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视“小米造车”为玩笑很傻很天真

2014年04月10日13:50   轮语汇  作者:周磊   我有话说

  今年的愚人节,在汽车业界和IT业界的一个共同玩笑就是有关“小米造车”的传言。如果以传统思维IT和汽车除了在当前甚至移动互联应用的基础上有些联系之外,两者之间的行业差别之大,当然很难想象得到IT转战汽车。

  正如中汽协董扬先生在其《也谈“小米造车”》一文中所说到的那个笑话 “著名的IT界大腕比尔盖茨与美国通用汽车总裁叫板,说如果按照IT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汽车应该30美元一辆,而且一加仑汽油跑1000英里。通用总裁回答道,按照IT行业的规则,汽车确实可能30美元一辆而且一加仑汽油跑1000英里,但这样的汽车会每天无故熄火两次,每周有两次把人关在车里出不来,撞车时安全气囊要求先“确认”才会工作,而且,汽车更新换代后驾驶者需要重学开车,因为新车的操作系统完全不同等。”一样,汽车产品与IT产品的差别的确是巨大的,为了印证这一点,董扬先生还在其文中从产品设计角度谈到了汽车产品与IT产品的巨大差别。

  当然,笔者也很认同汽车产品与IT产品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但“小米造车”这一玩笑,其实也可以启迪下我们的思维,可以打破下传统的思维模式。随时技术的进步,“小米造车”这种玩笑,其实也有机会变成现实。

  虽然说IT产品与汽车产品的差异很大,但也都是由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由整装厂进行组装和测试。如果从大的设计生产流程去看,其实IT产品与汽车产品的差异并不大,都是需要经过设计开发、生产和组装以及最后的测试等工序。对于IT产品而言,强大的供应商体系,使得IT厂商的生产更加趋于模块化生产方式。

  众所周知,汽车产品一般也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汽车电子产品等几大部分组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我们能够排除未来整车生产就不会有模块化的节奏?试想,如果未来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汽车电子系统、车身系统和汽车电子系统等都有相较于目前汽车产业的一级供应商更强大的配套能力,是否也可以将这些系统做出模块化,然后由整车厂商进行组装和测试?笔者相信,科技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

  虽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如果以IT模式造车肯定会存上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但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眼界不能局限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眼界的开阔。从未来的科技水平看今天的汽车技术水准,也许可能不值一提,也许现在所谓的汽车产品对耐振动和动力学、运动学非常高的要求,那都不是事。

  君不见,中国摩帮都开始造车,且有车上市。摩托车企业靠汽车,其实也存在很大的行业跨度,但为什么它能做得起来?资源整合!如果IT巨头也想发力于造车,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即使现阶段来讲,都存在可能性。当然,谈到这些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去考虑政府主管部门在这其中的各种正反作用,只单纯的从市场化的角度去考量。如果将政府作用列为重要参考因素,则估计是什么都有可能,也什么都没有可能吧。

  也许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加过头来看今年愚人节“小米造车”这一笑话时,也许会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傻很天真”。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小米 产品 汽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