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汽车召回问题该不该过度发酵

2015年04月07日09:42   轮语汇  作者:凌然   我有话说

  对于汽车召回问题,可以说在国内汽车市场越来越成为焦点。这不仅是由于汽车故障问题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谁都盼望着通过汽车的召回能够解决问题;同时也在于越来越大的汽车召回数,已经急需要国内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这样才能够使汽车召回变得越发专业与合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一段时间国内汽车召回问题多多,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召回的技术范围。特别是在召回问题上一些人为因素的融入,更是召回问题变的越发的复杂。像在速腾召回过程中出现的想象,颇有些让业界感到始料未及。一则是在企业召回的过程中,人为造成的不满情绪急剧膨胀,使得消费者对召回的认识有些含混不清;二则就是非正当竞争因素似乎也融入其中,者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这就使速腾召回问题形成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趋势,这确实是比技术问题更令人费解。

  应该说,在汽车召回的问题上,消费者态度也需要与产品故障的危险值系数成正比变化的。也就是说,汽车存在技术故障问题,可第一时间致驾驶者生命危险的故障,其关注比例就应该更大,反之就应该在召回中依次减小。当然,这些都是在企业的召回范畴之内的比例问题,并非是允许一些企业因恶小而为、善小不为。而像速腾所进行的召回过程,比较其高田气囊引发的故障来说,显然是不在一个危险级别上,但能够在企业实施召回的过程中,紧盯着速腾召回持续不放,甚至添油加醋的做法,显然会让业界有些搞不懂。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会对召回形成正面的推动力、反而会使消费者更受到来自于召回以外问题的影响,这或许才是让消费者事无所是从的关键。

  为何说无限放大召回问题对消费者更不利

  就汽车召回问题,由于有了消费者对事故原因的顾虑,作为企业召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纵然就是给予合理的补偿,也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安心的合理做法。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声音还是揪住技术层面的召回办法不放,甚至将召回视作可以无限发泄情绪标靶,那么就很可能会使本该技术范围的召回变了味!这样,不仅不会使召回变得更加顺利、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汽车外矛盾,而作为消费者,也只能夹在问题的中间,只能会使消费者的心理越来越被搅乱、从而无助于召回问题的最终解决。

  就拿这一次一汽大众速腾的召回来讲,在我们看来,起初企业在态度与服务上的失误是显而易见的,而后续相应的弥补也是合理且完善的。只是由于有了先前的拖沓以及原始设计方面的不足,以至于连企业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问题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召回本应在国家法律与技术范畴之内解决,而就是有一些欠考虑的声音,不断的质疑已被国家承认的召回办法,甚至不负责任的不断放大问题,这样自然就会使不很了解技术的消费者加大忧虑情绪。为此,人们不仅会问,这样对待企业的召回,是出于建设性考虑、还是唯恐行业不乱呢!?

  就拿所谓速腾“召回造假”一事来说,有些媒体给出的造假理由是,有些车主明明未被加装衬板、却被电脑记录在案,并直接指责企业在召回数量上造假。根据这样的问题,笔者也询问过相关的企业和消费者,其被电脑记录的原因,只不过是速腾车主在4S店检查以后,发现原有件未有任何损伤时,并未决定安装衬板,由此也很可能纳入到召回记录……。这样的现象,充其量仅仅是召回记录误差而已,又怎么能与造假联系起来呢。要知道,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已经感觉到亏欠消费者一些情分,自然不可能在这些具体问题上再让消费者受伤,自然会一心一意的面对消费者。甚至,企业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国内首创的”专属通道”,就是为了一対一解决客户问题、从而完全解决消费者的各方面疑惑。而在这样的召回面前,一些言论还再不加考虑放大问题,其目的显然不在推动召回方面,更多的也会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召回问题不盲目发酵才是消费者的幸事

  就召回问题而言,一直以来业界所探讨的问题,都是为了如何建立有效详实的法规,以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但由于召回的问题多种多样,而且企业所给予消费者的召回服务也是各有不同,这就进一步需要国内对召回的法规,只有制定的更加严厉与细化才成。别的不说,就以这一次速腾召回的发酵问题来看,企业已经以最大的安全保证以及超出想象的服务作为解决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消费者心理的疑云。而一些媒体或许还有竞争对手,就是抓住了这些问题不放或有意放大问题的严重性,以为达到超越产品召回以外的目的!这不仅不能代表消费者利益,充其量也仅仅是“公报私仇”的心理作怪或者趁火打劫心态膨胀而已!而这一切,轻则会导致消费者更加不明真相、重则就会无形中引发社会矛盾加剧以及群体事件的发生。所以,越是在国内市场召回法规尚有完善空间的时候,以一己之私来看待召回问题,甚至利用召回问题做文章,显然都是不合理的做法。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形存在,汽车企业的召回岂不是变成了市场的灾难!自然是对社会与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法律都应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需要敦促企业以诚意和服务善待消费者、更需要使问题不至于发展成社会矛盾的激化。至于对报道不实、乃至假公济私的报道,更应该及时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这才能够在细化召回技术与服务的前提下,更好的使消费者得到益处。否则,如果看到召回问题的无休止发酵而视而不见,反而将皮球踢到企业方面,那才是法律法规最大的尴尬呢!

  平心而论,针对汽车召回有的时候并不一定的坏事。这不仅会使企业更好地反思召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可以通过服务升级来更有效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能进一步让消费者认识到理性看待召回的重要性,这或许才是让你给消费者不至于闻召回色变的关键。试想,如果一遇到召回就闹得不可开交,那么谁还会有召回的积极性!而对于消费者来讲,一旦召回变得恐慌异常、又怎么能够逐步培养起理性消费观念呢?所以,公平看待国内的汽车召回问题,的确是人人有责的大事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