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六点多,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在朋友圈张贴出了吉利汽车销售公司的重大人事变动。尽管在此之前坊间已经传出总经理孙晓东职位可能存在变动的风声,但官方正式消息甫一发布,还是引起了业界不小的关注。
孙晓东作为汽车圈的明星级经理人,这几年内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职业波动。其次,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去年的一番高层变动旨在应对销售体系的重整,孙晓东在统管整个销售公司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又有变动,不免让人疑惑。尤其是接任孙晓东总经理一职的还是他在销售公司的副手——副总经理林杰。
从林杰的履历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位纯正、地道的吉利人,并且从1994年加入吉利以来,这20年一直在销售领域浸淫——1994年,加入浙江吉利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两年后便升任该公司的山东销售科科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又被调任擢升吉利控股摩托车企业浙江雷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摩托车销售大区经理,接下来的7年间先后在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兼售后服务部长这几个职位进行过历练;2004年9月进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销售有限公司,从大区经理、西南销售总监、副总经理(分管网络)、常务副总经理、服务公司总经理一步步地直到走到了今天人生的又一个职业生涯的高峰。林杰带着这样的销售背景上台,意味着吉利汽车接下来的经营目标会将更大重心放在销售业务的突破上。今年前三个季度,吉利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7.41万辆,同比下滑了27%,也确实需要补补功课。
因为市场表现不力,吉利内部将矛头指向孙晓东率队的销售公司,这无疑会让他背负很大的经营压力。但如果将造成时下经营困境的全部责任都推给销售公司,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从产品研发周期来看,吉利现有的产品体系在四五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规划完成,而孙晓东进入吉利汽车满打满算只有17个月。另外,孙晓东进入吉利体系时,吉利的多品牌战略也已驶进了整顿的深水区,由于帝豪、全球鹰和英伦汽车这3个品牌的系统资源不足以支撑各自独立的营销事业部,吉利彼时便开始向大区制转型,具体分成了中区、南区和北区,各个大区负责统管这3个品牌的销售渠道。如今,吉利又宣布重新回归“大吉利”品牌战略,实现并网,这样大的调整会充斥着企业内部各种利益抗争,孙晓东作为空降兵,两年不到的资历会让他很难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下占据主导。
论及孙晓东,总避不开要谈他在上海通用的那段履历。作为上海通用的创始成员之一,孙晓东一直负责营销方面的业务,上海通用取得的光辉业绩,自然有他的一份功劳。但当他加盟吉利后,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次经历对对孙晓东来说会是一场终极考验,就个人职业生涯来说会存在很大风险。如果没有干出一番乾坤,孙晓东以往在业界塑造的营销强将的形象很可能将面临崩塌的风险。就本土自主车企无论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无法跟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相提并论。而且,民营企业虽然在经营体制和管理制度上可以灵活多变,但现阶段企业整体经营的规范性和科学化是要打些折扣的,尤其是现在多数民营企业还无法摆脱家族势力的渗透。
当然,将上海通用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营销也过于片面。上海通用在成立之初便建立研发中心,1997年推出的第一款别克新世纪就已经做了本土适应性开发,至今上海通用已经具备完整意义上的整车架构和动力总成开发能力,对本土消费需求的重视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跟进为上海通用的成功已经奠定基石。此外,上海通用从第二任总经理陈虹(今年5月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起,就提出了“体系竞争力”概念,在管理、研发、采购、制造、物流、服务、信息、财务等业务链的各个环节向国际标准看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本土实际加以整合完善,最终形成企业自身的全方位差异化体系竞争力优势,应该说这种强大的“体系竞争力”才是上海通用取得成功的最大保障。所谓营销,都是在这些基础上才能锦上添花。而且借助两大母公司雄厚的产品开发和资金实力,上海通用有众多资源让孙晓东调配。就连孙晓东自己也承认,“上海通用整个公司都在做营销,而不是只有我们市场营销部门。但在吉利,孙晓东所处的情境显然是另一番景象。
退出吉利汽车销售公司的管理后,孙晓东主管“战略市场”工作,负责集团的品牌、市场和产品战略规划。从一线到二线,这样的变动对孙晓东来说意味着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其中的五味杂陈了。如果心有不甘并带有几丝憋屈,离开吉利汽车是迟早的事,一个有抱负的销售老总,你让他专心做战略规划无异于让一位武将弃戎从笔。我相信孙晓东不是这样的人,如果甘于这些,他也就没必要从上汽出走了。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孙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