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本土车企亟待加快品牌发展与自主创新步伐

2015年12月23日10:53   轮语汇  作者:程晓东   我有话说

  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份额不断缩水,车价持续走低,并且多数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连续12个月下降,大半江山已被外资与合资品牌牢牢把控。迫使众多自主品牌为避免与外资甚至合资品牌正面交战,将市场重心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转移。而不少自主车企为扭转颓势在利润本已不高的中低端市场,不是依靠提升产品品质而是想借价格战快速提高市场份额,本土企业间惨烈的价格竞争不仅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境地,更没能摆脱在德、美、日、韩等国际汽车巨头夹逢求生的市场环境。

  今年上半年,没有一款自主品牌轿车进入销量排行前十。近期在政策性利好拉动下自主品牌销售虽有企稳但仍未摆脱低迷。今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2.49万辆,同比增长3.71%,占乘用车市场的38.12%,占有率较去年下降2.02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轿车销售同比下降17.34%,仅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继续大幅缩水。据银河证券对19家自主品牌企业产能调查显示,15家品牌产能利用率低于50%,个别企业甚至不足10%,产能过剩库存积压问题已较为突出。

  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外部市场继续疲弱,中国车市对于各国车企巨头全球战略核心地位之重,恐无人能出其右。后期各国车企巨头势必将进一步加大在华投资与产品线布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可以想见。而对于核心竞争力缺失,人才储备尚显不足以及转移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仍有待提高的自主品牌车企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挑战。

  笔者认为,短期的市场下滑未必是件坏事,市场繁荣才容易掩盖更多的问题与隐患。因此,当前在国家提倡小排量、低能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兼并重组的政策引导下,以及消费者在降税减费等优惠政策导向下,消费观念正逐渐由追求奢华、气派的大排量车型转向购买经济实用的小排量乘用车。本土汽车生产企业要把握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从自身做起练好内功,真正由低质低价华而不实的技术过剩向更加注重品质与安全实用的质量过剩转型。

  应该看到,多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从最初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到现阶段品牌意识的初步形成,市场形象的集体改观,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快,也确实没给从资金、技术到人才储备都无法与合资品牌或进口品牌相抗衡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留出太多精雕细琢、厚积薄发的发展时间与空间,多数企业选择以价廉质次的产品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换取宝贵的生存资金实属无奈之举。在发展初期,技术水平含量不高,产品摹仿痕迹较重,品牌创新意识淡薄的自主品牌,依靠廉价劳动力及资源成本的价格优势得到快速发展,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与逐渐理性,站在需求的风口上,汽车也能被吹上天的暴利时代已渐行渐远。自主品牌车企若想真正实现由大转强,担负起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历史重任,就必须转变多年来形成的由于对市场风险的厌恶情绪而忽视长远规划只注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固疾。因此,必须要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入手,当务之急要加快本土企业品牌发展建设步伐,严把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重塑品牌形象。要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赖以发展的生命线,摒弃低价致胜的思想误区,要从低质小车向精品小车转变。自主品牌要诚信经营,狠抓内功,从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每一个细节入手,提升品牌认知度,以期得到市场认可与接受,早日转变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其次,要加大自主创新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我国汽车企业引进技术和消费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8,而韩国、日本企业的引进技术和消费吸收费用比例为1:5到1:8。不难看出,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与国际车企在技术投入与产出上差距巨大。因此,自主品牌企业应下大力气加强技术队伍建设,要加大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储备,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鼓励产权结构多元化,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调动自主创新科技研发积极性。力争由“中低端产品架构技术能力”向“技术集成能力”与“核心技术能力”突破与转变。

  如果说,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从产品性能与技术水平等硬件尚与合资、外资产品无法企及,难以赶超。但只要我们的本土车企能够多从用户角度出发,本着对消费者诚挚负责的经营理念,那么在强化产品质量与提升服务意识等软件上将完全有能力与之抗衡,并得到消费者认可与接受。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与其周而复始的为短期市场份额捉对厮杀,顾此失彼欲速不达。不如克服浮躁,从长计议,见微知著负重前行,从点滴做起,真正由机会型增长向能力型增长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过渡转型。其实很多时候,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