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从农村来到县城读高中,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画面是,一位学生从家长开着的一辆“桑塔纳2000”走出来,这让我羡慕不已。在彼时车型还颇为匮乏的背景下,“桑塔纳2000”作为老桑塔纳的改进版,已经算是一款高档车型了,与另一款“神车”捷达A2在市场上并驾齐驱。
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尽管多出了几十款产品的竞争,但新捷达和新桑塔纳依然在国内市场上热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6月新桑塔纳销售27,023辆,今年上半年累计售出161,952辆,而自2012年底上市以来,新桑塔纳累计销量已突破34万辆,继续领跑细分市场;而一汽-大众的全新捷达同样以15.26万的销量紧随其后。
几个月以来,筷子兄弟一首神曲“小苹果”席卷全国,除了朗朗上口的旋律外,其80年代迪斯科风格的怀旧编曲被认为是这首歌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评论称中国已经进入了集体怀旧的时代,甚至有业内人士直接引申到新捷达和新桑塔纳的热销跟消费者的怀旧心理有关。
尽管我从不否认捷达和桑塔纳拥有大批忠实的拥趸,但在我看来,仅仅用怀旧来评判这两款“神车”成功的缘由,绝对是陷入误区的偏见。
记得一年半以前,上海大众在大众德国总部狼堡举行了盛大的新桑塔纳上市仪式,尽管当晚细雨霏霏而且气候寒冷,但依然没有影响大众总部领导的热情,而这种热捧并不是对桑塔纳销售业绩的表彰,而是源于对新桑塔纳这款产品的自信。
而新捷达随后以略低于新桑塔纳的价格在深圳上市,与上一代车型迥异的动感外形也帮助新捷达在上市初期获得市场的追捧。
因此尽管捷达和桑塔纳这两款车型已经征战中国市场数十年,但南北大众对产品定位的调整、产品技术的创新以及营销手段的丰富赋予了这两款车全新的生命力。
以新桑塔纳为例,它在产品定位上放弃了一直以来的B级车形象,用全新的时尚外观和产品形象,以8.49万~12.38万元的价格来转战A级车市场,与朗逸家族一道,完善上海大众的A级车细分市场布局。
而在产品研发上,上海大众团队完成了对新桑塔纳车身设计、内饰等功能配置以及相应的本土化研发,做出了外观造型、内饰设计、驾驭享受、智能科技、德系安全、安心体验等六大方面的全面升级。
而上海大众在产品营销方面的优势、布局合理的经销商网络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也让消费者享受便利购车的同时打消了使用中的顾虑。
但这些因素依然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以来积累的口碑,德国制造所代表的品质和严谨以及大众的平台化优势也是“南北大众”长期跻身国内汽车销售前三位以及新桑塔纳和新捷达屡创奇迹的重要原因。
而这些因素同样有着内在的关联。所谓的口碑首先要靠品质的长期积累,也需要平台化技术对质量的科学把控。从细小零件的测试实验,到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质量标准把关;从头发丝大小的油漆颗粒,到关车门时轻微的异响,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海大众,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几近苛刻。
其实在捷达、桑塔纳和富康的“老三样”时代,桑塔纳和捷达一直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而且产品价格也一直维持在相对合理的区间,这也是这两款产品长盛不衰的法宝,如果再辅以结合本土化市场的适应性改进,新桑塔纳和新捷达要是卖不好才真的是一项新闻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