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一个汽车圈晚辈的道别--致慈祥老人张小虞

2014年11月12日16:56   轮语汇  作者:鲍家翔   我有话说

 

  ——致慈祥老人张小虞

  “最近您身体可好?”“托大伙的福,最近还可以。”这是今年九月天津泰达论坛上,笔者与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的对话。那时的他虽然已与癌症斗争三年,但精神依然矍铄,却不料两个多月后撒手人寰...

笔者在今年9月最后一次见到张老 那时的他仍然矍铄笔者在今年9月最后一次见到张老 那时的他仍然矍铄

  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老还是在很多年前的一次发布会上,那时的笔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面对着一位位汽车界的大佬与巨擘,苍白无力的问题换回的是一次次无情的拒绝,惟有张老用慈祥的笑容接纳了我的采访,并用精彩的言语帮助我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视频。那时张老的包容与关照已让我满怀感激。

  随着经验的积累,笔者对于中国汽车历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原来那位曾负责汽车中长期计划制定,编制过“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并大力倡导私人拥有小轿车的传奇人物张小虞,就是那位曾经关照过自己的慈祥的老人。

  而那时起,笔者才明白为何采访时每每提到汽车二字,张小虞会长的眼神都会闪闪发亮。因为他已将自己生命中的五十余载奉献给了这个产业,而中国的汽车产业更像是他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被张小虞铭刻在了心里。同事在回忆起张小虞会长时,特意提及了一次采访的经历,那时与张会长聊起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张会长在回忆“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之时,并无翻看任何资料,却将时隔数十载的条款如数家珍,这令当时在场的人无不叹服。

  从事汽车媒体时间越长,与张老的接触机会便越多,其中每年的天津泰达论坛都是张老必去的会议。每年在这个论坛上,都会有一些产业政策信息初现端倪。不过2011年的天津论坛刚刚结束不久,便传来了张老生病的消息——癌症。这个消息让汽车界很多人都非常吃惊,谁都不能把这样一位眼神炯炯、黑发红颜面向随和的老人与不治之症联系在一起。

  但是2012年的天津论坛,张老还是来了,虽然此时的他已面目消瘦眼圈深陷,此前的黑发也有大半变白,但他在谈起汽车时眼神仍然明亮,声音依旧高亢。他一如既往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建议: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结构优化、把自主创新变为持续发展动力、融入国际等三点建议。他的话语让增速放缓的自主品牌发展找到了方向,更让担心他病情的人们松了一口气。

  2014年的张老依然矍铄,用古人诗中的鹤发童颜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他的脚步也比两年前稳健许多,很难让人把他和癌症患者联系在一起。这次他在论坛上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自主品牌在未来仍有机会,不能光靠政策发展。话音未散,十月分中国自主品牌终于走出了十二连降的怪圈,但这位老人却突然离我们而去...

  但仔细回想,这份突然或许源自这位慈祥老人、这位一直奋战在汽车界一线的巨匠,从未曾离开他心爱的汽车事业。在他去世后,笔者与陈光祖老先生取得联系,他告诉给笔者一个细节。“在一个半月以前,我在小虞同志的家附近碰到了他,他看到我就说;‘光祖,你写的书(《百奇》由陈光祖所著书籍)里面对技术部分的描述还不够啊!’这本书是我在不久前送给他的,他的话说明他带着病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我很感动。”

  正是这位慈祥老人对汽车事业的不懈追求,感染了一代代汽车人,而其对后辈的宽容与照应,更是让这些后辈们在汽车之路上走得更加长远、稳健。虽然今天,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精神将永远被我们铭记,而您未完成的事业——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重担也将由后辈们扛起。

  别了,张老。 别了,我们心中永远慈祥的老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张小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