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老师,这里能否改一下?企业方面觉得不太合适。”
码字久了,或许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当你绞尽脑汁将一场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可言的活动提炼出几个抓眼球的字符之后,你所谓的亮点在企业看来根本不值一文。
“XX,标题这样做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文中提到的比较尖锐的事情也是读者们希望能够看到的,这样你们的品牌就具有更多的话题性;那么在品牌传播上就更容易让别人知道。”
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码字民工”还曾为了一丝丝所谓的新闻理想想要做出一些更具有可读性的文章,以至于还会跟对方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么做,甚至还需要加上:“我真的没有想黑你们的意思,是想把你们的活动做成一个话题性的营销事件,这实际上是在帮你们做推广啊”等等这样或那样的劝说。
但是。
“XX老师,我知道你说的可能都对,但是他们不需要那样。”
于是乎,事情也就演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好,你说咋改就咋改。”
当《记者手记: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又或者前几日汪峰吵着闹着要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改稿的事儿刷爆朋友圈的时候,我都没有什么感到惊讶,为什么要惊讶呢?这对于我或者更多的汽车行业码字民工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我们可能都在经历一个怪圈:
XX老师:XX总,为什么你们不愿意听到质疑的声音呢?
XX总:怎么可能?!我们欢迎质疑的声音,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不足。
XX总:XX这稿子为什么写成这样?你怎么搞的?
XX公关:我去问一下XX老师。
XX公关:XX老师,您的稿子能不能改一下?
XX老师:不是XX总这样说的吗?
XX老总:XX老师,您帮我们想想,我们该怎么推广啊?我的产品也不差。
XX老师:是啊,挺好的。
这个圈可能有些太过于简单,实际上发生的要比上述情况复杂的多。如果有需要,这个圈还能无限被放大,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人物维持着这种怪圈的循环,但结果似乎是一样的,就是:天下太平,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后呢?
我们的关系到底哪里出了错?
又是谁将为这种关系而接盘呢?
XX。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