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SUV,一个涡轮增压,汽车圈儿里的注意力全被这两件事儿吸引了。
SUV凭着crossover的本事,把轿车的舒适、MPV的空间、越野车的通过性都拿过来,虽然每一项都马马虎虎,但总归是说起来都有,于是就成了车型的一种新潮流。从美国到中国,SUV都是车市上牛轰轰的新宠,就连一直嚷嚷反对SUV的欧洲,也默默地接受了这种进一步杂交过的汽车品种。
从车型上看,SUV“时尚时尚最时尚”;从技术上看,涡轮增压就“一步一步似爪牙”了。
欧洲汽车厂商在推涡轮增压方面最卖力气,有数字说,欧洲卖的新车中,有67%装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一大部分是柴油发动机)。大家都知道,涡轮增压算不上什么新玩意儿,为什么欧洲人突然对它有了这么大的兴趣?
涡轮增压,是欧洲汽车厂商发现的一把打开排放法规之门的新钥匙。按欧盟的油耗测试办法,装了涡轮增压的车型很讨巧,如果再配合于“自动启停”这样的小改进,轻松就可以得到一个漂亮的数据。
测试是一回事儿,实际油耗控制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儿。真放到马路上跑一跑,涡轮增压车不像大家期待得那样省油。
《纽约时报》近期一篇文章里就提到了一对美国夫妻,男的把8缸的道奇Challenger换成了一台4缸涡轮增压的福特Fusion(相当于中国的蒙迪欧),女的把2011年的“直6”3系宝马换成了新款的4缸涡轮增压版。
这家的男主人对福特Fusion的油耗水平期待挺高,实际跑了跑却有点失望。福特的广告里说,这车一加仑汽油能跑26英里,他只能跑到一加仑22英里,这还没敢使劲儿踩油门呢。
涡轮增压在美国也风生水起,为应对官方不断趋紧的油耗标准,美国人跟在欧洲人后边,捡起了这把新钥匙。美国新车装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比例,已经从2011年的7%,上升到去年的21%,有预测说,到2019年,能上升到40%左右。
在欧洲厂商的鼓吹之下,涡轮增压在中国车市上也成了一代神器。先是欧洲厂商引入,接着是其它厂商跟进,到现在,如果手头没有几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汽车厂商说话都没底气。日本人一直冲着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混合动力使劲儿,不想涡轮增压斜刺杀出。刚开始还没太当回事儿,现在终于承认自己看走了眼,赶紧也把涡轮增压发动机捡起来,不久大家就能看到一波儿日系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赶场。
说来说去,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流行是迎合各地的排放和油耗法规,并不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当然,既然能“应付检查”,涡轮增压也有过人之处。
涡轮增压最擅长的就是“小排量、大马力”,美国人开惯了6缸、8缸的车,看到这种4缸的小玩意儿居然也能力道十足,就感觉特别新鲜;中国人没开过什么大排量的车,看到一样大小的发动机,马力能大这么多,就认为涡轮增压是一种特别牛的技术。
涡轮增压发动机“省油”的秘密就是“小排量”,不用出大力的时候,就可以当个小排量发动机用;需要卖力的时候,涡轮一介入,力道蹭蹭就上去了,感觉就像大排量发动机。
“小排量”状态下可以省油,“大排量”状态下,油耗跟同马力的自吸发动机比起来,不见得省油——毕竟多进气就要多喷油,这个规律没办法改变。
另外,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同功率的自吸发动机个头小、重量轻,这也会省一点点油吧。
总的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省不省油,全看你怎么用。你要想跟开大排量自吸车那样爽快,就别想油耗能低多少。现在涡轮介入时机那么早,随随便便一脚,“小排量”就变“大排量”了。
我猜,美国的油那么便宜,人们买涡轮车,其实是想爽一爽。比如宝马3系,新4缸涡轮机比老直6的马力还大,比如装了V6涡轮机的福特大皮卡,加速比好多运动型轿车都猛。至于省油不省油,谁会操那个闲心。
中国油价这么高,开车的人自然会想,能省一点是一点。虽然涡轮车省油效果不明显,但总归能省一点,是不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呢?
当然,涡轮机也能在中国的油耗测试中占些便宜,也能在法规中占些便宜,比如小排量的涡轮车可以少交汽车消费税,比如可以帮汽车厂商通过企业平均油耗要求,但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涡轮机的意思真的不大。
涡轮车可能会省一点油,但它的购买成本高呀;省油可以省一点钱,但它的维护费用高呀。
几年下来,省的钱可能全被抵消,这时候你可盼着涡轮别出毛病:好几百度的废气温度伺候着,一转起来就奔着每分钟20多万转去了,想想都让人不大放心。虽然 现在技术进步挺快,涡轮一般不会几万公里就挂掉,但比自吸发动机多出这的一坨,总归会有出故障的隐患,一闹毛病,维修更换的费用低不了。
其实,最让人不放心的是中国目前的油品。涡轮增压发动机再配合缸内直喷,如果用了不好的油,力道小一点倒问题不大,喷油嘴、气门之类的地方积碳才是头痛,一旦伺候好就容易闹出大毛病。
如果冲着省油省钱去买涡轮车,绝对不是个好主意;您要是对动力有些追求,可以考虑这种车,毕竟中国大排量的自吸车比较少,你想开得爽,貌似还是涡轮机的选择余地大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