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谁是真正的中国“神车”

2015年01月27日15:03   轮语汇  作者:傅雪峰   我有话说

  各地有各地的“神车”,你可能没留意过,美国销量最大的单一品牌车型是福特的F系列皮卡,日本是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家庭,而到了中国——你觉得会是什么车呢?

  皮卡、混合动力汽车,在我们的印象里都不是“主流车型”,但在美国、在日本,它们确实长久地占据汽车销量排行榜的首位。中国车市中,大家的注意力在轿车或是SUV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销量最牛的单一品牌车型居然是一款“微面”——五菱宏光的月销量常常在6、7万台,再牛的轿车和SUV都望尘莫及。

  美国人崇尚自力更生,皮卡这种“工具车”当然比较适合,即便不真的用它来干活儿,搞一台摆摆姿势也怪有调调的;日本人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汽车讲究的是小而省油,所以销量最大的原先是玩具一样的“微型车”,现在又成了混合动力车。中国人——大家一直觉得中国人在车上贪大求洋,没想到是一款“微面”在销量上独占鳌头。

  说是“微面”,其实五菱的宏光已经算是微面的“进化版”。一方面,它的尺寸明显比传统意义上的微面大,一方面,它的发动机不在司机的屁股底下,已经从“中置后驱”改进为“前置后驱”,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改善。

  “微面”,其实是日本微型车(K-car)的一种,1990年代引入中国,原型车大都来自铃木和大发。日本的微型车受到法规的严格限制(比如车长不能超过3.4米,排量不能超过0.66升),来到中国后,就有改进的必要,动力要提升、尺寸要加大。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微面”,已经是改进了若干代的品种。微面原来都是“平头”,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发动机放到驾驶位之下,驾驶位处到车头位置,前方几乎没有缓冲区。这种结构在非常在限的尺寸内,居然可以在车厢中布置出7个座位,缺点当然是安全很差。

  中国式的“微面”,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制约,在车身尺寸和动力方面一步步提升,在车身结构上也一步步向轿车化靠拢,虽然也俗称“微面”,实际上很多车型已经进化为像模像样的MPV了。

  销量最大的五菱宏光,进化得还不算彻底,它的外观已经基本摆微面的影子,内饰也比较轿车化,但还保持了微面的后驱形式,后悬挂也是微面的整体桥式,不过通过摆臂之类的东东改造成“半独立式”,舒适性有所提升。(这也是传统“微面”惯用的一招,长安的微面也在这么搞。)

  到了今年刚上市的宝骏730,又进化了一大步,这款同样是通用五菱搞出来的车子,动力布置、底盘悬挂已经完全是轿车结构,成为一部地道的MPV了。

  中国微面十几年的进化史,不由让人想起MPV的诞生过程。

  说起MPV(美国叫做minivan),必然要提到那款由甲壳虫平台衍生出来的“小公共汽车”——大众的T2(还有minibus等诸多俗名)。这款车是典型的“面包车”,除了沿用了甲壳虫的发动机后置布局外,基本结构与中国1990年代兴起“微面”一样。这种车在1960年代深受美国嬉皮士们的喜爱,成为美国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时,美国的汽车公司,比如福特和克莱斯勒,都推出过类似车型,采用的是后来微面惯用的“中置后驱”布置,发动机和传动轴挤占了车厢空间,于是就加大车身和动力,搞出了一种叫做“van”的大面包车。

  大面包车挺好用,拉货也行,拉人出门旅行也行,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个子太大,油耗太高,不大适合普通家庭使用。你可以想一下,就算现在中国一部分家庭爱出门旅行,但也没人愿意弄辆依维柯那种大家伙。

  从1970年代开始,很多美国的汽车工程师都想到要开发一款尺寸小些的家用“面包车”,但真正办成这件事的是克莱斯勒。1983年,克莱斯勒的捷龙上市,这种车尺寸不大,可以停进美国人的车库;采用了前置前驱布置,车厢空间充分利用;有七个座位,适合人口比较多的家庭。

  Minivan(MPV)横空出世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种引领着美国家庭的购买热潮,克莱斯勒就靠着这种领先的设计,在这一细分市场独领风骚至少十来年。

  这种面包车,之所以会火爆,是因为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美国不搞计划生育,一家生个三五个孩子是常事儿,一家大小要挤进一部轿车中,显然不合适。前置前驱的面包车,尺寸比轿车大不了多少,却可以拉7个人,开起来也比较省油,很快就成了美国家庭主妇们的最爱。

  再回到中国。

  1990年代,微面成为中国车市上的一支生力军。这种车型翻折或直接拆掉后排座椅,就可以当部小货车用,需要拉人时,一车就拉个十个八个的不在话下。但这种车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安全性差、动力差、舒适性差。

  美国面包车的进化思路是从大到小,中国面包车的进化思路是从小到大,不过,两者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轿车化”。

  中国市场上的那些微面,先是长出一个“鼻子”,虽然发动机还在驾驶座位之下,一个向前凸出的“鼻子”还是可以增加一些安全性;接着就是加大车身、加大动力,以便拉更多的货物;再接着就是把车厢设计向轿车靠拢,让驾乘感觉更舒适;最后就是彻底轿车化,把前置后驱改为前置前驱。

  从微面车厂走出来的宝骏730,完全没有了微面的影子,基本进化成为一款标准的MPV。而且上市后销量不俗,虽然没有宏光那月销6、7万台的恐怖数字,3万多的月销量已经盖住了绝大多数轿车和SUV车型的风头。

  大家印象中,MPV就是别克GL8、本田奥德赛那种车型,多的一个月也就卖几千台,完全进不了主流车型的行列。但闷声不响的五菱宏光和宝骏730却用销量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抢着发声的不一定能代表主流;真正的中国国情,本土的企业会看得更明白。

  五菱宏光、长安欧诺,这种中国式的面包车,技术算不上先进,售价也很低廉,但其在汽车界的江湖地位,一点也不亚于克莱斯勒的捷龙,和日本的各式微车。它们同样创造性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这个市场,不同于美国的Minivan、日本的微车和欧洲的MPV,而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廉价MPV市场。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创业群体,他们或者开了一家贩卖商品的小店,或者靠手艺经营着一个修理摊点,或者开了一个小饭店,一部又能拉货又能拉人,价格还不高的MPV就是他们生意上的好伙伴和生活中的好帮手。这些人,就是宏光和欧诺的主顾。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中,70后、80后的主要就业人群要上顾老、下顾小。老人没有赶上汽车时代,孩子们还在成长,家里就需要一部座位比较多的车子。GL8和奥德赛虽好,但价格却只有中产阶层能负担得起,大量普通家庭也就能买部几万块钱的车子。当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想买部能顾得上全家老小的车时,不超过十万块的宝骏730自然会是他们的选择。

  看看中国市场上的那些“主流MPV”,之所以卖得不够好,是因为它们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还是太高档了。10万块钱以内、品质过得硬的MPV,谁搞谁发财。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