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实用工具 | |
|
|
|
|
2001年11月13日上午10点,从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传来喜讯,一辆长安公司最新面世的新一代多功能客车——SC6370“长安雪虎”首次连续成功实现正面和追尾碰撞实验。据悉,这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一款连续通过汽车正面和追尾碰撞实验的车型,尤其是该车型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率先通过了汽车追尾碰撞实验,标志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安全法规方面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交通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司空见惯的汽车迎头相撞、侧面擦挂等交通事故以外,近年来,高速行驶的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也时常发生,造成严重的车辆损毁和人员死伤。因此,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除了满足已有的正面碰撞要求以外,满足追尾碰撞要求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公司最新面世的新一代多功能客车“长安雪虎”,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同时进行了汽车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国内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企业,长安始终坚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开发的欲望”的汽车开发理念,注重从安全、环保、舒适方面进行汽车的研制、开发、生产。尤其是与乘座人员息息相关的汽车安全性能,一直是长安汽车强调的性能重点。早在1999年8月13日,长安公司的SC6350——“长安之星”就成功地实现了国内微车行业第一撞,成为国内微车行业首款满足国际正面碰撞安全法规的车型。此次进行试验的SC6370——“长安雪虎”,是长安公司最新一代小型多功能客车。由于采用诸多国际先进技术和独特工艺设计而成,“长安雪虎”整车外观谐调美观,给用户以全新的感觉,不仅具有安全、舒适、体面、豪华、新颖等特点,更是一款值得信赖的经济节能、环保多功能客车。与“长安之星”相比,“长安雪虎”车头更加前突,并备有碰撞缓冲架,减少了汽车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力和碰撞时对驾驶室乘坐人员的伤害。"长安雪虎”的前车轮前置,进一步减少了车辆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力,其装备的伸缩式吸能转向柱,更保险的双安全气囊,给予了乘坐人员无限的安全信心。“长安雪虎”前车门还安装有侧面防撞杆,能有效地抗击侧面冲击。该车型整个车身采用了整体冲压成型,极大地提高了车身的强度。
此次“长安雪虎”在天津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汽车安全碰撞实验,首先按照CMVDR《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对汽车进行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的检验。在对汽车进行正面碰撞实验之后,再对同一辆车按照欧共体ECE R34“机动车防止火灾危险的认证规定”关于对汽车追尾碰撞中防止火灾事故的性能检验和欧共体ECE R32“汽车后部碰撞车辆结构性能要求”关于对汽车追尾碰撞中后部结构性能的检验,对汽车进行追尾碰撞试验。按照ECE R34《防止火灾》的要求,在汽车进行追尾碰撞试验时,移动壁将以35—38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汽车尾部,碰撞后的汽车不能发生由燃料引起的火焰,其燃油装置只允许出现轻微的液体泄露。如果碰撞后汽车燃油装置有液体连续泄露,其泄露量不得超过每分钟30克,以保证不引起火灾的发生。在碰撞过程中和碰撞后,汽车蓄电池应由保护装置保持原来的位置。按照ECE R32《汽车后面碰撞车辆结构性能》的要求,追尾碰撞后的汽车,其车身不能出现任何可能造成乘员伤害的变形,其最后排的座椅向前移动不得超过7.5厘米,碰撞后的车身侧门要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正常打开。
13日上午9时许,“长安雪虎”进行了48公里/小时的正面碰撞实验。正面碰撞之后,"长安雪虎”的车身仅前端略有变形,前挡风玻璃没有碎裂,双触发安全气囊成功打开,前、中、后五个车门均能顺利开启。上午10时,该辆“长安雪虎”紧接着进行了35—38公里/小时的追尾碰撞实验。该试验成功模拟了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与前面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之后,又被后面的车辆追尾的事故。试验结果表明,“长安雪虎”完全满足上述三个有关汽车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
据有关专家介绍,“长安雪虎”此次成功进行的汽车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在国内汽车行业尚属首次。随着中国的入世,国内的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国际汽车业强大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入世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只有5年的保护期,而实际情况却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有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差距。要用5年的时间去弥补10年的差距,中国汽车工业还要做出艰巨的努力。面对入世挑战,长安公司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创造机遇,以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和汽车产品的推陈出新,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该公司适时地推出了“长安雪虎”这一目前国内小型车领域领先的车型,并率先采用国际通行的汽车安全法规对汽车进行性能试验,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法规的要求。面对入世,长安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此次的试验结果充分表明,中国的汽车工业有能力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