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下滑不足怪 产品结构比市场份额重要

2014年09月16日18:12   轮语汇  作者:晓程   我有话说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滑一周年,这真是个悲壮的时间节点。说起来令人灰心,但仔细想想,自主品牌这一年来变化好大。虽然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得到的更多。市场份额下滑,很可能或者说只能算是表象,更深刻的变革,市场份额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上的急转直下,攻城略地,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合资新能源车型相比,从这一细分市场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绝对是上升的。

  全面地看待和评价自主品牌的成长,实际上就是看自主品牌是潜力股还是现实股。

  自主品牌已经超凡脱俗地进入了对急功近利的爆发性增长毫不吝惜予以摒弃的稳重成熟期了。这是开始收获的季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能源异军突起 完成了从概念到市场的起步阶段

  上汽、比亚迪、东风、吉利等企业已经有成熟的新能源车产品进入市场或即将进入市场,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拿下中小型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已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这完全仰仗着十数年来的卧薪尝胆苦心孤诣。

  发展新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发展新能源车,才可以真正做大做强。已经生产上市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市场反应积极。比亚迪秦1-6月份累计销量近5500台,未交付订单超8000台,稳坐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宝座。虽然北京因为政策因素电动车消费继续观望,上海市场推进速度还是很快,截止6月底,秦在上海订销超2000台,供不应求。新能源市场由自主品牌启动,且占据着几乎全部市场份额,尽管未来变数很大,但能够占据主动,实属不易,值得点赞。

  中小型电动车市场份额由自主品牌抢先拿下,意义重大。这将奠定新能源市场的国内基础,以此天时地利人和全面优势,足以与特斯拉、宝马、丰田等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上下对峙之势,将国外新能源品牌大部拒之于中国市场之外,而且可以借高上驴,上探高端豪华轿跑电动和混动产品,在新能源战略上抢占先机,先胜一局。

  很大程度上,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属意于新能源车了。吉利汽车副总裁孙晓东就在上届北京车展上公开宣称,近期远期的研发生产重点,将放在新能源车上。比亚迪汽车虽然声称传统能源新能源兼顾,长线短线双线互补,但这几年由于急于科技攻关,重点资源有些向新能源集中,这都是暂时状况。随着比亚迪唐和明的上市,传统能源还将侧重突破。

  过于重视新能源,也使自主品牌传统车型表面上看处于提升不快的弱势状态。

  但实际上,自主品牌传统能源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二、结构调整经营转型 自主品牌产品结构发生逆转 积极的市场表现可资佐证

  仅仅只有两三年时间,一大批自主品牌城市SUV便一鼓作气进入市场,车型初步统计有42款,品牌有瑞虎系列、哈弗系列、比亚迪S6、长安CS系列、奔腾X80、众泰T600、力帆X60、幻速系列、长城系列、吉利GX7、中华V5、海马S系列、中兴C3、江淮瑞风系列等,价位涵盖6万到15万甚至20万的市场区间,在8到12万细分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市场份额绝不是下跌的状态。从今年8月份SUV的销量看,自主品牌有四款车型名列前十;除了哈弗H6继续领跑,奇瑞路虎新款车型上市之后销量提升很快,瑞虎3和瑞虎5双双进入前十;比亚迪S6这款车8月份销量达6,9425辆;长安CS35、奔腾X80、力帆X60、众泰T600、长安CS75、幻速S3等车型的销量都突破了5000辆关口;八月份,有8款自主品牌城市SUV车型进入前20名。由此看来,自主品牌SUV产品潜力正在释放,销量开始走高,虽然有些产品难免淘汰的结局,但竞争中经过大浪淘沙,优秀产品必然脱颖而出,占稳市场。目前,自主品牌SUV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对合资品牌形成了群狼斗猛虎的架势,群狼效应将大大分化中低端SUV市场,对合资同级车型,依靠产品多样性、广泛的适位性和品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性价比优势,完全可以形成围剿的趋势,在这一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三四线城市的广泛市场,自主品牌这类车型完全可以巩固阵地,站稳脚跟,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未来趋势向好。

  自主品牌所面临的优胜劣汰局面,谁都避免不了。只有经过竞争,才能让强壮恒强,弱者变强或者死亡。一批产品力很强的车型正在成长,两极分化之后,更多的企业变得成熟,抗风险能力增强,优秀企业变得更加优秀。

  三、市场份额与利润率并非正相关 自主品牌依靠产品优势 盈利能力增强

  各自主品牌企业的中级车产品,同样是稳居市场核心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同样可以对合资产品进行群狼斗猛虎式的围剿。各企业的中级车,如吉利帝豪、上海汽车MG、刚刚上市的比亚迪G5等,外观设计越来越漂亮(红旗H系列虽然销量少,但外形非常漂亮),性能品质越来越稳定,智能互联、智能安全等所有技术都很前卫,即使与同级别合资车型相比,竞争力越来越强,最关键的是,这些强势车型,销量稳步提升,价格相对稳定,单车利润率已经摆脱了逐步走低的阴影,盈利水平上升。

  转型之后,只要研发能力、盈利能力增强,市场份额短期内下滑,并不足为怪,即使有少数企业被兼并甚至破产被卖掉,也并不可怕。只要大部分企业保持活力,就足以代表中国工业的主流力量,角逐世界市场。当此时期,牺牲掉一点市场份额,也算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大趋势已经确定,不会影响中国汽车的前程。

  当然,自主品牌高端研发制造和创新能力尚需加强。以目前的速度,其高端产品的诞生和成熟,也将计日可待。自主品牌也不必因为短期内的市场份额下滑而羞于应对,灰头土脸。即使市场份额下滑两周年、三周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会中止,核心骨干企业变大变强的趋势不会变化,更何况合资企业产品也有断轴、漏油等瑕疵。中国自主品牌在官车市场不受待见由来已久,自主产品遇冷与历史原因有关,这一点中国与韩国相比正是两个极端,如今有这样的发展,已属难能可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析观察行业态势,需要看趋势,看本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波峰浪底。而暂时的波浪峰谷之变,只是发展成熟的前进过程中,曲折性波浪式循环上升的一个表象而已。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评论 自主品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