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涡轮介入为啥越来越早?

2015年06月24日14:31   轮语汇  作者:祈雨   我有话说

  涡轮增压已成为发动机大势所趋,除了把涡轮发动机“越做越小”之外,另一个趋势则是涡轮介入越来越早。

  十多年前,当涡轮增压发动机刚在中国市场兴起时,涡轮介入点往往都比较晚,像当年红极一时的大众1.8T发动机,2500转后才启动涡轮。而现在的主流涡轮发动机,比如大众的1.4TSI、通用的1.6T等等,涡轮介入通常都在1500-2000转左右,而牛逼一些的,比如东风雪铁龙的1.6THP发动机,1000转时就启动涡轮,1400转时就能输出最大扭矩。差不多是十年的时间,涡轮的介入点降低了差不多1000转左右。

  涡轮早介入 改善动力迟滞

  相比相同或相近功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当年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的缺点就是发动机的“动力迟滞感”。所谓迟滞就是踩下油门踏板后,到发动机输出相应功率所需要的时间,其实任何发动机都会存在迟滞,只是多些少些而已,但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发动机的迟滞感会更明显,特别是在多年前发动机要到2000转/2500转时涡轮才介入,这种缺点也会显得特别突出。

  涡轮增压需要发动机到一定转速之后,废气才会推动涡轮介入,才会爆发出超越同排量自然吸气的功率和扭力。比如1.4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差不多与1.8/2.0左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当,但若是涡轮不介入,那么它也就只是一台1.4的自吸发动机而已。试想,一辆原本需要1.8/2.0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只有1.4发动机时,必然会显得很肉很迟钝,直到发动机转速达到涡轮介入后,动力才会突然转好。我自己开的是一台1.4T的菲亚特菲翔,什么都好,就是涡轮要在1750转左右才介入,得深踩一下油门,才能驱动涡轮,遇到堵车时开开停停颇为不爽。

  要改善涡轮发动机动力迟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缸内直喷技术,间接提升低速时的扭矩特性,使发动机快速提升转速,增加废气能量推动涡轮;更直接的方法是让涡轮尽早介入,可以通过减少增压值,减少整个涡轮转子的尺寸和重量,减少惯性和摩擦以及叶轮的阻力,极致一些的如保时捷,采用可变叶轮,更是可以号称涡轮几乎随时都能介入。目前,缸内直喷已经很普遍了,而涡轮提早介入也成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越做越小 必然介入越来越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小型化趋势,是促使涡轮提早介入的“强力催化剂”。

  出于排放、油耗等技术层面以及“具有中国特色”政策方面的考量,“越做越小”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大趋势。1.4T、1.2T甚至1.0T陆续登场,不仅有直列四缸机,连三缸机也已登堂入室。由于排量越来越小,如果涡轮介入过晚,小发动机将显得格外力不从心。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台帕萨特1.8T,即使涡轮不及时介入,1.8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差不多也可以应付一吨半的车量,但若是一台1.4T,如果涡轮不及时介入,那么1.4的“小马”要拉到这样的大块头,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其实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1.4T的发动机早已经算不是上“小T”,上海通用、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都推出了更小的1.2/1.0T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那些搭载“小T”发动机的车型,涡轮更早介入是不可或缺的,像东风雪铁龙准备在8月上市的C4L1.2THP,这么一个2710轴距的大家伙,最大输出功率136马力,差不多与当下的主流1.8/2.0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当,但由于搭载的是排量1.2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且还是三缸发动机,如果涡轮介入过晚,效果简直不能想象。好在1000转涡轮就能介入,差不多是轻踩油门就能达到转速,否则什么诸如低油耗、高扭矩什么的,对用户来说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可以这么说,随着涡轮增压发动机越做越小,涡轮介入也必需越来越早,否则“小T”们的动力体验恐怕就得成为一场“灾难”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