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起,底特律就注定了如今的悲剧结果。底特律破产的原因,与汽车产业密不可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巨头的老巢,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如今,在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中,唯有通用汽车公司总部仍设在底特律市。过去60年,“汽车城”充斥了暴动、人口外流、贪污以及冗余项目建设、以及制造业危机令这座曾经骄傲的“汽车城”被慢慢釜底抽薪,最终踏上了破产的不归路。

底特律破产的美国逻辑

为何城市会破产?

“破产”既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也是一种西方“有限政府”的生动案例。在美国,城市的管理者是民众的“雇员”,政府开支要报请州议会批准,作为执行者,在法律等监督下,统筹纳税人缴纳的税金,用于公共运营。说到底,城市政府就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民众用纳税参与投资,议会有监察和监管的权力。

底特律挂上倒车档标签

养老金拖累 负债近一半是退休金

    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总计千亿美元的退休金。今天,底特律也同样面临着被退休金拖入破产的局面。底特律现在所有的负债中有近一半是退休金。退休员工和在职人员的比例已经超过2:1。

财政收入单一 80%经济依靠汽车

    底特律财政收入过于单一。城市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产业单一造成财政收入来源单一,风险极大。当所倚重的产业兴旺蓬勃时,财政收入直线上升,而产业一旦遇到困难,财政受到的打击也会格外巨大。

美国汽车业竞争力的下降

    底特律曾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城。不过随着日系、欧系汽车的崛起,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全球的份额也在下滑,和当年的风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底特律的下滑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未能应对新技术的冲击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汽车业的诞生地,但由于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或者被外包出去,再加上亚洲竞争者抢走了市场份额,大雇主们不得不一波又一波地裁员。

近两年到访过底特律的汽车媒体记者,大都对那里的破败景象记忆深刻。这座老牌汽车城的衰退并非一朝一夕所至。它伴随美国汽车业的崛起而扬名,又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重心大转移而没落。一座城市的运势,由不得自己安排。在汽车产业发展的洪流中,底特律只是一艘飘零的小舟。

底特律破产凸显传统制造业危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底特律汽车工业的衰退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就初露端倪,根源便在于底特律 “三大”传统汽车厂商所代表的美式车大排量、高油耗的特点,不能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底特律破产不代表美汽车衰败

    创新能力不足和强势的工会力量等因素,影响美国汽车业的衰败,继而导致高度依赖汽车业的底特律走向破产。对此,一位曾长期在底特律工作的海归车企高管认为,这样的观点实在过于肤浅和无知。

底特律:有多少破产可以重来?

    底特律市破产对于美“三大”利益集团是意料窃喜之事;也是美“三大”对美国汽车工会“杀富济贫”在合理不过的破产理由;对上帝来说,一如耶稣那双圣洁的手是在扒拉美“三大”刀不血刃的资本灵魂?

底特律18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超过180亿美元的负债规模使其不堪重负,最终走上了申请破产保护之路,成为美国历史上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对此,除震惊和遗憾外,事件中的利益攸关方、媒体人以及网友纷纷表达见解。

网友

手插口袋瘾君子:我们的铁道部负债了2.66万亿呢 换成底特律有几十个呢 都没破产呢。
戴眼镜的胖翻译:底特律市委书记要撤职,太无能了。居然不发行地方债,不进行旧城改造!破产活该!
周国文的博客:城巿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活而特;城市经营是一门有技巧的学问。底特律的重生需要重新寻找增长点。

评论员

周磊:底特律80%的经济依靠汽车业。正是对于汽车业的过渡依赖,汽车一有风吹草动,底特律全身抖。
布衣侯:与汽车之城底特律破产相比,中国“准底特律城市”的破产可能性更大。
程晓东:底特律经过破产之后,可以变卖资产,清偿债务,压缩雇员,重新定位,否极泰来,或许还可以浴火重生。

美国人

底特律财务大管家:并非做了个目光短浅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评估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了破产申请。
底特律市长:申请破产是个艰难抉择,这对于底特律来说是个新的起点。
密歇根州州长:鉴于底特律长期衰落的事实做出了这个决定,合理性以及对底特律及所在的密歇根州的影响都在考虑之内。

对本土汽车企业来说,底特律的破产意味着以往过度依赖产业集群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而崛起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被全球低成本和本地化制造梦所击碎-------全球化既是瓜分新兴市场的兴奋剂,也是产业低成本待工厂增长的毒剂。各省一窝风上马汽车的项目应如何确立长期支柱产业和规避风险。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顶层的设计和全国一盘棋的布局绝不能走扩产消耗之路。

“中国的底特律”褒义不再

中国众多城市争做“底特律”

    不久前,我国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提出了要把重庆市建设成中国的底特律;此前,广州市市委书记万庆良也曾提出要把广州要打造成中国的“底特律”;西安高陵县县长赵寅科也说过要把高陵县打造成“中国的底特律”。这些豪言气冲山河,殊不知在话音未落之际,美国真正的底特律即宣布破产。

“中国底特律”变味

    汽车产业确实有着规模大、收益高的特点,但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要想玩的大,必须玩得起,如果所有人都在一处捞金,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众人离赔钱只差一步,而当诸多城市都提出要建成“中国的底特律”时,“中国的底特律”显然同理,也已不再是褒义词。

微观点

王灿彬微博:中国的城市个个想做底特律,不想活了?
程远有话就说:重庆争做底特律,说明黄市长对底特律一知半解。底特律集中了美国几乎全部汽车产业,提起“底特律”就等于是说美国汽车产...
徐晨华:广州政府在2008年就已弃底特律字眼。原因很简单,底特律早就衰弱了,且底特律只有汽车,啥都没有,广州不仅有汽车还有其他产业。

底特律破产对中国汽车城的警示

城市发展必须以多元化产业为支撑

底特律的破产是对“制造业城市”模式提出反诘,而实际上类似的实例在中国发生过——沈阳铁西区就是殷鉴未远的例证。我国许多城市产业结构同样单一,大庆、克拉玛依、鞍山、本溪、攀枝花、大同、鄂尔多斯等,就是依靠单一且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经济支撑。

财政收入严重集中在某个领域具有重大隐患

一个特定领域贡献较大比例的财政收入是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共性,但是,如果这个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那么财政收入将面临系统性冲击,财政状况恶化甚至出现财政危机就十分必然。

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

固守旧有模式对经济发展而言是危险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的基础支撑。美国汽车行业在日本汽车行业的冲击下竞争力大大降低,加上向新兴经济体转移部分产业环节,使得美国汽车产业成为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旧主导产业。

中国底特律不能一味强调做大

美国的底特律也曾经辉煌过,但是最终凋零了。如果中国的这些城市一味强调汽车产业的做大,那么离着美国底特律的危险就更进一步。

结束语:一个城市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不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个别强势企业身上,而在于不断更新产业链,打造新的增长点。同为美国老工业城市的匹兹堡,就因找到了医疗、环保等“绿色经济”增长点,从昔日“烟城”成功转型为美国“最宜居城市”。美国两个老工业城市的不同命运,值得深思。
    底特律的兴衰史,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故事,也折射出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得失。而这些得失,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