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2022-12-21 09:50:40 新浪汽车原创

  从乘联会最新一期的数据来看,今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万辆,同比增长100.1%,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25%左右。乘联会方面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在22%左右。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另外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149万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1.34%。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56%。

  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和销量不断提升,这也正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也发生着变化,已经从最初的避之不及转变为欣然接受,尤其是在纯电动汽车续航增加、充电效率提升,以及智能体验的升级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主动考虑选购电动汽车,甚至将电动汽车纳入优先购买选项。

  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认可度提升

  据德勤发布的《2022年全球汽车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了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名消费者中,中国、韩国和德国的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更感兴趣,日本消费者更倾向混合动力车,而目前依然有69%的美国消费者希望他们下一辆车是燃油车。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对于纯电动车更感兴趣”。

  而在Mobility Consumer Index(MCI)的2022年对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相关调查中显示,有52%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车和油电混合车款,创调查历史新高。其中,意大利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产品意愿比率最高(73%),其次为为中国(69%)和韩国(63%),而澳大利亚(38%)和美国(29%)最低。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从调查报告来看,电动汽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选择。报告中还解释了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纯电动汽车的原因,首先是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碳排放,其次新能源汽车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而而中国消费者把大多数国家消费者最关心的出行成本问题排在了第四位。

  近年来,随着年轻消费者逐渐成长为汽车消费市场主力人群,汽车市场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调查显示,年轻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更高,尤其是40岁以下新能源车消费群体占比高达84%,而男性占比也超过了91%。

  那么,为何消费者突然就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了呢?

  首先就是汽车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进入2022年后,国内油价纷纷暴涨,92号汽油价格将近10元/升,面对如此高昂的油价,车主们一时间难以接受,于是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可选,前者用电一公里费用在2毛钱左右,后者耗油,但油耗很低,百公里在4-5升之间,相对来说成本更低。

  其次,买新能源车可以上绿牌。新能源汽车火爆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直接上绿牌,这对于“一号难求”的车主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完美解决了摇不到车牌的尴尬。

  同时,很多城市都设置了限号政策,而限号只是锁定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是不限号的,基于上述两种原因,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也都更倾向于选购新能源汽车。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另外一点就是新能源市场的新车产品品质提升明显,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目前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比之前在性能、配置等方面更有进步,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几乎陷入疯狂的内卷状态,各大品牌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产品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大力加码新能源市场,不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造车势力,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明显提升,所以消费者的选择面要比以前更宽了。

  这里重点说一下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其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此前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希望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在800公里以上,相比较下中国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认为只要满足续航约415公里,他们就会考虑购买。

  针对这一需求,国内车企已经推出了多款续航在6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甚至有部分车型续航超过了700公里,同时国家从配套设施施以援手,相比过去充电更方便。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试驾感很优秀,油门应答灵敏,性能也比较出色,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免去了“发动机噪音”的干扰,乘坐感非常出色。

  总的来看,不管是国外消费者还是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也在向不断解决消费者用车痛点转变,用户的接受度自然会提升。

  用技术补足新能源汽车短板

  当然,新能源汽车除了有很多优点外,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消费者担心的续航里程短、充电不方便、维修成本贵、贬值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都在一一解决中。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5年前,当时路上跑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足400公里,甚至很多车只能跑200公里左右,一旦遇上冬季,续航也会大打折扣,这些难题困扰着很多想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所以,很多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为了保证车辆的续航里程,冬天开车时都不敢开空调,只能穿着厚厚的棉服开车,完全享受不到汽车带给自己的温暖。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车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并有针对性地推出解决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第一,针对续航问题,从技术上说,可以通过增加电池容量以延长续航里程,增加电池容量的技术方式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通过电池结构创新以实现电池有效使用容量的提升,另一个就是通过在电池原材料上实现创新突破。

  先从电池结构创新来说,比如零跑CTC技术,电池包与底盘结构融为一体,官方称之为无电池包技术,相比传统的电池包相比离地间隙更高,为解决续航问题预埋伏笔。

  而宁德时代发布的麒麟电池也可以看作是电池结构领域创新,CTP跳过了模组组装的步骤,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因此也被称为无模组电池包。由于取消了包裹在电芯外的模组,电池包有了更多空间排列电芯,系统能量密度得以增加,从而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

  此外还有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都是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结构来提升续航里程,并且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接下来就是在电池原材料上突破,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电池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自从三元锂电池中的高镍“811”电池上车之后,主流纯电车型的续航门槛就来到了500公里以上,中高端车型采用加大电池包容量的方式则将门槛定在了600公里以上。

  同时也有很多车企和电池供应商在研究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固态电池。由于在材料这块实现突破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投入都不低,短时间内难以商业化应用。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目前,从公开的报道以及车企新投放市场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来看,电池容量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基本上已能满足使用的大部分场景。

  再加上更加先进的物理结构和热管理技术让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减少电动汽车自燃事件,确保车主人身安全。

  另外,针对电动汽车最致命的冬季续航短板,车企们也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有了质的提升。在国内媒体公布的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冬季测试结果中,-15℃条件下,新能源车平均续航里程268公里,相比2021年提升了14%。尽管在极寒条件下电动车续航总体还是打了对折,但由于总续航和热管理技术的提高,还是让电动车在冬季也做到了满足日常使用。

  此外,得益于热泵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汽车空调制热效果也比燃油车更出色,在-15°C环境下开启空调最强制热模式,新能源车平均可升温至14.9°C,燃油车仅7.3°C。

  第二,针对充电难问题,除了加快建设充电桩外,车企还推出了超级快充和换电模式。其中,800V高压充电系统更受企业欢迎,在直流电快充模式下,只需5分钟就能增加100公里续航,完美解决了充电时间焦虑问题。

  目前小鹏G9(配置|询价)在800V高压快充模式下,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200公里的成绩。另外,广汽埃安AION V Plus(配置|询价)首次搭载全新A480超级充电桩,实现800V高压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达到2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推出的海豚也应用了800V高压快充技术,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50公里;极狐阿尔法S(配置|询价)全新HI版充电10分钟便可续航200公里,还有岚图的800V高压超级快充技术,在360KW超级充电桩的加持下,充电速率可提升125%,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在换电领域,当前布局换电模式的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蔚来、吉利、广汽等整车企业,他们会自行研发换电车型、运营换电站,仅为本系统的车型提供换电服务;第二类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和以中国石化、协鑫能科、奥动新能源等第三方换电运营商,这些企业通常与知名汽车生产商、电池生产商等开展换电合作,能够满足多种品牌及多种车型的换电需求。

  第三,关于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其实天价维修费用背后,折射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系统性问题,那就是销售与维修两个领域并不匹配。相比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其售后、维修、保养却跟不上如此激进的步伐,因而导致不能维修只能更换、维修费用超过车辆购置费用本身等乱象。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通常来讲,关于维修和保养在汽车上应该是一个使用比较频繁的应用场景,但是新能源车在这方面与燃油车的服务相差甚远,而且价格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还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够大,导致副厂件数量较少,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配件基本都集中在厂商手里,而且价格也很高。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新能源汽车维修网点覆盖率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销售速度,像燃油车可以随便找个维修店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新能源车这里就成了难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高,碰撞了可能会伤及传感器,维修的成本就更高,并且现有的维修人员难以应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解决了以上问题,新能源汽车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正在想方设法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补齐自己的短板。

  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大势所趋

  如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大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低碳环保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探索更清洁、更长久的能源迫在眉睫。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禁燃”提上了日程,比如欧洲在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减排55”一揽子计划,其中提出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55%的目标,以及到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的建议。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最终,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的提案。该提案规定,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而油电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在禁售范围内。

  另外,国外很多汽车品牌都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其中丰田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到丰田全球销量的一半,大众计划于2025年前推出30款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日产宣布从2025年开始,在华停售纯燃油车……

  很显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必选项,新能源汽车也会成为摆脱能源威胁、降低碳排放的最佳答案。

  在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主基调下,各行业开启了低碳新时代,尤其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强调,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同时还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渗透率保有量双提升 新能源车正在摆脱偏见

  意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国内传统车企纷纷加速转型,他们在技术路线、产品分类和品牌打造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以大众、丰田、奔驰、宝马、本田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坚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利。

  小结:从需求供给侧来看,新能源汽车在指标、路权、税费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的认识日益深化,整个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各方面短板的补齐,以及智能化体验的提升,会有更多的人买车会首选新能源汽车。

(责编:刘丽丽)
新能源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