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自媒体>自媒体>正文

上汽,能不能搞清楚“智已”是个什么东西?

上汽,能不能搞清楚“智已”是个什么东西?
2020-12-01 19:34:34 路咖汽车

如果现在是2014年,那今天的话题会特别有趣,因为我们不知道结果,一切都是充满预期。

但,不幸的是,现在是2020年。

所以,不论在IT界、舆论界、新闻界、汽车界、智能化领域,上汽最新搞出来的智己汽车,都没有引发什么讨论。原因很简单,首先,它现在还是个所谓的概念,没什么实际的样品,这几年活着死了的新势力已经这样演绎了很多例子,没法激起人的关注欲;其次,这也不是上汽第一次做这类项目,之前的项目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的创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项目已经走上了一条近乎死胡同的路。

上汽智己是个什么东西?

先来看看这个新的项目准备干点什么,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我们从新闻稿里摘一些重点。

1. 参与者,是三家: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

2. 股权结构,上汽集团持股54%,浦东新区持股18%,阿里巴巴占18%,员工和用户共同持有10%;

3. 多少钱,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72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53.99亿元,持有74.986%份额;张江高科认缴出资18亿元,持有25%份额;上汽恒旭资本认缴出资0.01亿元,持有0.014%份额。

4. 做什么,智己汽车定位为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将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应用;

5. 最后是什么?上汽集团绑定两个伙伴,要打造自己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有高智能化、能和用户实现沟通和共创、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电气化等等等。

上述的一切,新鲜吗?一点都不新鲜。中国汽车市场里已经这么做的,有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已经实打实的靠着Di-Link+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在30万元级别抢市场,这显然算是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长安、吉利、长城,已经有了相关的应用,共创+智能体系创新,而且更关键的是,实际的产品已经完成了落地,而且在市场中的份额和占有率越来越大。

如果以上汽的现状作为对比,答案是显然的。

此前它为人所熟悉的斑马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上汽集团内部的荣威、名爵品牌如今并不能靠着斑马系统去抢夺吉利的GKUI19、长安的梧桐智联、长城的咖啡智能、比亚迪的Di-Link,它们的消费者份额。

同时,斑马系统最早的规划是,不仅作为上汽集团的自用技术,同时还要成为技术合作的相关供应商,将之推广向其他车企。但,结果是残忍的。

最早,斑马系统与福特进行过签约,不过如今你能看得到,福特换上了与百度合作的SYNC+作为智能网联相关卖点;上汽集团内部的相关品牌,大众选择的是自研一套不怎么好用的系统,通用是安吉星与新技术的结合,只有斯柯达"勉为其难"的在部分车型上用上了斑马,但销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好。

上汽智己,上汽自己,都没预期

历史可能不会在发生同样的事儿,但已经过去的事件和案例,会告诉我们此出现的问题。

这一次的上汽智己项目和之前的斑马系统项目有细节上的不同,但也有本质上的相同。先是参与者从之前的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变成了上汽集团+阿里巴巴+浦东新区,这意味着能够在智慧城市等方面进行试点与探索。

但,斑马项目的后期萎靡里有明确的信号。谁是掌舵人?

首先,不要神化阿里巴巴,尽管它在大数据方面有着优势。但,传统一线中国互联网巨头BAT之中,谁都有大数据优势,百度有着数据库优势/娱乐数据/地图优势/自动驾驶优势,腾讯有着娱乐数据优势/地图优势/数据库优势,阿里有着地图优势(高德)/消费数据优势,三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如今的格局并非2014年-2016年,一线互联网巨头BAT在遭受更大的冲击,因为下层梯队T/M/D(头条、美团、滴滴)在不断的上升。

其次,从斑马的历程中,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它的瓶颈和颓势。

斑马系统:2016年推出,实现了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等功能,支付宝和淘宝的账号绑定;

首次大升级:2017年12月28日,时间间隔1年零6个月,新增核心功能:可播放手机中的视频,增加了情景式对话,,智能设备的匹配,组队和旅途功能;

二次大升级:2019年7月19日,时间间隔1年零7个月,新增核心功能:AI场景的进一步升级,根据通勤、电影、组队出游等主要场景,车机能主动推送一些服务,部分车型上,开放移动支付功能。

虽然,它是中国汽车行业里最早上车的车联网智能系统,而从1.0到2.0再到3.0系统的升级更新,它的迭代速度并非最快,且功能是以优化为主,然后在2019年,斑马将与阿里旗下的AliOS Auto(AliOS汽车)团队整合,双方由前后端的支持关系合并为一体。

上汽集团在斑马项目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明显的"工具人"属性。阿里试水汽车互联网,上汽承载阿里不懂的汽车领域,但未来的预期和如今的结局并不怎么样。

再看上汽能做什么。

上汽集团内部可以分为几大板块,大众系是它的主要基盘以及未来增长空间,上汽大众每年有着200万台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上汽奥迪项目则是未来的增长空间。不过,从上汽自主品牌所推出的相关车型中,你并不会找到太多和大众体系相关的技术应用。而且,上汽智己项目,显然也不能通过上汽大众给予相应的补给,因为大众自身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如今它在中国的布局也更迷乱,从此前的南北大众,变成接下来的南北大众+南北奥迪+江淮大众。

通用汽车,这是上汽集团内部比较好实现合作的技术来源。通用泛亚研发中心给上汽集团带来了1.0T、1.3T、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CV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等。但,对于智己项目而言,它所需要的是纯电动+智能的技术共创,而在这一方面,通用所掌握的并不算先进。

最终,熟悉荣威、名爵品牌的人都知道,它们身上的技术特征早已不是罗孚当年的参与而是上汽通用的技术分享,在这一领域也没有太大助力。

整体来看,上汽智己项目想要成功还需要面对两个层面的加持,一,关于车,包括设计、研发、技术、框架,二,关于智能。但,盘点上汽集团近几年的发展表现,并无突出之处。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上汽智己项目如今其实几乎是雏形阶段,对比大家熟悉的蔚来、小鹏、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都有着比较明显的进步空间。

至于它为什么要推出,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跨过企业发展瓶颈这一原因。

目前的上汽集团在汽车市场中并没有明确的品牌符号和技术特征,于是,它需要刚刚推出的R品牌和接下来要发力的智己项目来搞定未来几年的发展窗口。

但,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需要时间检验,像当年的斑马那样。

本文转自:路咖汽车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购车完全指南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最新图集

更多

最新视频

更多

车型推荐

换一批

车型排行

更多

推荐阅读

联合制作

热门搜索

更多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