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排放造假与真实行驶排放

2015年10月30日17:02   轮语汇  作者:董扬   我有话说

  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造假事件爆发已一个多月,现在已经可以断定,这一事件将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汽车产品及汽车生产企业的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由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造假事件引起,现在全世界汽车界都在热议一件事:RDE,Real Driving Emmision,中文意为真实行驶排放监控。笔者虽然对其细节尚不充分了解,但大意是知道的,就是要监控汽车产品在真实的行驶状态下的排放情况。为什么要RDE,难道现行的检测认证方法不管用吗?难道欧三欧四欧五欧六法规都白检测白通过了吗?答案是:又是又不是!真实的情况是,目前的检测认证针对的是规定循环工况下(如NEDC)某一特定性能(如排放,或油耗),它只能部分反映汽车产品在实际行驶中的性能表现。或者说,一个被有意无意或隐瞒或忽略的事实是,汽车在实际行驶中的排放和油耗情况与实验室检测认证工况差别很大,油耗可能差10~20%,单项有害气体排放可能差几倍。这种差别因车型、因技术方案、因实际行驶工况而异,但全世界都如此。这种差别与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造假事件虽有共同的根源,但不可同日与语:前者是由于技术手段和管理成本限制造成的,是约定俗成的;而后者是利用规则的精心设计的技术犯罪。尽管如此,通过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造假事件,全球汽车产业还是都认识到:是时候了,应该根本改变实验室检测工况与实际行驶状况不符的现状!于是就有了前文所述全球业界热议RDE的局面。

  既然标准循环工况下的实验室检测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排放情况,为什么还要采用呢?答案是,因为排放的要求与测试的技术都是渐进发展的。虽然我们现在认识到标准循环工况下的实验室检测不够准确真实,但与更早期的无检测或简单检测(如怠速工况检测)相比却也是巨大的技术进步。虽然它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行驶工况,但却可以较粗略地检测与控制。请各位博友千万别把這想像成汽车行业故意隐瞒真相的“潜规则”,真的不是!

  从大众汽车公司排放造假事件到RDE实施,应该对我国的汽车排放治理工作也有所启示:

  一是片面追求排放高指标有负作用。排放指标的制定,应考虑技术难度和社会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综合考虑。从污染源角度,要考虑工业、扬尘、机动车等各种污染;在机动车中要考虑汽车、农用车、工程机械:在汽车中应考虑卡车、轿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还要区分在用车和新车。对这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要分析成本与效果;在成本分析中还应分辨是制造厂家成本、政府成本和用户成本。如北京市,并不是制定出全世界最严的排放标准就算完成任务,就可以在中央和全国人民面前有交代。

  二是应考虑综合测试。当前,标准循环工况下的实验室检测仍然是我们不得不应用的主要方法。对此,应强制性规定,对排放和油耗的测试以须采用同一次测试结果。只有兼顾油耗性能的排放结果才接近真实,同理,只有兼顾排放性能的油耗结果才接近真实。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原来分别试验可以达标的汽车通不过了。对此,我认为应该科学核定指标。我们应该追求接近实际行驶状况的真指标,不要貌似严格的假指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大众排放造假 大众汽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