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谢谢沈总的讲话,告诉了我们一点,主流的汽车工业,比如说三大集团,并非是无所作为的,对于加入WTO,对于世界出现的全球化重组的浪潮,他们有很细致的计划和步骤,而且确确实实是已经付诸于行动的。现在看来,依托三大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优点是有政府的支持,政府很积极地支持大家向三大集团靠拢。操作看来,按现在的方式,也是比较驾轻就熟的。
但是,在座的提出来,机制的变化容易不够大,也可能会造成低效率和参与企业的进取心不够,有人担心,和世界工业的距离虽然在接近,但是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一定是很快的缩小,因为不缩小,可能还是拉大。我们的第一条路,有刚才沈总说的那些好处,但是也不无担心,我们这一路,反正是一个墙的两面都要说一些,这个话由我来说,恐怕也有这些问题,请走这条路的企业应该补足。
现在我介绍一下第二条道路,就是实行开放的投资体制。这话从哪里来的呢?当前的工业老前辈,陈祖涛给中央领导的一封信提到的,打破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业准入的限制,放开国内多种投资渠道,让充裕的民营资本进入长期缺血的汽车工业,还汽车工业作为竞争行业的本来面目,走彩电行业竞争重组的成功之路。这话说透了是怎么回事呢?我打的比方说,二十年前的国家投资的彩电行业,进行、牡丹、熊猫,如果就靠这三个发展,那今天还是三大集团,就是这三个了,但是产业集团要放开竞争的态势,但是现在这三家彩电就不是主流的企业了。所以这条路上,我现在想问一下华晨集团,因为华晨集团大家还感到比较陌生,其实它也是已经在汽车工业摸爬滚打五年的企业了,金杯汽车就是华晨集团通过资本运作重新运作的一个企业。并且华晨前段时间又开发了中华轿车。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苏强先生,苏先生是学金融的研究生,但是他在1995年代表华晨管理沈阳的金杯客车公司,2000天,金杯和海狮成为市场份额很高的一种旅行车。作为行业外的一种企业,是靠什么在中国汽车行业里获得这种成功的?
苏强:成不成功是外界的评价,因为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华晨91天开始投资汽车工业,但是在前五年实际上做了一种被动的投资。到了1995年,由于海外上市公司的压力,沈阳企业的效益下滑,我们被迫接管了沈阳金杯客车,这五年我们从一个被动的投资者转变为主动的投资者,我们的目的是考虑如何生存下去。很多人总结说,你们很成功,你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说白了也是生存的压力,因为我们跟国内的汽车厂家比,我们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没有给我们一分钱。我们华晨投资汽车工业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把金融做活,如何把资本找到。可以讲,由于国家没有资本和政策的支持,这种先天的不足,又转化为我们后天的优势,我们有很强的资本的自主权,我们可以去开发很多产品,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的决策去投资很多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从思路的角度上讲,从金融的角度看汽车产业,可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的人看汽车产业,我觉得做金融的最主要的是注重效益和利润,而不会重规模,因为只有利润才是让企业长远生存下去的前提。很多企业由于国家给了资本,所以他们更注重的是规模。
我们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从一个金融的眼光跳到汽车行业做了这么五年,我觉得把金融在汽车产业中间能够做活,这也是我们的信念。金融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断地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生存下去。第二个特点是要会借力打力,从做金融的角度,投到汽车行业中去,组合各种资源,为我们的目标服务,来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服务。
李安定:刚才有个条子递上来,是网上传过来的,华晨即使现在算有规模、有水平的汽车企业,而且开发出中华轿车。但是有什么能力能够在世界兼并的浪潮中站得住脚?
苏强:实际上很多人谈WTO以后的竞争,我们九五年接管了沈阳的管理权以后,我们已经为这方面做准备了,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跟国内的很多汽车企业在竞争,这是加入WTO以前的一种预演。我们现在集团的发展战略,还是要把金融做好,因为汽车行业是大的资金密集性行业,只有把金融做活了,用金融的手段为以后的大的资本投入保驾护航,同时产品的开发和合作方面还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排斥跟国际上的大的汽车产业进行合作,我们正在洽谈宝马项目,我们收购了金杯,有了通用做技术合作伙伴,我们重组航天汽车,还有雷诺,我们要继续跟国际上的大的资本进行合作,去学习,去储备技术,储备人才,同时我们也不放弃自主开发,发挥我们资本的自主决策权的作用,来进行自主开发。
同时我们开发的起点不会是闭门造车,我们要着眼国际上的合作,这是发挥我们资本的决策权,我们可以聘请他们替我们开发产品,给我们聘请一些国际上著名的资本替我们服务,这是我们以后的发展两条腿走路的道路。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一)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三)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四)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