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互联网造车需跨越哪几座大山

2015年01月06日10:04   轮语汇  作者:凌然   我有话说

  随着2015年的到来,去年在行业中出现的大事件,今年都将产生出结果。如公车改革的进度以及互联网造车的成效等等,自然都成了新年度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互联网造车的问题,不仅已经出现了乐视先吃螃蟹的行为、而且也带动着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行动起来,似乎只要到美国硅谷挖一挖宝藏,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在国内造出新能源汽车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却存在着巨大的悬念!所以,互联网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进行汽车制造所需要跨国的几座大山的话,就很可能会形成自己困住自己的局面。

  针对互联网造车,可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自身从非专业向专业的转变。如果要想迅速进入到另一大行业,只满足于政府所提出的准入条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融入已存在的制造技术与创造理念才成。而另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争当中国特斯拉的问题。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特斯拉的形式易、做特斯拉的成功却很难,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斯拉的起家根本,是从创新专利、加股市、再加高端电动车的开创模式。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方面,在当时的汽车发展环境中都是具备了创造性前提的。而这三大因素凑足了以后,才形成了特斯拉现在成功的保障。反观国内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显然是不具备特斯拉当时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得天独厚。所以,国内互联网企业,要想造出比特斯拉更牛的产品,只能以超出其更多的投入以及更大的耐心才成。

  可以看得出来,在国内新推出的互联网造车概念上,针对互联网自身所创造的新概念,除了乐视要使汽车成为某些娱乐中心这一点以外,几乎在技术上没有什么新意可言。而小米在平台上推出的造型,更是令人感到失望,他们除了流露出要山寨“布加迪”的意愿以外,剩下的就是要以所谓的“廉价手机现象”取胜。至于近一段时间业界推出的谷歌新车图片,更是让业内外人士大跌眼镜,其新车设计更是向鼠标一样,几乎全无汽车的设计感可言……,所以,这个时候的谷歌要知难而退,也似乎预示着外行造车的难度,绝不是想象那样容易克服。

  针对这些互联网造车的问题,仅仅是从形式上暴露的问题而已。如果从内容上来认识互联网的制造切入与发展问题,显然更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像互联网企业提出的整合能力与办法、自主制造体系的建设,均是互联网造车必须要经历的重大技术难题。这两大问题,尽管在开始时容易被巨大雄心所掩盖,但如果要想进一步深入发展下去,就不难发现,汽车的制造现实、完全是与想象有着巨大的差异的。别的不说,仅一个新制造的预算问题,就很可能由于追加的问题存在,从而使企业顾首难顾尾。更何况要早无中生有的新汽车就更应该贯穿过程的全部,说白了,这就更像是一种天价的赌博了。

  在国内互联企业的制造投入中,首当其中的就是瞄着美国硅谷的挖掘,如果在哪里寻找可及专利,或许还可能有所收益,而涉及到整车的制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至于制造技术环节,很多企业都是将已有的国内制造企业作为可代工生产与合作的靠山,这样,在敢于投入大于善于投入的现阶段,自然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投入结果。其实,针对互联网造车,最大的局限性还是技术问题,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过分务实的汽车制造与带有些务虚的信息化发展之间,本身就有着形同水货的矛盾关系问题。如果不能够将这一问题解决好,势必就可能造成特斯拉现在这种小众制造在大众环境中的极不适应现象。

  所以,尽管国内的互联企业都自称不差钱,但如果遇到烧钱不止、甚至盲目烧钱的现象,这样的承受力是否还能够扛起来,恐怕无论是乐视、还是小米,也都是要斟酌再三的!

  至于汽车制造的转化技术,互联网企业所要翻越的大山则更高。这不仅仅是因为,自身是非专业出身的一方、还在于互联网企业已经与传统的汽车制造产生了无形的抵触,这一抵触主要体现在相互的竞争关系方面以及骨子里互不尊重方面。这样一来,在创新技术的问题上,互联网企业就很可能会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竞争局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欠缺专业性,很容易被所谓的专业人员所糊弄,从而走弯路不断;另一方面也因出现了更大程度的抵触,使得本该联起手来的合作,变成了处处遭遇拆台的局面,这恐怕才是最能凸显出互联网造车艰难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企业向汽车制造业推进,从长远发展上讲是巨大的利好,只是由于现实的发展局限性以及诸多的欠合理竞争问题,也使得互联网自身的汽车发展就会面临举步维艰的问题。这样,除了需要政策的加大力度倾斜以外,更需要在合作与市场结构的整合方面,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才不至于让互联网造车的路径越走越窄。这是因为,政府鼓励互联网企业造车,是看到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资本运作的优势,同时也应该意识早互联网企业的非专业属性以及与汽车企业存在的矛盾,所以,这就更应该针对性的推出解决办法。这才是以大局为重谋求新发展的关键。

  平心而论,针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未来,自然最大的博弈还是传统制造与新能源发展的问题,只有将这一问题解决了,或者说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有机的在传统制造与消费上做减法、在新技术领域做加法,并科学的调动好基础制造与突破创新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才能够使国内汽车的弯道超越成为何能!也才能使互联网造车的路越走越顺。否则,只能眼看着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摆在那里、而不考虑解决办法的话,只能是创新的道路越走越窄,这恐怕才是最大的遗憾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