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北京车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线

2014年04月22日11:07   轮语汇  作者:陈炼   我有话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会很自豪,因为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到处充斥着“国际”元素:盖一高楼,全球招租;搞一选美,国际比赛;整一小车,全球首发;这不,之前央视统计过: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车展将近300个,而冠上“国际”帽子的也有好几十:广州国际车展、南京国际车展、杭州国际车展、深圳国际车展、长春国际车展、成都国际车展……

  当然,这么多国际车展中,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确是当仁不让的国字号车展。

  期盼中,北京国际车展来了。

  一直在思考,无论从展场面积、参展厂商、首发车、概念车数量,北京车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际顶级车展(如日内瓦车展、东京车展),但是在世界舞台上,北京车展却依然不算“具有绝对实力”的国际性车展。技术、趋势、风向,好像这些词仍没有和北京车展结缘,在许多“技术流派”的行业人士心中,北京车展除了大、人多外,再没有额外的印象……

  北京车展难走技术路线皆因国人众多

  作为技术流派,大部分媒体老师都在感叹,北京车展之所谓无法挤入“上流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展场音响噪音太大”无法使人安安静静的进行产品欣赏。

  现在想想,或许可悲的是其他几大国际性车展,本来整个国家人口就不多,所以这些国家才只能玩往所谓的“技术、风向”这些高雅艺术。君不见天国的人群汹涌,在好比逛庙会的人群拥挤下,即便没有音响,您有本事蹲下里看看车的底盘、走进内饰看看潮流技术试试?

  虽然不知道国内注册的媒体记者数量究竟是多少,但是从北京车展的媒体日人流来看,基本上可以感觉到中国的媒体记者应该是吓得可怕,当然,中国的媒体记者也是很勤奋的,即便周末休息日,他们依然拖家带口的,甚至推着儿童小车在展场里辛勤的工作着。

  在这么大的人流下,您能让参与者从容的剖析结束、分析潮流、看到未来发展趋势?

  不可能的事嘛!

  北京车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线

  当然, 走不了技术流,但这并不能阻止北京车展成为国际具有影响力的车展。当然,我们不能用所谓的“专业知识“”技术内涵“来衡量北京车展,北京车展正在走一个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展出路线。

  特色一:各种夜;

  大众之夜应该算是国内车展前戏的开山鼻祖。对于许多媒体朋友来说,众多品牌的集中邀约总让其难以分身,因此通过车展前夜邀请媒体朋友、经销商伙伴共聚一室,听听品牌个性化差异、领略下世界前沿的产品艺术、核心人员和媒体之间的互动、了解下企业的文化和动态,是企业选择额外花大价钱包场搞“夜“的核心目的。

  当然,这一招也被其他品牌很快抄袭,东风标致品牌之夜、丰田云动之夜、2014上海通用雪佛兰之夜、NISSAN品牌之夜,各种“夜”成为本次北京车展一大特色。或许这种夜,是否以后会成为“国际性”标致之一?

  特色二:维权;

  三包政策已经实施好久了,但是许多客户依然无法找到发泄的途径和方法,而很显然,车展、尤其国际性的车展成为其露脸的好去处,而这一趋势依然有扩大的迹象。

  这不,北京车展还没开,关于欧宝车主集体进京“赶考”的消息已经在业内传出。通用大姥在专心自己的“构建未来蓝图”的演说工作时,只见一勇士拿着横幅冲了上去。

  不知道跑到舞台上和领导抢话筒是否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的问题,但终究能上台露脸到也不是坏事。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即便如此,也不会因为他们这样的行为改变了什么,毕竟下面做的媒体朋友们都是主办方请的。

  当然,我们也要研究下中国式维权。按理说,三包法也出来了,怎么客户还会用极端方式的方法来“闹事”呢?

  特色三:明星、车模;

  来北京车展的并不一定是看车的,也许是看明星、也许只是为了看车模。兽兽又回到了北京车展,都教授也堵车了。

  但相比都教授堵车,展场的堵才让人感觉到可怕和担心。数百名保安,各式各样的封路,一个原本偌大的展场却被现场的粉丝拥挤的象一个小教室。听当上午都教授说不来了,有女粉丝哭的伤心欲绝;也是,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个媒体日门票,人家说不来就不来,看不到都教授就算了,钱不也白白糟蹋了?

  当然,也有满载而归的。在都教授在现场等了4个多小时后,他终于等着大家准备撤场的时候开着车亮相了,短短几分钟的亮相,让许多女粉丝领悟到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说好的看车呢?

  特色四:车名比划越来越多

  “兰德酷路泽”,如果说之前丰田在给国人上语文课的话。突然一下子感觉全球的汽车企业都在学习中文。或许车型多了,浩瀚的汉字字典已经难以满足车企取名字的需要,原来挤了一大堆的“悦”“动”“雅”,现在各大品牌已经纷纷跳出这个圈子:“阿特兹”、“昂克赛拉”、“昂科拉“、 ”昂科雷“…。.

  来吧,作为一个好学的行业人士,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中文的。

  特色五:自主车型开始少而精

  相比若干年的自主概念车大爆发,无论是莲花、东风、吉利还是力帆,一个一个全球首发的车型亮相北京车展,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相比之前的百花齐放,本届自主企业开始有了质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车企摆出来的产品也是即将这几年要量产的首发车型,无论观致还是吉利,本年度车展上,自主企业开始做得有模有样。

  回想起来,北京车展也不是没有挣扎过,但是相比上百年历史的展出积累,北京车展无论怎么折腾都会缺少点底蕴。

  其实若干年前,北京车展也试图掀起一股潮流风:电动风。多干年前,政府提出的“弯道超车”、“电动车”技术的火热。这次北京车展再也看不到所谓的“技术性前瞻”,相比以往各大企业纷纷祭出的“电动车技术”,好像一夜之间,各大企业的技术已经引领潮流。

  但说到底,这些都是各大车企的应试题目。近看起来,才知道,这些所谓的技术,无论是做工还是技术底蕴,都仍很粗糙。此类人为定性的技术流派,最终证实了四个字:此路不通;

  今年的北京车展,各大企业搭台唱戏,再也很少提那些“先进的技术”所谓吸引人眼球的“概念车”“前瞻技术”。各大车企主这次不约而同的推出的几乎都是量产车型。

  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各大品牌新车借助车展之力举办上市活动,到成为各大车企不谋而合的想法。由此北京车展对于各大品牌来说,并不是技术交流的地方,而人家更看中的是怎么迎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

  由此看来,官方的引导和民间的定位还是有差距的。

  既是如此,我们何不顺势而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车展?人多,也并不是坏事,其他车展想羡慕还来不及呢。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车展 北京 中国特色 国际 技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