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行业新闻>正文

谁在豢养汽车网络水军?

谁在豢养汽车网络水军?
2018-10-26 09:56:47 新浪汽车综合

车黑、黑公关、网络水军在汽车圈不是秘密,已经为害多年。希望这一次能把这个脓包切掉,维护汽车行业正常的舆论环境和营销秩序。

  (本文转自一锤定音)

谁在豢养汽车网络水军?

  最近几天,汽车圈关于“网络水军”、“黑公关”的话题持续发酵,吵得不亦乐乎。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分别到当地公安部门报警立案,借助司法力量打击“黑公关”,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品牌形象。

  车黑、黑公关、网络水军在汽车圈不是秘密,已经为害多年。希望这一次能把这个脓包切掉,维护汽车行业正常的舆论环境和营销秩序。

  网络水军已成社会公害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网络水军指的是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被雇佣的群体网络写手。网络水军通常活跃在网站、论坛、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中。他们通过伪装成普通网民或消费者,通过发布、回复和传播博文等对用户产生影响。

  网络水军不仅存在于汽车圈,地产圈、娱乐圈等许多领域都存在。只要有市场竞争的地方,都有活跃的网络水军。

  汽车圈的网络水军,其实十几年前就有了。地球人都知道,最早雇用水军在网络和微博上黑竞争对手的,是上海一家合资汽车企业。据说最高峰时,这家车企雇用了两千多大学生,时常在网络上兴风作浪,恶意攻击竞争对手和竞争车型。

  最近一些年,那家合资车企倒是消停了。接力棒传给了另一家上海车企,这家车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手法更加恶劣。

  在车市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环境下,网络水军的活跃度要差一些。而在车市低迷、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环境下,网络水军格外活跃,攻击竞争对手不遗余力。

  被雇用的网络水军采用造谣、污蔑等下三滥手段,蓄意抹黑竞争对手和竞争车型,误导消费者,严重危害正常的市场秩序,已经成为社会公害。

  个别汽车企业委托所谓内容公司或口碑公司,以维护企业形象为名目,通过这些公司豢养的网络水军,攻击和抹黑竞争对手,据说每年的预算还不菲。

  记者曾在几个公开场合,听到几位车企高管呼吁汽车企业不要互相攻击,而要公平竞争。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说的好,水军造不出汽车,更造不出好品牌。他还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界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提振中国汽车的竞争力。自主品牌一定要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品牌附加值而不是相互打压。

  口碑公司里外两头吃

  一位前合资车企的公关总监告诉我,许多汽车企业都有网络水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车企的网络水军只负责说自家好话,很少攻击竞争对手。而有的车企的网络水军,在说自家好话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攻击竞争对手。

  正是有这种市场需求,才滋生了一批所谓内容公司、口碑公司,专门承揽网络水军业务。据说这些口碑公司要价不菲,一个月就要收上百万元,一年就是一千多万。

  此次微信里疯狂转发的吉利公关部经理的帖子,明显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目的是挑起事端,承揽“黑公关”业务,赚黑钱。

  从长城汽车披露的信息来看,最近几年,长城汽车及旗下各品牌和产品,屡屡遭受来自组织严密的网络水军全方位的攻击和抹黑。奇瑞汽车反映,多年来奇瑞品牌遭到大批水军攻击,深受其害。吉利汽车也反映,领克品牌被竞争对手雇用水军有系统、有组织、持续进行恶意攻击。

  一家自主品牌车企销售公司老总亲口对我说,某口碑公司找上门来推销业务,说是竞争对手雇用了三家口碑公司维护形象,希望该公司也能雇用他们,结果被回绝。同样的伎俩,也可以用在其他汽车企业上。

  从此次“黑公关”门事件来分析,不排除某家口碑公司伪造证据链,造谣挑事,激化矛盾,然后从中渔利。两头吃车企。

  这些口碑公司之所以能够生存,能够发财,关键是有市场需求。如果汽车企业都能够做到不雇佣水军,不搞“黑公关”,不给口碑公司生意,这些口碑公司早就活不下去了。

  车市竞争也要费厄泼赖

  下边是10年前发的一篇新华社通稿,拿这篇新闻稿作为本文的第三部分;

  评论:车市竞争也要“费厄泼赖” 不要贬低对手

  新华社北京2008年8月8日专电 (记者张毅) 鲁迅老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张对资本家的“乏走狗”,不能讲费厄泼赖,而要痛打落水狗。

  费厄泼赖,是英文fair Play的中文音译,原意是说在运动场上,要公平竞赛,要有绅士风度。如果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伎俩、搞小动作去战胜对方,即使拿了冠军也为人所不齿。

  从竞技场上的竞争到市场竞争,虽然对象不同,但道理都是一样的。由此联想到近来中国汽车市场一些怪现象,实在是有违费厄泼赖精神。

  在供应短缺的卖方市场情况下,汽车厂家是上帝,他们之间也很少竞争。如今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了真正的上帝。买任何一种车,都有多重选择,可以买张家的车,也可以买李家的车。

  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消费者又大多是第一次购车,他们对汽车的性能、性价比并不清楚。汽车经销商在推销产品时,喜欢拿国内同类产品做比较。只要这种比较是实事求是的,也无可厚非。但是,确有个别经销商,在过分吹捧自家产品的同时,刻意贬低竞争对手,就有些不那么费厄泼赖了。

  更有甚者,有的汽车厂家,看到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得好,就串通一些媒体记者,散播对对手不利的传闻,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其目的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败坏对手的信誉,把他的销量拉下来,把自己的销量推上去。这种做法,已经不是有没有费厄泼赖精神的问题了,而是近乎无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和企业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尽管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但是,竞争也带来进步,带来成本的下降、价格的合理、产品的丰富。充分的竞争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竞争的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性价比、舒适性,还有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等。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竞争也是有法可依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其一。这种竞争应该是良性竞争,而不应该是恶性竞争。如果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诋毁对手,即使销量暂时上去了,也是不能持久的。只有靠实力,靠公平竞争,才能最终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我们一些媒体和媒体记者,也要自重,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丧失职业操守。在介绍和批评某些汽车企业和产品时,要真实、客观、公正。既不要给某些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当代言人、当吹鼓手,更不能去充当棍子和打手。

(责编:牛建峰)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购车完全指南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最新图集

更多

最新视频

更多

车型推荐

换一批

车型排行

更多

推荐阅读

联合制作

热门搜索

更多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