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自主品牌生存:美式还是日式?

2014年09月17日20:55   轮语汇  作者:傅雪峰   我有话说

  自主品牌汽车的日子貌似越来越不好过,在合资汽车的挤压之下,市场份额持续丢失。如果从汽车发展史来看,毫无疑问,大多数自主品牌是要被淘汰的,问题是,如果有幸存下来的自主品牌,会是哪家?

  汽车史上,被淘汰的汽车公司和汽车品牌多了去了,什么潘哈德、西班牙·瑞士、拉贡达、迈巴赫等等等等,都曾显赫一时,终究不免风吹雨打去;英国的汽车工业也有过巅峰时刻,并拥有一大批牛逼的汽车品牌,终究还是关的关、卖的卖,汽车工业基本被连窝端了,剩下的几个工厂,也是在为外国人打工。

  中国汽车市场很大,机会很多,所以混江湖的汽车品牌也多。根据J·D·POWER去年的数据,目前美国市场销售的车型(年销量超过一千辆的乘用车)共有289个,品牌不超过40个;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则达到522个,品牌94个。而2000年中国在售的乘用车车型只有43个。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外来者除了那十来个跨国汽车巨头,还有铃木这样的“特色”厂商,其余就是大批的自主品牌。能在中国市场上站住脚的外国厂商,都是行走江湖几十年,从竞争的血雨腥风中杀出来的狠角色。在中国车市疯狂增长的年代,他们光顾着吃肉,懒得去啃骨头,把利润较低的中低端车型留了一块给自主品牌。但当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时候,他们就向自主品牌龇牙,要来抢骨头啃。

  跟这些虎狼之徒争食,自主品牌显得比较弱,所以市场份额一点点丢掉。长此以往,终究会有大批自主品牌消失,能挺住的,不会多,有三两家已能跟跨国巨头们分庭抗礼,已是大幸。

  当今世界,有三大造车流派:欧系、美系、日系。

  欧洲人发明了汽车,在汽车的性能上很有追求,在车身工艺、机械素质方向也很见功底。

  在欧洲人的汽车还在为上流社会服务的时候,美国早就把汽车变成了一种普及化的商品,这个过程,比欧洲整整早了二三十年。到1930年代,美国人已经在为城市交通拥堵发愁,这个时候,德国人才刚刚萌发设计一款面向普通百姓“国民车”的念头。在引领汽车潮流方面,美国人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大多数的新车种,比如SUV、MPV之类,都是美国人的主意,现在又有了特斯拉这种创意产品。

  日本人则是勤奋的追随者,一方面能很快把美国人的创意学到手,一方面又在制造工艺上持续改进,是日本汽车企业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提升了汽车的质量。

  对照这些成功者的范例,看看自主品牌到底哪家强?要么具备欧系品牌的性能和工艺,要么具备美系品牌的产品企划和市场营销,要么具备日系的强大研发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

  在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这家造电池的企业刚刚涉足汽车时,毫无创意地采用了山寨方式,但仅仅几年之后,比亚迪就显示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比亚迪手中握有全套的传统汽车核心技术,涡轮增压发动机、自动变速箱都是三五年内就搞出来了;更牛的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方面已经站在全球一线位置,E6是全球最早进入实用阶段的电动车之一,续航里程和可靠性都让对手服气;混动技术也另辟蹊径,搞出了“秦”这样的创意产品。

  美国的汽车企业非常善于发现新的消费需求,并规划出新的产品引领消费潮流。在面对日本企业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中,美国车企正是从MPV、SUV等方面发现了新的市场需求,领先于日本企业开辟出新的市场,并以此与日本企业抗衡。从中国市场上早期的“别克10万元家轿”和近期的小型SUV项目上,也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在发掘消费需求方面的创新优势。特斯拉这种纯粹的创意新车,也只有在美国才能产生。

  比亚迪“秦”也算是一款创意产品,一款主打节能的混动车,居然以“百公里加速5.9秒”的方式亮相,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主打加速性能的混动车,比亚迪是头一个,但这并不是“秦”的核心,“秦”成为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的车型,不是因为性能,而是因为它是“纯电续航70公里”的插电式混动车。如果充电条件比较好,70公里的续航可以让秦平时当纯电动车用以日常通勤,如果充电条件差一些,可以当混动车开。也就是说,不管充电条件如何,“秦”都能轻松上路,这就等于绕开了目前电动车推广方面最大的“充电难”障碍。比亚迪非常善于挖掘用户的新需求,并领先于对手推出创新产品,这种能引领潮流的企业,生存下去的机会就非常大。

  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的脑袋里充满奇思妙想,对于未来汽车构造、汽车与人的关系、能源格局等往往有惊人之语。有想法才能有创意,有创意才能走在别人前面,这样的老板,我看行。

  长城汽车则有些像日本企业,非常善于学习和跟随。日系车常常尾随于美国企业之后,无论是MPV还是SUV,总能在美国车企推出相关产品之后,迅速跟进,靠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自己的新车型。日本车企不善于创造新概念,但只要有了可以参考的概念,就能在划好的大框框中进行“二次创作”,并利用强大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制造出优秀的产品。

  长城汽车生产的SUV,销量总能力压合资车,诀窍也在于长城在SUV这个既定的概念之下,提取出种种用户最关心的要素,“二次创作”出能被广泛接受的车型。哈弗H6是长城目前的看家车型,这款车在技术上没有什么亮点,但外观设计、车身工艺、内饰精细度等都比同类自主品牌车型明显高出一筹,与合资车相比也不会明显逊色。就制造工艺和产品可靠性而言,长城的SUV在自主品牌中优势明显,如果能精益求精,再加强研发方面的力量,也有可能实现“日式”生存。

  至于“欧式”生存,其核心是“高级路线”,虽然产品比较沉闷,但BBA的造诣实在不好学,而大众化的欧系品牌,则成了一个混合体,即有欧系车的一些传统传优势,又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些产品企划(好多“中式汽车”即是成果),还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此成本和质量控制,虽然生存能力也很强,但实在是比较复杂,自主品牌中似乎还没有这样式儿的企业。

  按理说,中国的本土企业最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应该能开发出最适合中国人的产品。中国市场这么大,自主品牌生存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要想不被淘汰,最好能发现并引领中国人的消费潮流,或者,能制造出高品质的汽车。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自主品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