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大众造假 囚徒困境的冷笑话

2015年09月28日17:05   轮语汇  作者:孙晓红   我有话说

  有一个业界流传的笑话,说的是汽车排放。一个欧洲人说,以后汽车排放的尾气比空气干净,各位以后可以把鼻子伸到排气管下面,可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这当然是一句笑话。

  但是,却能把所有企业逼死,把汽车企业被逼疯。

  大众就被逼疯了。很难想象如此大一个企业,居然为了应付排放而用软件造假。但现在情况是,似乎证据确凿,大众已经低头认罪。CEO下课,企业进入应急状态,一天发布好几个声明,无非是认罪、配合政府及相关机关查清罪状,召回,保证以后再不犯这类事儿,努力挽回已经失去的信任。

  大众只能低头认罪,造假是事实,属于欺诈,如果再辩解,只会越描越黑,反倒遭人更加嫌弃。

  比抓住了,自然只能如此,没被抓住的呢,就算不是惊弓之鸟,也未必就能坦然睡个大觉。

  在这个行业呆得越久,许多话越是不想说。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尽管她言辞刻薄,但是谁也不否认她观察世事人情之深之痛。她当然没有因为懂得,因为慈悲而少说话,她说得还不少,句句冰冷寒澈,看得人心惊肉跳,不知道她说时,是否手脚冰冷,如坠寒潭。

  现在汽车行业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说造假,有太多的企业都在刻意而为,油耗、排放,甚至动力、热效率、传动效率,只是许多数据太专业,想要测试,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甚至还有资质的要求,许多机构和企业明显不够格。比如油耗,在不同工况下油耗自然不同,而相应的工况,却是得有实试仪器和工具才能控制,得以完成测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汽车发达国家有这样的机构,比如欧洲的ADAC,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等等,有国家的,有民间的。

  尽管有这样的机构,却也不是每个厂家每个产品每项指标都得得到测试与验证。另外,国际上还有个彼此承认与否的问题,美国是世界警察,因之,从属于美国政府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最牛气,比如前几年,抓住丰田刹车门的案例不放,逼得丰田章男到参议院政议院接受质询,逼得丰田章男前后鞠躬,左右道歉。三年后,事实与此相反,却也不见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有什么道歉的意思,更不见丰田敢提起一个不字,反而非常低调,轻轻放下。

  所以,大凡美国一出手,这事情就大了,或者大快人心,或者“你死定了”!尽管这次不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出面测试得出的结论,但是正因为非政府,更显得正义凛然,义正辞严。

  更何况这次大众通过软件造假,已经被人家抓住把柄,其供应商博世也正面回应属实呢。

  大众这是自作孽吗?

  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不是。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大家都不造假,大众造假就无疑自作孽不可活,但是,至少据现有资料来看,非也。

  二是,一次次提高的排放标准是否合乎行业正常情况?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汽车尾气比空气清洁?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石油产品,成份并不单一,只是碳氢化合物,事实上所有的炼油厂,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是人类用药的标准,而大规模的工业品,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如果硬要达到,汽车得是少数贵族的玩物,不可能普及天下,惠及所有人的出行。再者,化石产品要燃烧,当然是通过空气,而空气中并不都是氧气,相反,氮气占了78%,氧气只占了21%,其余是一些稀有气体以及杂质(当然现在人类活动加剧,更多了许多让人开眼界的粉尘、杂质、有害物质)。汽油柴油要燃烧,高温高压下,本来不活泼的氮气也参与了进来,这就是排放要严格控制的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的主要成份。

  现在控制氮氧化合物,无非两种办法,一种是一众欧洲厂商采用的稀薄燃烧法,一种是利用OBD,还原氮氧化物,后来多数厂商都种办法都用,双管齐下。于是这里又与油耗产生了矛盾,装上OBD的背压更大,消耗发动机更多能量,油耗就会上升。油耗与排放在此成了矛盾,现代技术也多数是在两者中间取得平衡,当然排放指标会看得更重一些,因为排放不合格,这车辆就直接不能上市。比如说这大众涉嫌造假的这部分柴油车,其排量分别为1.6和2.0,大多数属于经济型民用车辆,因为油耗太高的话,这车就算上市了,也卖不动。

  什么事都得跟实际情况相符,如果太过,企业或人只能造假。一次次提高的排放标准,已经成了一座座大山,企业刚翻过去,马上又乌云压顶。

  提高排放标准没错,也是为了大家共有的空气与生存环境着想。只是,凡事不能太过,太过了,就是虚设没有意义,或者就是逼着大家去造假。

  本人在这里并不耸人听闻,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造假大案如下:福特(Ford)曾在1997年被曝在货车上安装非法“排放失效装置”,与大众此时异曲同工;通过用胶带封住车门和给轮胎过度充气等手段减少阻力,在欧洲燃油效率测试中蒙混过关,现代(Hyundai) 和起亚(Kia)去年因操纵测试数据被罚款1亿美元。FT发表文章称:X公司知道Y公司正在做一些事情,能够在不被监管机构惩罚的情况下在结果中作弊,X公司意识到如果它不做同样的事情,就无法与其竞争。毕竟,测试是官方认可的,顾客也不太可能质疑结果。试图抵制的高管或者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不会被采纳,他们被视为太天真或者死脑筋。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与他们同一处境的还有博世这样的供应商。当主机厂提出这样明显涉嫌违法的要求时,他们并不敢反驳,也不敢公布,反而屈从,因为他们不做,一定有别的供应商会做;他们反倒白白损失掉一个大客户,在商业竞争中,这样的损失没准就是灭顶之灾。所以结论是,博世一定会答应而从了。行业中大家都这样,没有谁可以逃得过。大众也一样,如果自己不造假,一定有人会造假,那么自己造的车就卖不过人家的车,市场中处于落败的地位,什么也没法说了。

  大众理应受到惩罚,这是必然的。只是大家也要想一想,是谁逼着这些企业在造假?标准就一定要定得高高在上,让人可望不可及吗?是否应该更切乎实际一些好?

  就在大众造假案继续发酵时,前几天又曝出了宝马X3柴油车排放超标10倍的消息,宝马立即声明自己的车并没有超标,也没有采用这样的软件,不清楚国际清洁运输协会(ICCT)所做的测试,尽管如此,其股票应声下挫9.7%。

  清洁国际委员会的欧洲总监Peter Mock表示:“测量数据表明,排放超标不仅是大众一家企业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汽车行业的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不知道还有哪家企业会落马。不要忘了,去年刚被发现时,大众也是如此应对的,并不承认自己造假。

  也好,大乱才会大治,使大家重新正视过高标准造成的问题,善莫大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