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了关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消息,甚至题目竟然说出了中国汽车市场要“崩盘”,不能不说有些危言耸听!文章将现在国内的过剩状况与外来企业的投资串联起来加以评论,其中,不仅提及了国内企业制造的严重过剩问题、也提出了像大众、通用等企业在国内的增长问题,日媒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状况发展,或许会对国内市场出现更多的不利。这样带有明显酸味的说三道四,不仅反映了日媒看到日系车的低迷而有些不愤儿、还在于他们在中国市场成向好趋势的情况下进行杜撰,确实有些居心叵测的感觉。
在日媒的报道中,他们不仅拿中国政府从鼓励项目,转变成项限制项目,说成是对市场的不利;而且也武断地指出了比亚迪与吉利等本土车企,业绩出现了进一步恶化,这就明显的说明了日媒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为关键的还在于,这些对中国市场的揣测,如果是放在去年中期、国内企业出现多连降的情况下提出,或许还能够得到一部分观点的认同,而现在,恰恰是在国内企业雄起以及合资企业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的当口,说出这些与事实不符的言论,则充分表明了日媒欠缺调查研究就杜撰别国发展、甚至恶语重伤的伎俩。
日媒对国内车市妄加评论的司马昭之心
对于日媒妄言中国市场或崩盘的结论,按理说是不值一驳的!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这难免不会造成失去汽车市场地位的国家媒体的“说葡萄酸”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日媒既将国内的库存问题无限地进行了放大、而且也将国内政府推出的汽车调控的积极举措,视作为不重视汽车的做法,这确实体现了日媒妄加断言的做法。因为,国内汽车库存,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市场的合理波动,国内有着如此大的内生资源,对于去年所形成的库存预警问题,显然已经有了具体释放的空间。否则,就不可能被世界所重视了。
而具体到政府修订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首次将汽车制造业投资的鼓励项目、转变成限制项目做法,不仅不是整体收缩的举措,而是恰恰反映了政府积极的调控举动。如果在国内业已成为多元化制造的情况下,还要不断的放任汽车进一步投资,那么只能说汽车是没有完整规划的。这个时候,政府提出了要限制项目,就是为了进一步整合中国汽车制造,其目的就是使汽车工业更好的由大变强。这样,不仅会使制造的提升更迅速、还会给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形成利好的发展环境。如果这样的积极调控,都被日媒曲解为政府不重视的话,那只能说日媒对中国发展太不了解了。
日媒杜撰自主现状为何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一次,日媒在评论中国汽车市场时,也没有忘了拿中国车企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对比亚迪与吉利的点评,可以说既没有点评到国内车企发展的本质上来、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见,这确实有些让读者感觉到,日媒凭空揣测中国企业的发展,难免不带有短浅的认识!这是因为,比亚迪的成功转型,已经取得了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桂冠,而吉利汽车也在深化转型中越来越被看好。在这个现实本土汽车的现实发展面前,日媒还不分青红皂白的拿2014年眼光看待国内汽车的转型与发展,确实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别的不说,就以比亚迪从传统制造向新能源制造的华丽转身来讲,企业一下子就完全转变过来,而且,这样的一转,不仅在企业的优势项目体系中(如电池、电动车等),得以更好地系统化制造与发展;而且也在形成制造转移的初期阶段,就一举斩获了国内的桂冠与世界销量的前茅成绩,这不能不使世界都要另眼看待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突飞猛进。如果说,在世界都注目比亚迪的业绩的时候,日媒偏要拿去年的十二连降说事,也真的让会让人们感觉到了日媒“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滋味。这不能不说,日媒这个时候还拿比亚迪传统车销量来说事,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莫非,日媒还在为比亚迪电池超越日本品牌成就世界第一的老账、而耿耿于怀呢……!
平心而论,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不仅仅是国内车企越来越争气,以至于自主品牌也敢与一些原来不可一世的日系合资车叫板;还在于,日系车的连年走低,已经在国内市场的人气渐失,这个时候日媒想指望着对中国市场盲目的品头论足、来找所谓的平衡,确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意的味道!应该说,这不仅让日媒平衡不了、也会让全世界能够看到日媒的本来面目!有的时候笔者也在想,日媒这么关心中国汽车的过剩问题、甚至如此的放言中国汽车市场要“崩盘”!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劝劝自己国家的品牌知难而退,或许,日系车所腾出来的空间,恰好给中国以及更好的国际品牌来发展……,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