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记者问到怎么看待“小米造车”,让我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笑话:著名的IT界大腕比尔盖茨与美国通用汽车总裁叫板,说如果按照IT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汽车应该30美元一辆,而且一加仑汽油跑1000英里。通用总裁回答道,按照IT行业的规则,汽车确实可能30美元一辆而且一加仑汽油跑1000英里,但这样的汽车会每天无故熄火两次,每周有两次把人关在车里出不来,撞车时安全气囊要求先“确认”才会工作,而且,汽车更新换代后驾驶者需要重学开车,因为新车的操作系统完全不同,等等。
引用这个笑话,我主要是想说明,汽车产品与IT产品不同。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两点重大的差异:
一是汽车作为一个在道路上移动的机械产品,对耐振动和动力学、运动学的要求非常高。所有影响到重量、重心位置、轮距、轴距、车轮悬挂结构的改变,主要部件工艺、材料的改变,都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验证。对于发动机的改进,则必须进行燃烧学、传热学、振动学、摩擦学等方面的验证。因此,汽车产品的改进远比IT产品难,时间周期也长得多。
二是汽车产品的成本要求极高。有谁能够想到,如果按重量计,汽车价格与牛肉相当呢?记得老领导张小虞讲过,在他访问著名的既生产豪华汽车,又生产航空发动机的罗斯罗伊斯公司时,该公司专家曾形象地比喻汽车发动机与航空发动机的区别,一个是铸铁的价格,一个是黄金的价格。IT产品虽然价格下降很快,但也仅仅是从很贵降到比较贵而已,从未降到过牛肉的价格。
当然,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特斯拉还没有登陆中国,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眼球。我在法兰克福车展也曾仔细地看过特斯拉,我认为其成功主要在于产品的细分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当下电动车最大的软肋是成本,他巧妙地选择了豪华跑车市场,把电动车尽量做好,不过多考虑成本,把车卖给只要好而不怕贵的人。同时,针对电动车的充电特点加强服务。就产品而言,特斯拉还谈不上完善,但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值得深思的。
工信部苗圩部长多次提醒传统工业领域的专家要有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很重要,也很有道理。但我也认为IT产业、互联网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应主要是商业模式。而在研究、设计、制造过程中,该下的功夫、该做的工作还得继续做,千万别有弯道超车或投机取巧的心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