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行业>行业新闻>正文

主题对话:新形势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重塑

主题对话:新形势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重塑
2017-12-08 09:10:41 新浪汽车综合

不同零部件企业间应做好协作,这是产业支撑的基本点。此外,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关系,对每一个企业起到成本管控之用,这将提高产品竞争力。

  秉持“中国力量,世界聚焦”初衷,12月7日,2016-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年会于北京瑰丽酒店举行,众多行业领袖就新能源汽车新形势下的现状与问题、机遇和挑战展开探讨,共同探寻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生态和商业新逻辑,寻找新能源汽车销售新模式。

  圆桌论坛环节,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裁钟孟光、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忠辉、唐山普林亿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刘凯、深圳市英威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殷江洪纷纷发表观点,电动汽车观察家主编邱锴俊主持本场讨论。

第三场讨论对话第三场讨论对话

  在补贴政策退坡的时间节点,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零部件产业链同样承受一定压力,不仅要加强技术实力以此提高竞争力,更要以产业协作、大规模扩产等形式降低成本,以此吸引消费青睐。

  王忠辉认为,不同零部件企业间应做好协作,这是产业支撑的基本点。此外,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关系,将对每一个企业起到成本管控之用,这将提高产品竞争力。

  对此,刘凯也认为,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将是实现产品性能与成本平衡的不二法门,而技术上的纵深合作,将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在核心三电系统上,钟孟光认为,电池领域应加强产品的循环利用能力,在保证性能基础上,提升技术摊薄成本。

  此外,殷江洪表示,产品之间也应提升协同能力,例如在电控的研发环节,要考虑电池及电机的综合利用,通过有效的设置和开发,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售后成本。

  以下为发言实录。

  邱锴俊:感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再次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邀请,来到新能源汽车的年会现场,主持这一届的论坛。我本人是第三次参加年会了,第二次主持,稍微介绍一下自己,我是邱锴俊,我办了一个媒体是电动汽车观察家,我是观察细的,如果做得不错考虑经观收购我,观察家,经济观察报观察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一个共性,有一个主要的结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弯道超车,或者占据全球尖端科技的领先阵地,非常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到底能不能弯道超车,占到国际一流水平,和博世,大陆这些公司竞争。

  这一节的论坛是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界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代表,主持人介绍了台上的四位嘉宾,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每个人用一分钟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公司,以及从事的新能源汽车业务。

  王忠辉:谢谢主持人,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能源汽车的年会,我来自东旭光电,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我简单介绍一下,东旭光电主板上市的上市公司,过去一直是以液晶机板和显示材料为主业,本土最大,全球第四的液晶材料制造商。最近几年伴随着新材料发展趋势,战略布局石墨稀是非常炙手可热的材料,从去年到今年陆续推出了包括石墨稀的锂离子电池,就是石墨稀锂电池,包括大功率的LED灯,等一系列的石墨稀产品,伴随着产品的推出东旭成长为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石墨稀领军企业,基于石墨稀锂电池的突破,产业链进一步的延伸,拓展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相信今年同时汽车行业的人比较熟悉,我们完成了对上海生龙客车整车企业的收购,百分之百的收购,生龙客车现在是上市公司东旭光电旗下的一个全资子公司,标志着东旭正式的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列。未来东旭会着力地以过去光电显示,包括石墨稀和新能源汽车为三大主业深化产业布局,夯实产业基础,引领产业发展。

  东旭光电是新能源汽车界风头最劲的公司,据说圈子里放出风来,东旭光电寻找标的,大家如果有非常好的项目可以推荐给王总。

  钟孟光:沃特玛电池目前来说主要的产品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方向上是以低温电池和快速电池为主要的优势。基本是排名全国前三,去年9月份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刘凯: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经济观察报提供一个平台给国内的行业专家,包括政府的领导,大家一起交流,一天下来受益匪浅,再次表示感谢。我叫刘凯,来自唐山普林亿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始于1993年,经历了24年的自主研发历程,主营产品是从中国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体系来讲是器动电机系统。目前公司员工220人左右,预计销售额和相应的装车计划是1.5万台。。

  殷江洪: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学习到很多新的观念和知识,我是来自深圳英威腾,成立于2002年,主业是工业产品,涵盖高中低压产品,目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便民器厂家,主要对标是西门子,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2014年成立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布局电动汽车行业板块,随着后续成立英威腾的充电公司,在电动汽车板块有比较大的作为。

  邱锴俊:东旭光电是综合的公司,新能源业务方面最重视整车,钟总所在的是电池,刘总是电机,殷总是电控,新能源主要是讲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和三电都到齐了,我们可以聊一聊整车和核心零部件在今天的主题,新形势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重塑的概念,这样一个议题下一起讨论一下,产业链怎么努力,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有三轮的议题要跟四位嘉宾讨论。

  我们聊一聊政策,中国政策提出了非常高的目标,比如到2020年成本多少,电机也有类似的政策,客车整车这块也同样有技术指标,如果推广技术成本要往下走,否则是没有人买的,对于整车和新能源企业来讲性能要不断的提升,续航里程不断的提升,价格也要不断的往下走,从现在的比燃油车高一倍,到2025跟燃油车持平,请四位一起聊一聊,到底怎样实现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的平很,大家有什么办法来应对两头挤的情况,一头是上游的材料不断的涨价,下游是主机厂和市场要求不断的降价,怎么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解法是什么?

  王忠辉:谢谢主持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整个新能源汽车从我们的理解,应该说这么些年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支持这样一个产业的发展,当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应该说当时预期2016年会有好的表现,但是2016年大家知道也出了一个骗补的事件,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波动,当然了,也直接的催生了整个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调整,尤其是作为整车企业来讲,从最新的关注政策动向来讲,也是明确了2018年可能补贴退坡的力度会更大,这样对整车企业来说压力非常之大,我们需要找寻到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成本控制,进一步能够提升自己竞争优势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总体来看我们觉得未来的整车市场是依靠分工协作,要构建生态的方式来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首先说到协作,可能首先是离不开分工,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个产业生态和过去的燃油车有非常大的不同。从整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讲,各个门类,电池电机电控,包括轻量化,智能化,很多的核心技术分散在不同的主体手里,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主体都能够把自己所从事的这个相应的领域做得非常精,做得非常扎实,非常有竞争力,技术非常有前瞻性,规模体量非常大,具有足够的优势。

  有了大家各自竞争力的提升,必然在未来的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样的市场发展过程当中,起到非常好的支撑,尤其是对整车企业,各个板块做到非常强大非常有意义。我想说第一个是在分工上是未来做好协作,这是做好产业支撑的重要基本点。

  第二层面,可能对于整车企业,对于各个我们产业链的伙伴也好,要做好整个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真核的这样一些思想,一些准备,上游产业链整合,我们最近一两年也有很多的一些案例,大多数可能通过一些合资合作,包括一些控股,参股,多种方式介入到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由此来结成深度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关系,势必对于每一个企业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成本管控,或者是竞争力提升的意义。

  钟总的沃特玛做得也非常棒,在打造沃特玛的松散型的联盟,把各种材料企业,电池企业,电机电控,整车企业都纳入这个联盟当中,我认为这个开放式的生态非常有助于达到结成同盟,统一面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变化。

  第三个层面,作为我们来讲,未来在整个同行业的,同产业区位的横向的所谓整合的话意义非常重大,整车企业,可能我们整车企业全国从客车为例来说,可能全国有200家,但是客车真正实现生产,尤其是批量化生产,而且品质可以确保,安全可以确保就是十家左右,未来整个整车存在着大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如果要迅速做大,提升竞争力,提升整车与改装车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整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些行为,也会提升我们的抗风险能力。

  我们也在寻找未来海外的一些新技术的导入,比方说海外有一些在整车方面,也有一些好的技术,好的方案,或者是好的伙伴,我们也寻求跟他们的一些结合,总之,我们想说通过方方面面的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的构建来提升和面对,应对未来的竞争非常不乐观的形势。

  邱锴俊:分工协作,构建生态,上市公司底气非常足,产业链整合,横向整合,跨国整合,可以期待东旭光电后续有不断的投融资方面的动作出现。有请钟总。

  钟孟光:说到陈总的时候大家眼睛就盯着我们做动力电池的,一台电动汽车的成本我们占大头,回到刚才主持人的话题,一头是我们的性能要提升,能不能快充,尤其是续航里程怎样,用户希望电动汽车充一次满电,能像燃油车一样跑五百公里,六百公里,八百公里是最好的,对动力电池要求性能提升,又要求成本下降,现实是有些残酷的,我们现在一台传统车的话,发动机也就一万块钱,量少点的两三万块钱。但是纯电动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发动机的角色,又做不到两三万块钱代替的作用,成本的压力还是到了动力电池这块,沃特玛从2015年,做联盟以来,一直是在两块没有放松的,一个是通过了技术研发来提升能量密度,从2017年到2018年的布局,在能量密度这块我们一直都是能够紧跟着国家的要求来做的,确保能够拿到1.2倍的最高国家补贴。降成本这块,目前是三个方面,第一是我们本身做电池的,从电芯到成组的系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成组的系统上我们在采用新的工艺和材料,极限设计方面也在做努力,在电芯的降成本上采用了钢壳到正负级材料在想办法降成本。

  引入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沃特玛从2016年底开始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以我们一个泰国的生产线为例,以往你看过的产线,一个产线从头到尾是230人,我们现在的大量引用机器手,机器人,AGV车,使用全自动设备以后,目前使用的人员只有20人左右,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目前我们这条产线的产品不良率降到900PPI。通过智能制造还是能够降低成本的。

  第三,要把电池的成本大幅度降下来,绕不开的,也是国家盯着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的循环和回收利用。沃特玛从2014年开始,出去的电池就承诺八年,比如说发到上海生龙的车,八年结束以后电池一块钱回购,动力电池拿回来以后,2015年开始有循环回收利用,成立了一个梯次利用研究所,现在我们在深圳总部,还有在内蒙古,在山西的一些分厂已经在做储能。还有移动互联车,把一些动力电池拆卸下来以后,动力电池衰减以后做储能电池上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在循环利用这块,如果我们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对成本下降还是比较可观的,成本的性能下降主要讲这四点。

  邱锴俊:谢谢钟总,能量性能提升这块,能量密度能够保证达到1.2倍还是非常不错的,再问一下钟总,市场上流传的补贴,调整的方案,能量密度原来1.2的差不多就一倍,明年调整方案真的成真的话,还能不能让主机厂拿到1.2倍的补贴?

  钟孟光:现在市场上流传的是单体1.6,成组是135,我们现在在做的问题不大,可以让吴总放心。

  邱锴俊:这句话还是非常有份量的,有可能就影响股价了。接下来跟刘总交流一下,大家对电机不是特别了解,电机是否同样受到两头挤,包括也要应对国家的功率密度要求,包括主机厂降成本的要求,您这边是怎么应对的?

  刘凯:首先我想针对一个国家政策调整这块,作为我们企业来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政策的调整是以新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势必对新能源行业来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一方面是对于新能源新政策的颁布实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的装车量和销售,可能会带来一些削弱,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颁布与实施,相信我国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合理,更加健康,行业的发展也会更加趋于理性,更加规范,更加可持续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更希望有健康和规范的市场环境,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成长,进步与上升。

  针对主持人说的成本和性能平衡的问题,我这块是这样想的,针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主动求变,面对一种趋势应该审时度势,我们核心企业和车厂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协作,我们要步调一致地往前走,一定要保持步调一致地往前走,这个沟通协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一些问题,但是我想这些问题是我们共同努力还是能够解决的。面对这些困难各企业应该秉持的观点是四个字,合作共赢,共促发展,主要是技术上展开具有深度和广泛性的合作,只有通过这些手段,从这些手段包括加强沟通,才能实现产品性能和成本的平衡。

  邱锴俊:大家要步调一致,沟通协作,早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教训是大家各做各的,没有匹配和协调,以至于出现了一些恶性的事故。这么多年以后大家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下面请殷总聊一聊这个问题。

  殷江洪:今天上午有嘉宾提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时机离不开国家20年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特别是这个工业化的发展,原来的基础特别好的工业基础,不管是电池也罢,电机电控也罢,有20年的发展基础,现在通过各行业的整合,重构,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整个的产业布局上是完整的,通过这个新能源产业布局,互相各个企业之间的联合,还有通过直接的结盟,成立协会也罢,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在一起加强沟通,然后通过一些技术创新的手段来一起应对目前政策的逐步退坡的情况,对我们作为电控来说是前后衔接电池与电机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动汽车的三电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我们的了解和发展,对电控,如果说把电机和电池之间能够加强合作,我们把电池的应用这块和电机这块简单地,刚才邱总提到的,不能简单地大家各做各的,做完以后简单的堆在一起,三者之间综合全程的考虑,电控这块怎么保护电机,保护电池,确保电池能够寿命更长一些,充放电更有效一些,而不是简单的把电池放完,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结合BNS控制,结合电机,把三者之间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实现三者之间的统一。通过电控的有效设置和开发,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售后成本,产品会更有竞争力一些。

  邱锴俊:四位嘉宾首先回答了政策题,总体的态度是非常正面的,非常响应国家加速补贴退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号召,工作都是平时做的,接下来要讨论行业的问题,这个行业是这样的背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来看外企逐步进入中国,国内的整车厂在整合上下游,包括一些强力的合作,强力的核心零部件也在整合上下游,整个产业链都是面临着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态势,大家怎么应对这个趋势呢?对大家带来的挑战是什么,我们怎么应对,这是我给大家提出的行业题目进行回答。

  王忠辉:这样大的背景下,从我们来讲还是从几个层面吧,第一个层面是技术为王,作为一家整车企业,未来整个的国际化的趋势是势不可当,整个产业的形式也不是由我们某个人或者是某个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能真正做到的就是提早地做好各种技术储备,真正在各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能够展现出我们的一些优势。除了整车的集成技术,整个整车的轻量化的方案,甚至是整车和电池企业配合的动力总成的技术方面,可能都需要深入地研究和布局,另外东旭过去是做材料,做装备出身的,我们不论在装备的制造,还是在新材料的导入上,也是有非常多的优势。比方说我们在石墨稀这个新技术,锂电池快速充电的技术导入,这次收购是想说未来石墨稀锂电池的产业化推动上形成一些助力,目前这款电池逐渐导入小型的动力工具,未来会逐渐导入大型的动力工具,包括石墨稀的智联车灯,会适应智能网联时代的产品,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的运行和管理,这些技术都会进行布局和融合。

  第二个层面,我们也是需要在整个规模和体量上,达到我们所希望的要求,最近大家看到了我们的确动作比较频繁,我们在收购神龙的同时在广西的南宁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基地,一两周前在四川绵阳布局了第三个新能源汽车的基地,因此说,在当前这样一个形势下,补贴退坡,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大量出现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加速抢在别人的前面,最快的时候做出布局,把规模和产能作大,才能面临未来一系列的竞争,这个层面我们在持续的做。

  第三个层面,我们一直非常珍视生态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和整合,包括沃特玛的结合,(顾全)高科的结合,包括燃料的布局,国内氢燃料做得比较优秀的(易华腾)企业,对氢然俩进行了布局,特别希望基于东旭积极向上的发展思想,能够联合所有产业链中的伙伴,能够共同搭建起大家非常密切的生态,去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邱锴俊:王总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由于牵头整合了产业链,对创新的应用和产品,可以由自己的渠道去对接,或者说在预研阶段也好,测试阶段也好,可以形成一个创新的生态链,而不仅仅是销售的生态链,这是我感受到最大的启发。钟总现在整车厂都希望整合,您的企业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钟孟光:国外的造车企业都来,国内产生了新兴的造车势力,我个人的判断也没有那么可怕,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我们这些国外的企业进来以后,包括特斯拉进来以后,对整个行业,或者是整个价值链重塑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角色方面,应该说我们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塑的定位和决策方面是不同的,传统车方面中国的汽车产业就是一个配角,就是配合,国外的进来,你怎么做我们跟着怎么做,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中国的产业应该是主角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上午说的,我们中国的动力电池跟国外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代差,三电系统包括整车跟国外相比没有明显的代差。第二是姿态方面,以前我们是被动的参与,现在是主动参与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中国自己可以制定一些标准,而不只是跟风,你做的发动机我跟着你这样做,国外的宝马生产一个车型我跟着仿。第三是价值的实现方式,以前造传统车的时候更多地是一个企业单打独斗,但是现在从新能源汽车开始,更多地是看到整个产业链的联盟也好,协会也好,是深度合作的方式。第四点是价值边界,现在互联网汽车也好,AI技术,包括智能驾驶,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对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价值链也是重塑,改变非常大,影响也非常深远。

  至于说具体到我们作为一家核心零部件的企业怎么做,从2013年,这个问题当初深圳市发改委就曾经找到沃特玛电池,沃特玛创新由此而,当时发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前的成本太高,在中国并不是说非常富裕的国家,不管地方政府还是个人,都不是非常富裕的群体环境下,成本偏高,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2013年开始沃特玛电池牵头成立了沃特玛创新联盟,包括了比矿到材料,再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动力总成,到下游的整车厂和运营平台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的协作来推动技术研发的创新和提升,还有成本的下降。

  第二,如果要应对的话,技术始终离不开技术研发这个核心,全产业链协作是基础,技术研发就是核心,在中国我们做动力电池会发现当大家眼睛都看着我们作为一个核心的电池企业的时候,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为什么?我们中国,比如说做电池的钢壳,这种钢目前为止国内没有几家钢厂的来料能够符合要求的,而且怎么样减重,做电动汽车把电池放上去以后大家都说电池很重,能不能减下来,压力又在做动力电池的企业身上,我们看钢壳怎么减,电池箱怎么减,我们要依赖上游供应商,技术的研发不仅仅是电池企业提升能量密度就行我们同样要做钢壳,盖帽的,连接件和铁箱,大家一起做技术研发,我们把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他们也要把材料的性能和太料的体积重量想办法一起做努力,大家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钢壳都一样要做技术研发。

  第三,创新应该是王道,对一个新兴的产业来说,也是一个高新技术的行业,以我们电池为例,离不开创新,现在国家每年都是拿着鞭子在抽我们的屁股,能量密度必须上去,价格必须下来,说难听的我们好像一直被市场也好,被国家的政策也好,在后面抽着鞭子走,我们靠什么?我们只能依靠创新,这个创新也包括了技术的创新,包括了产品的创新。所以,我想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做应对,当然了,这里面也少不了跟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怎么来协作,合力达到性能的最优化,同时要跟整车厂合作,一起在做整车设计的时候,怎么样来应用轻量化的材料,怎么样来实现动力系统的性能最优化。全产业链的协作是基础,也就是这样来的。

  邱锴俊:总体的判断下,面对海外车企进攻的态势下,中国车企以及整个产业链仍然有条件,或者说有机会,依靠创新大家一起提升产业链的价值,这样一个解法。

  刘凯:随着我国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外的一些比较大型的车企看到我国现在的市场和潜在的市场蛋糕很大,他们想介入进来,他们介入进来不仅仅是整车进来,而且动力系统,带着动力系统一起进入进来,势必对国内的一些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冲击,这个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我国想做到工业强国,想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我们必须直面这种挑战,不能回避。

  直面挑战还有一个前提,这个观点是跟沃特玛的钟总一致的,我们要认清自己,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做主角的,我们可以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八个字,首先是不能盲目自大,剩下的四个字是不能妄自菲薄,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块,针对于这种冲击,我想对我们作为核心零件生产厂家和企业来说,这种冲击是有利于我们成长的,面对这种冲击我们需要不断加大各公司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性能。刚才钟总讲到了技术创新,我更想补充两条,如果是我国想跟上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调,甚至是超越,要不断的创新,前期的技术积累和科技成果转化一定要特别的侧重。

  殷江洪:钟总的产业链重构这块讲得比较多,就简单的说另外两点,第一是对国外不管是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企业进入国内,我个人认为也是一个机会,我们是非常欢迎的,国外的主机厂还是国内的主机厂,为了抢占市场很多产品的开发流程,甚至是产品的测试标准逐步的向国外的企业靠拢,包括国外的主机厂提的架构,产品开发的流程,所有的东西都往国外汽车,大型企业靠拢。目前我们作为工业自动化企业转型过来的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我们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跟着他们一起按照标准和开发流程逐步理念,设计思路和方法,我们在不断地提高,提高的过程中,也算是迎接挑战。

  第二,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来说,对国内来说是比较新兴的产业,大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都在摸索,一起在逐步的成长,我们作为一个国内的新能源企业,一方面愿意跟国内的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其他的企业协作发展,相对来说这块我们比国外的零部件企业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于开发国内的目前市场现状,符合国内国情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有更大的优势,而不是完全的被打者。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也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符合国情子标准,一些产品,在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作出更符合市场,更符合国情的产品。

  邱锴俊:谢谢殷总,这是行业题四位嘉宾的回应,刘总提出的一点是我特别认同的,外资车企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候,往往是带着动力系统进来的,而且他们都是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到底中国的供应商的优势在哪里?唯一的优势就是中国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么大量的验证,他们有技术,有实验室的技术,中国的供应商是有量产级别的,核心零部件的优势。趁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事先发展,抢跑的态势,希望在座的各位,预祝在座的各位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商,而且成为全球的中国供应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嘉宾的分享,谢谢。

(责编:于洪凯)
行业新能源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购车完全指南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最新图集

更多

最新视频

更多

车型推荐

换一批

车型排行

更多

热门文章

联合制作

热门搜索

更多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