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思考:国家在谋划一盘汽车产业大棋局?

2016年03月23日16:40   轮语汇  作者:周磊   我有话说

  近日,我与国内一车企销售高层管理者进行了一些交流,围绕目前整车生产资质“一进一出”,为什么合资品牌质量问题频现却得不到解决以及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突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也许,国家层面在谋划一盘汽车产业大棋局。

  最近一两年来,围绕中国汽车行业,我们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最新情况:

  其一,众所周知,国家层面对于整车生产资质的把控本来很严格,此前一直强调的是“出”,也就是说,为了优化产能,要面向一些实际上已经没有再进行整车生产或整车产量很低的整车企业,收回整车生产资质;而与此同时,也曾强调不再会新增发放整车生产资质,也就是不让“进”。近期以来,我们也的确看到,开始有不少车企的整车生产资质被收回。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一些车企的生产资质被收回的同时,另一些以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主的企业却开始陆续获得整车生产资质,尤其是民营企业方面。这显然值得行业注意,国家层面为什么会从“只出不进”的策略,调整为“一进一出”的策略?

  其二,汽车行业进行了数十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合资车企中中方的话语权似乎还越来越处于劣势;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近年国家在尖端科技层面的技术突破也可谓屡见不鲜,在军事科技、高铁、计算机、生物科技等各方面,都已经有了比肩全球的处于最前研的技术实力,但为什么在技术含量相对上述这些领域并不高,甚至有明显差距的汽车工业,中国却始终止步不前?此外,从常识的角度,合资品牌产品的质量在基于其全球领先的研发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把控下,应该会表现出不错的水准,但为什么近年合资品牌产品层面的质量问题却层出不穷,甚至于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在思考上述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同时看到这样的一种新情况,近年来,中国品牌无论是在产品力层面还是在终端市场的产销层面,都可谓令人鼓舞,应该说,不仅让中国消费者,也让国家层面看到了中国品牌发展的希望。

  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在合资企业里面,一切按流程办事,从表现上看是符合所谓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可提升效率。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思考,这种凡事都要按流程办的规定和要求,特别在我们的合资车企里的这种严格要求,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壁垒,是一种外方对于中方的一种防范举措?是不是所谓师傅带徒弟,都留了一手?让中方始终无法从外方手中学习和掌握到核心技术?

  如果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分析近年来合资品牌中出现的那些产品质量问题,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讲,应该是都可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依托合资外方的技术实力。但为什么外方宁愿选择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都还要求合资企业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和环节做事?

  也许,综合以上这些线索和分析,我们可以理顺出这样一个逻辑:

  所有行业领域中国都能有技术突破,但唯独汽车行业,这样技术含量并不靠前的行业,中国虽然实现了数十年的“市场换技术”,却在核心技术领域为什么还是无法获得突破?显然这个问题的症结是在外方的有意把控这块!同时,从近年中国品牌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领域在产品力和产销规模领域的表现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并不是没有潜力和机会。

  基以上的逻辑,国家层面在前期强调在整车生产资质“只出不进”的原则基础上,调整为“一进一出”的策略,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方面。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近年实施的一系列针对1.6L以及小排量汽车的优惠政策,大部分都还是偏向中国品牌。

  因此,国家层面的这一系列举措,是否可以认为是在布的一盘汽车产业大棋局?不再强调“市场换技术”,而是更多的通过政策和市场的引导,通过中国品牌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汽车行业领域的技术突破?

  备注:此文或许是笔者与前文提到的那位车企高管交流后的一些臆想,如有不对和偏颇之处,也多请海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