多,尤其是对于三四线品牌而言,可以暂时不用和一线品牌比拼店面位置和展厅规模,相对公平。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所以,展览展示的渠道是很多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转化和维护,更根本更致命的问题在于:这个车型到底要卖给谁。

现在,哪有什么非追不可的汽车品牌,哪有什么非买不可的车?

不妨再回头品品兰博基尼首席营销官的话:“我们越来越相信与客户保持亲密关系才是关键,而车展与我们的理念并不一致。”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在说:我知道我是谁,圈子不同,不用强融。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只有买兰博基尼的车主才需要和厂家保持亲密关系么?我觉得不是。一个富豪添置兰博基尼,一个创业者买了台宝马5系,一个中产家庭买了一台帕萨特,一个工薪族买了台哈弗H6,一个摆摊族买了台五菱宏光——大家都需要被尊重、被了解、被服务的感觉,而不是“啊!我被搞定了!”,更不是“啊!我就是这样被忽悠的!”

进入2020年之后,我有一种感觉,类似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几个头部自主企业在新车营销姿态方面愈发舒展和自信,目标人群也不再是生硬的描述,而是身边活生生的个体——营销的底气谁来给?是精准的产品开发;那产品开发的底气又是谁给的?除了资金,还有源源不断的市场反馈,他们是生动个体的评价,而非层层美化、加工的市场调研PPT。谁家在这个过程中的效率越高,谁家就能永远站在前面。

被迫参展VS被迫取消,谁更糟心?

这么说来,成团出展的意义在哪?如果不怕相形见绌,那么增加一些展示的机会,是可以的——但solo环节,才是那张最硬的牌。

车展这事,我觉得,被迫参展比被迫取消更糟心,你呢?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购车完全指南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最新图集

更多

最新视频

更多

车型推荐

换一批

车型排行

更多

推荐阅读

联合制作

热门搜索

更多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