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论调层出不穷
这几天,都看到了不少有关插电式电动车不用电、什么用电并不环保等等的论调,初看觉得很无聊,细细一看,无非矛头都指向了比亚迪,只是都不太光明正大,都有点指桑骂槐的味道,令人觉得非常不舒服。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秦卖得最好,既然要指责插电式,还能说的哪一个呢?!
昨天晚上,比亚迪主管公关的副总李云飞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就这些论点进行批驳和论证。看看李总的长微博也写得比较全面了,所有的问题,都正面地予以回答,而且有理有据。但是,面对那些所谓的质疑,不要说消费者,就算是业内人士也会有许多不理解,中国人最惯于和稀泥,最会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这事就重新呈稀泥状,保持着糊里糊涂的温度。
就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上一说,哪怕再有人别有用心地污蔑和骂我呢,想要弄清楚问题的人,一定会用心多看多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明白的,或者抱定宗旨要污蔑人的人呢,随他去吧。总不能不要人家怀疑,不要人家说话,理是越辩越明的。
电动车用的电是晚上多余的电
先说说插电式和纯电动用的电,是不是真的不环保。当然,我国火电占了大头,大多数电都是煤电,不用说,比起水电风电来说,火电“脏”得多。但是请注意一个常识:所有电厂的装机容量是一定的,虽然白天用电多晚上用电少,但是,只能按着白天的用电量来设计和运行。那么,晚上就会有相当大的多余的电量,政府一直鼓励居民和工厂用晚上的电,鼓励用各种充电设施来削峰填谷就是这个原因。实际上,我国晚上所发的电,除了少数被储存供白天用之外,多数都白白地浪费了。
而插电式和纯电动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晚上充电,白天行驶。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天晚上多出的电量,如果按一辆电动车充电50度来计算,可以供2000万辆电动车充满电。也就是说,就算火电不环保,也跟插电式和纯电动没有关系,相反,还利用了这些白白浪费的电能,节约了宝贵的石油。用插电式和纯电动,国家电网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负担,更不会因此而多建电站。
插电式不用电是充电设施不到位所致
一定会有人说,现在不少人都在办公地点白天充电,那么,如果说充电设施配置到位的话,试问谁还会多花电费白天充电?!也有人说,许多插电式车并不怎么用电,反倒是当汽油车用,请问,如果充电设施像加油站一样普遍,谁还愿意不用便宜的电能而用昂贵的石油产品呢?
电动车是国家规定的发展方向
再来说说国家政策。关于电动车是我们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一条,国家很明确。无论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还是基于汽车行业要在世界上实现超越来说,电动车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至于说插电式,也无非是纯电动没有普及时的先驱;没有足够的充电站,人们的里程焦虑在那里摆着,没有电时,汽车靠汽油还可以行驶,不至于停在路上。
虽然说国家鼓励纯电动,但是从眼前来看,插电式必不可免,所以,国家又规定:纯电行驶里程50公里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一样享受政府补贴。这项政策,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消费者日常用车的习惯,在技术层面最大限度保证了插电车大部分时间使用电力驱动,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初衷。
靠站插电式,人们会克服对于电能行驶的怀疑感,是最终纯电动走向我们的生活,取代石油燃料车的最初一步,是必经之路,这一条,无需怀疑。
今年前10个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累计销售18972辆,是去年全年销量的5.77倍。先不要说这些车主是否只是为了获得车牌,如果充电不那么困难的话,这些车主里有几个会放弃便宜的电能而用汽油?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国人一个纯朴良好的传统,只是,这些年我们发展太慢,以至于这个传统都有所变味了。变成了月亮都是外国的圆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东西,一定持怀疑态度,而凡是外来的,则一定是好得不得了。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初衷,就是因为王传福这个电池专家看到了石油一定会枯竭,而电能一定会成为汽车发展方向。所以,虽然说在传统汽车领域也一直努力,但是电动车却是其终极方向,不同于别的企业,他们是真心实意地为电动车一直努力着。无论是电池技术,还是接而连三推出的车型,远远超过了别的企业。
奇怪的是,许多地方政府也对比亚迪使绊子。在工信部新能源目录之外,另立新目录,其目的无非就是了保护自己的地方企业。秦倒是进了上海了,可是北京这个高大上的都市,比亚迪一直被排除在外。
如果说起中国的汽车产业,谁都知道跟跨国企业的差距,为此吃的苦头也够多。全中国的企业都联合起来,也未必是人家的对手,怎么还能经得起山头林立的内斗呢。是不是在电动车行业里,也要内斗不休,落后于人家跨国企业,把这未来的市场也拱手相让?何况国家后来出台的关于地方政府补贴的那一块,也由企业所在地企业承担。设立这层层壁垒,所为何来!无非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所辖地的企业,免得被外地企业比下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整个行业都因为不能充足竞争而足够发展时,你那所辖地的企业又能如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你放开竞争,没准倒促使地方企业奋起直追,脱颖而出呢。(作者 孙晓红)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