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把市场竞争关进笼子里的做法不可取

2014年07月23日18:00   轮语汇  作者:王林   我有话说

  先声明,我真的不是米国政府派来离间我劳苦民众的卧底、逗比,我只是一个接地气的媒体人而已。

  还是先从一个段子开始,打开一下尴尬的局面:说,知道政府为嘛收编打车软件吗?因为打车软件这事,政府再不制止,会让大家充分理解为什么两党制就是好。好吧,我没有笑,因为根本笑不出来。

拍拍脑门做出来的“为人民服务”我们真的需要吗?拍拍脑门做出来的“为人民服务”我们真的需要吗?

  遥想当年,我手机上快的、滴滴还都是有的。当时滴滴和快的两款打车软各自推出的补贴政策对于我等屌丝来说吸引力十足。滴滴补贴每次最低12元;快的“永远比竞争对手多一元”及“打折无底线”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满怀惊诧的大喊:MD,老子终于能占一回便宜了。

  但,好景不长,似乎在这个神奇的国度,老百姓历来是不能占一些便宜的。随着两大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的被迫偃旗息鼓,打车软件也被打入冷宫。此后打车软件补贴的形式变为优惠券等名目,但用户数量实际上已经剧减,很多司机弃用打车软件,政府也开始明目张胆的收编打车软件的市场,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但是,这种拍拍脑门就出来的“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并非劳苦大众所想。

  7月1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通读之后觉得基本上是为了维护现有出租车制度而作出的“接着干吧,我已经帮你把对手打趴下了”的背书。出租车行业整体的畸形状态本可以借着打车软件这把“手术刀”有所改变。但现在看来,打车软件已死,出租车行业改革仍是空谈。

  打车软件的出现,让贴有“决策者”、“管理者”标签的政府颜面荡然无存。多年来无法解决的打车难问题,竟然让你一个小小的打车软件搞好了,你要我这管理者作甚?所以,我要管你。这种内部逻辑实际上是在用制度的笼子把市场化的萌芽彻底的锁住。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管理者们以什么理由收编打车软件:

  一:打车软件有损市场公平,一些中老年乘客不会使用打车软件,被排除在手机打车潮流之外。那我想问一句,老年人不会用的东西多了去了,是不是都要封掉?老年人不会用电脑、老年人不会用iphone手机,电脑、iphone手机是不是也有损市场公平?

  二:打车软件有碍于安全驾驶。我想问一句,现在汽车上那些个影音系统哪个不有碍于安全驾驶?就算没有打车软件,你就能阻止出租司机打电话了?

  三:打车软件胡乱加价。我想问一句,怎么就胡乱加价了?下雨天我自愿加5块钱打个车也叫胡乱加价?再者,胡乱加价的问题是有了打车软件之后才出现的问题吗?刮风下雨、雪雾冰雹天气就算没有打车软件,加价的行为也随处可见。这逻辑讲得通吗?

  四:给黑车钻空子。我想问一句,如果政府的公共交通做得好,还有黑车的活路吗?现在的公交车动不动一个小时不来一辆,我都不好意思吐槽好么?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希望各位想反驳的尽管提供给我,自认为都能一一反驳之。

  打车软件触动的并非上述任何一条神经,真正触碰到的是出租车行业的疽肉,出租车行业在市场化浪潮当中摇摇欲坠,但危而不毁的根源在哪?政治上,在新一股反腐浪潮当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被奉为真理,但在市场竞争当中,政府做的却是用制度的笼子去关住潜在的行业颠覆者,这种做法不可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打车软件 政府 颠覆 出租车行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