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用车>正文

原创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11月03日 12:02  新浪汽车   字号: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新浪汽车讯 众所周知,视野无阻是保证车主们安全驾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双眼无法快速精准捕捉面前实时的路况,那么再好的驾驶技术与再安全的车辆都将会像悬崖上的马匹,一不留神,危险就会接踵而至。其实,任何一台车、任何一位车主,在任何路段驾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视野阻碍,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谁真正做到了视野无阻的驾驶。这是为什么呢?有不少车主都开始疑惑,我们平时开车都开得顺溜溜的,也没觉得视野被阻碍了,这视野阻碍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视野阻就是盲区,有一部分人也称之为驾驶视觉死角,国外称之为blind zone。盲区的意思即为驾驶员在上车坐进驾驶座位之后,正常驾驶行为中的视觉角度死角,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坐在主驾驶座上开车时难以看见的区域。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经验足的老驾驶员说:“那些盲区,我都清楚,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我的心可以感觉到那些盲区,所以没必要太谨慎。”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驾驶经验不能和突发路况划上等号;而一些新上路的驾驶员说:“我只要开慢一些,仔细看清能看清的区域就好。”这样的想法亦是错的,因为往往新驾驶员连几个盲区的位置都不知道,一旦发生意外,估计自己都蒙在鼓里。所以说,盲区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而且不同车辆的盲区与车身高度、座椅高度、外形结构以及驾驶员身体特征决定的,就算是同一款车,不一样的车主,他们所遇到的盲区角度和大小都有差异,那我们岂不是对盲区束手无策了?当然并非如此,不管车辆和车主再怎么变化,盲区只存在于那么几个固定的范围,我们只要记住那几个区域和避免的措施,开车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一般来说,盲区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盲区一共有10个,分别分布在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以及左右后视镜;主动盲区有车内障碍、错误跟车、陡坡驾驶、错用远光等。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这张图可以清晰地把汽车本身构造上的8个盲区位置展示出来,分别是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这些盲区对于驾驶者来说角度各有不同,危险程度也高低有别。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通过图中这台老款捷豹X-Type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在驾驶者坐在主驾驶座的时候,左侧A柱的盲区角度为12度,右侧A柱的盲区角度为6.2度,左侧A柱盲区在突发情况下危险性要高于右侧A柱盲区;左侧B柱盲区角度为26.4度,远远超过A柱两侧盲区角度,而右侧B柱盲区角度为8.2度;左侧C柱盲区角度为6度,右侧C柱盲区角度为4.49度,是A、B、C柱6个盲区位置里危险性最小的一个;车头与车尾盲区长度以目标物为准,也存在一定距离的盲区。

  车头盲区

  车头盲区的安全隐患一般存在于车辆起步、挪车位和慢速行驶中,新车驾驶员常常在停车时受到车头盲区的困扰,从主驾驶位看前方总觉得已经没有距离,不敢往前,但是下车一看原来还有一米多的空余,这一段空余就是车头盲区的“成果”了。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车头盲区根据车型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别,车头盲区最大的是高底盘的SUV,有不少车主都认为SUV底盘高、视野好,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SUV的车头比普通小车高出许多,所以车头盲区距离也很长。车头盲区所造成的麻烦不止车辆的碰擦,严重时还会伤及儿童,因为儿童基本没有自主行为能力,蹲在车前盲区内玩耍,加上身材矮小,的确不容易被发现,这时车主从后方上车起步必然会酿成大祸。

眼不见为“险” 解读驾车被动盲区
小原理大实用 用车中的空气动力学常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KevinZ)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