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村
2014广州车展归来,笔者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得益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根据大众集团首推的套娃策略,或许实施双品牌战略的汽车厂商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本次车展上,外观趋同或部分趋同的车型数量较往年大大增加;当然,也有一些在外形设计上个性化程度非常高的新车亮相,比如上汽乘用车展示的第四代MG GT,采用的是国内量产车极少应用的快背式设计,以迎合喜欢运动的年轻人。导致设计趋同车型数量大大增加的因素,除了部分自主品牌企业的新产品留有明显的借鉴外资公司畅销车型的痕迹外,还在于一些跨国公司新投放车型的外形设计越来越接近。前者是因为模仿,是老毛病了;后者则值得玩味。
禅房村以为,后者出现的原因,并非部分厂商拾狼堡之牙慧,即认为中国消费者喜欢套娃车型,而在于另外亮点。一是部分跨国公司之前存在战略决策失误,使其在中国市场上陷入被动局面:产品线不够长,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日渐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二是这些企业没有注意到成为汽车消费主力的国内85后和90后群体,其消费需求日渐多元化,还试图采用少数车型全面覆盖的策略,坚持要求消费者适应自己的结果,就是销量提振乏力,市场占有率走低。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本田。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这些企业的应对策略是尽可能快地扩充产品线,加快新产品的投放力度,争取在最多时间里扩充在华合资公司产品线。这种作法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产品容易撞脸,变成“套娃”。
最典型的例子是本田的两款小型SUV——缤智与XR-V,其价格、定位基本重合,其重要技术参数基本一致,侧面的外形设计高度趋同。相较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并非没有能力开发出外形风格不同的车型,但套娃车型为什么越来越多呢?这一方面是因为“萝卜快了不洗泥”,即这些跨国公司急于挽回市场劣势,但又不愿意多支出成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单品牌战略的一个缺点:品牌定位一旦确定,设计师无法从中跳出来进行车型外观设计,套娃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国内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对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才可以有效地应对不同市场的需求?从目前的形式看,单一品牌越来越难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单品牌作战的难度开始加大。目前汽车企业的主流作法极易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从而给实施双品牌战略的有心人留下了发展机会。
对实施双品牌战略的企业来说,上述问题很好解决:一个品牌定位侧重于强调舒适,另一个可以走个性与运动的路线。如此划分可以使公司应用不同的设计语言开发出有个性的车型,从而可以尽可能广地覆盖用户群体。这个策略,前些年实施起来比较难,因为市场尚不成熟,坚持个性与运动的路线并不能完全被消费者所接受。这也就是MG品牌之前显得小众的原因。但现在国内85后和90后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小众市场开始发酵,有成为主流市场的趋势。
对于有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来说,实施双品牌战略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化和模块化生产降低车型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这个套路,索纳塔和K5已经为我们演示了一遍;上汽乘用车也正在采用这种发展模式。例如其最新推出的MG GT,就是基于上汽AP13平台打造的MG品牌首款三厢A级车,外观设计与荣威品牌采用的设计语言完全不同,动力总成是与国际巨头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的、新款科鲁兹同样采用的动力总成。在这种思路下,MG GT的外观非常有个性,产品力并不比同级的、合资企业的竞品差;而得益于平台战略更好地控制了成本,在以9.59万元的低门槛面向国内消费者的同时,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再辅之以恰当的营销手段,足以让MG GT在强调个性与运动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大众汽车套娃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技术上的领先和品牌溢价方面的优势,使得消费者出于安全、节油等方面的考量,可以选择性地忽视外观设计上的不足。其他跟进这一策略的厂商并不具备狼堡的优势,盲目跟进的最佳结果也不过是萧随曹规而已,更多的可能会是蹉跎岁月;与其如此,不如反其道而行之,集中精力设计出有个性的外观,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