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距离7月结束还有两天,对于宝马销售、区域管理者来说,噩耗连连,多家大牌宝马经销商集团旗下部分城市4s店“反水”,放弃本月任务或者部分放弃任务。原本说好的能完成的本月任务,在月末最后两天通知宝马区域,无法完成既定销量任务。上半年结束时,就有多家宝马4s店与宝马协商,放弃部分任务,把任务数转到下半年来完成。
部分宝马经销商为何放弃销量任务?作为厂家的渠道——经销商,都知道不完成任务的后果,主动放弃,意味着要承担各种惩罚,同时也暗示其资金链出现问题。
近4年,国内最为风光的,算是经销宝马品牌的经销商集团,在宝马的支持下,一些原本在江苏、上海、郑州等地的宝马经销商,扩张到全国,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纷纷在香港上市,同时也不断拓展代理的品牌,延伸到保时捷、路虎捷豹、volvo、宾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法拉利等豪华、超豪华品牌。在资本的力量下,市场中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职业经理人聚集在宝马经销商渠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宝马经销商的投资人和总经理目前是国内汽车流通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波群体。
为何这么好的品牌、这么多的系列产品,这么多的雄厚资金、这么多的精明忠诚的投资人及总经理,今年把宝马卖成这样呢?
宝马今年6月份在华销售增长16.6%,达到40212辆;上半年在华销售225,035辆,增长23.1%。从数字上来看,这是一份漂亮的答卷,宝马中国各层级,都获得不菲的奖励。当时我把这个数字分发给各地宝马经销商来看,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超报”这个词。
宝马经销商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销售进度来计划进车?在宝马这里,答案是否定的。
国内一些品牌发布月度、季度、半年销量,多采用批发数字,只要厂商把车批给经销商,再“暗示”经销商上报这些车已经销售掉,就算是完成销量。比较例外的是雷克萨斯采用是终端销售量来发布自己的销量数字。在销售管理方面,经销商拿到的车是根据以往三个月的销售值分配而来,像一些大车,控制数量,经销商可以通过这些车赚到钱。
宝马的“超报”由来已久,“超报”或许不是宝马发明的,但是确实宝马用的最好的,用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超报之根源在对目标的盲目追求,在于厂家不合理的返利政策,在于对市场需求的误判,在于由于政策的不正确制定,影响销售量。后果是不正确的数据误导上层,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制定不正确的计划,从而造成不可能达成之目标,周而反复,恶性循环,最终崩溃。
为何没有人出来说出这些问题呢?
宝马销售、区域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经销商吞进从沈阳、国外运来的宝马车。宝马销售、区域管理这份工作,能干多久,能赚多少,取决于能让辖区内的经销商按照计划拿车能拿多久,经销商完不成任务拿不动车了,也就该换人了。有个玩笑,宝马销售、区域管理人员岗位是高危岗位,能找到其他汽车公司的岗位走掉,算是安全上岸,这三年从上到下,安全上岸的人不少。
如果经销商遇到市场不景气,或者自身销售、资金问题,宝马区域仍然让其按照计划吞进车辆,并上报给宝马,称完成了月度、季度的既定任务,从报表上看,这些都已经卖掉了,实际上这些车辆都放在4s店店内形成库存,不知何时能卖掉。这些报表上的数字,层层上报,直至德国总部,德国总部依据这些表单数据,一方面论功行赏,一方面不断加派任务到中国市场,最后坑的都是接单的宝马经销商。
宝马今年是产品小年,主力产品没有什么新换代产品,在产品力竞争层面,弱于奔驰、奥迪。恰逢今年市场不景气,严重影响其销量。
宝马经销商与宝马就“超报”这个问题,积怨很久,在第二季时候,就传出来多家宝马经销商放弃部分任务,避免自己的资金链断掉。宝马经销商目前库存结构不合理,畅销的车,库存数量刚刚够,滞销的车,最多库存多,大车超报的多,库存的也是最多。宝马进口车今年全线溃败,除了刚上市的新款X3货源紧张还能赚到点钱,其他的进口车,经销商形容,“给钱就卖”。部分宝马经销商宝马7系库存满足比是6,6系库存满足比是5,X5库存满足比是4,宝马跑车这类小众车型,属于给钱就卖的,相对销量好一些的是国产车,但是库存结构不是很合理,好卖的不常有车。
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宝马X5上市价格比上一款贵了不少,接近保时捷卡宴的裸车价,直接给美规X5抬了轿子,很多潜在用户要么放弃购买,要么转去咨询美规X5。上市不久,经销商在厂家的默许下,抛出3万的优惠试探市场,经销商亏着卖,市场没有什么反应,区域为了弥补经销商亏损,每台X5给了3万元补贴,这3万元补贴政策,被经销商称为昏招,经销商不敢留下这3万元补贴,直接放在车价中,让利给消费者,一旦降价就收不住了,优惠1天时间就直接降到了8万,7月末宝马X5优惠幅度达到了15%。宝马其他大车,优惠幅度更是惊人,宝马旗舰7系,优惠25%起,只要是意向客户,多少都可以谈;宝马6系,更是老大难,在国内上市,没有多少推广,用户不知道宝马还有这么一款车,优惠幅度更是30%起,库龄时间长的,优惠达到45%,好车卖成白菜价,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宝马的返利政策是一个车型套一个车型,当初做的计划难以预测市场变化,特别是今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受到反腐、经济不景气等影响,计划没有变化快,经销售商有很多有市场判断能力的优秀人材,不去听他们的意见,自己闭门造市场,想当然,对市场的误判也转嫁给经销商,造成经销商大车积压以及占用资金严重。
到了7月,宝马经销商大多数遇到了市场不走量,上个月、上上个月、上上上个月超报的车辆,还没有消化掉,这个月又开始被逼超报,宝马对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这类限购的城市,不让其跨区销售,这一点与国家反垄断法相违背,宝马这个月一逼紧了,反而一些以往最为忠实的大经销商集团店,率先放弃了7月份任务,这些经销商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资金安全性,再吞下去,遇到资金链断裂,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另外据了解部分宝马经销商库存基本达到其月销量一倍,如果1个月计划销售100台,或许已经库存了200台,1个月计划销售200台,或许已经库存了400台,占用资金1-2个亿不等,按照市场上1分利的资金成本来算,每个月1-2千万不等的利息支出,现在卖车不赚钱,厂家给的各种补贴基本都打在车价中,让利给消费者,售后好一点的可以养店,售后差一点的,按照目前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宝马经销商崩盘在即。
以上的观察,目的是提醒宝马正视自己在销售、计划、渠道上存在的问题,不要单单强调客户满意度,却不强调经销满意度,不把经销商当伙伴,并不是为了恶搞宝马,而是希望其反思,从而使这个品牌健康发展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