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行业>行业新闻>正文

威马汽车陷"自燃事件"等旋涡 1万辆交付目标难完成

威马汽车陷"自燃事件"等旋涡 1万辆交付目标难完成
2018-12-27 14:21:57 中国经营网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威马汽车今年内无法完成1万辆的交付。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能否大批量交付是衡量造车新势力实力的关键指标,此番威马汽车无法完成年内1万辆交付目标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威马汽车陷

  临近年关,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已经到了该交“成绩单”的时刻,能否大批量交付是其发展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日前,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威马汽车今年内无法完成1万辆的交付。“新能源车与传统车不一样,因为涉及到国补、地补以及牌照等系列问题,交付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沈晖直言。

  据悉,威马汽车2018年交付1万辆的目标,预计将在2019年初完成,且不会影响2019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威马汽车方面,对方表示,其实威马汽车的订单与生产都是可以的,只是由于一些原因,交付比预期有延迟,但不是长期的。

  实际上,早在12月初,对于能否实现交付1万辆的目标,威马汽车方面就告诉记者,年底交付1万辆有挑战,影响的因素很多。“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确实是在踏实造车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威马未实现定下的1万辆目标,但其他造车新势力诸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均已跨过交付大关,其中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更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已经赢得了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量产1万辆的赌约。

  年内交付1万辆口号“打脸”

  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能否大批量交付是衡量造车新势力实力的关键指标,此番威马汽车无法完成年内1万辆交付目标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据威马汽车官网资料,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

  资料显示,2018年3月,威马汽车旗下首台量产车EX5试装下线;4月,威马EX5正式上市开启预售;7月,完成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吐鲁番高温测试;8~9月,新零售体系、价格标准与服务计划落地;9月底开始大批量交付。

  据官方介绍,自9月15日起,不到两周的时间,威马电商平台的大定缴纳量达4016单,并且走势持续攀升;其中,从3000元预购到2万定金缴纳的转化率为35%,15个重点城市的转化率超过50%。

  9月28日,沈晖在EX5产品的上市交付大会表示,2018年威马交付1万辆,2019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

  对于2018年的1万辆“小目标”,沈晖曾在交付大会上表示,“我们整个制造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让我们对这一目标很有信心。我觉得这个市场很大,3000万辆的市场,2000多万辆的狭义市场,1万辆目标不算多,而对于明年10万辆的目标我们也有规划,明年将有两款新的产品正式对外交付。”

  对此,威马汽车方面告诉记者,自9月28日交付以来,威马EX5销售火爆,订单数量持续走高,重点城市大定转化率超过60%,交付量和增长率等基本符合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日第三批智行合伙人的签约,威马已签约40家智行合伙人,目前已在全国18个城市开展了交付工作,威马温州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日峰值产量已超过200辆。

  相继陷入“自燃事件” “退订门”旋涡

  实际上,威马汽车曾多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在6月份的时候,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因供应商电池自燃事件,有大量意向用户退订,但威马汽车方面回复记者称,退单是有,但只有很少的量,所占比例很小。

  8月份,威马汽车发生自燃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其陷入舆论风波之中。威马汽车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燃车辆位于成都的威马研究院园区内,研究院并不完全对外封闭,且自燃的车辆是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报废的早期试装车。

  此前,本报《因用户投诉再陷退单风波 造车新势力威马遇“多事之秋”》报道提及多位威马汽车用户在网上反映威马不讲诚信,不提示国家补贴政策调整的风险,低价诱导用户下单,且设定不退款协议,公司存在价格和合同欺诈等问题。遭遇相同情况的威马用户建立起维权群,并在相关平台上进行了投诉。

  而后在11月28日,威马汽车官方微信推出“Fast Pass计划”,承诺只要在12月11日前(含当天)在电商平台完成大定支付,并在12日与26日前(含当天)付清全款,就可以确保其在2019年1月31日前提车。同时,在该计划中明确提出使用金融政策的用户无法参与。因此,此计划一经推出,再次遭到此前一些大定用户的投诉。

  对于此事,威马方面告诉记者,威马的任何举措都是按照既定节奏进行的,并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及法规,尽最大努力满足用户需求。不存在全款用户会优先提车的情况。无论用户以何种方式支付车款,威马都会通过不断释放的产能,满足用户如期提车的需求。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预见过这么多的问题,和用户的交流也没有那么全面,所以现在会有一些来自用户端的抱怨。”沈晖直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造车在车辆研发、线下体验店扩张、互联网营销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以外,造车新势力量产交付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小马拉大车。也可能其产品设计、技术等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还在PPT阶段,就想实现量产交付,有点拔苗助长。

  在盘和林看来,汽车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其生产线不似手机代工线那样,轻松上马。我国目前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公司,都不是重资产型公司,多数公司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产品设计创新和技术突破上,但生产制造能力偏弱,这是量产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责编:牛建峰)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购车完全指南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最新图集

更多

最新视频

更多

车型推荐

换一批

车型排行

更多

推荐阅读

联合制作

热门搜索

更多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