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谢谢康理先生,我觉得你讲的一个道理很在理,如果大家买很便宜的外国车,但是如果中国的汽车工业垮掉了,就业机会失去了,那么你还没有买到车之前就失业了,恐怕买车的梦也圆不了了。而且我特别同意他说的,汽车工业对中国这么一个大的国家,住这么一个巨大市场的国家,是举足轻重的一个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
美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胶卷,包括照相机,包括冰箱,包括音响设备,都
被日本冲进来,挤垮了,但是当日本的汽车挤进来的时候,美国上下一致说,汽车产业不能轻言放弃,以至于总统亲自为汽车进口的问题跟日本首相打官司,有很大的外交压力。中国和美国一样,是有很大的市场的国家,我们整个的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汽车产业的,汽车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就是说,作为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在中国绝不能轻言放弃,我们的命运抉择现在是迫在眉睫,而且我们必须要选择我们的一个正确的发展道路,来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
谈到命运的抉择,我在会议之前和汽车界的一些老总都谈过,包括一些汽车经济界的官员和学者,大家都有这么几个看法。
他们把可能的选择大概谈了三个方向,绝不是说一个抉择是成功的,或者两个是行不通的,也许都在探索,也可能有第四条、第五条路,这些请大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先把这三条路介绍给大家,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探讨自己的道路。
第一条是向国内三大集团靠拢,以国家长期扶植的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为主,通过资产划拨、参股来重新整合中国的汽车工业。
经过五十年的大规模建设,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并非没有作为,它聚集了人才,培育了市场,光是国家九五期间对汽车工业的投资就高达588亿元,汽车工业并不象很多媒体写的是一百多家厂家在混战,百分之八十的企业都投身三大企业,已经形成了集中度。今后是否可以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引导企业加入全国性的三大集团,以形成汽车工业?按照这条路的想法,我想请教上汽集团的副总裁沈建华先生。因为上汽集团在近年以来的兼并重组的步子迈得很大,比如不久前总裁讲了东西南北战略,从三年前的兼并仪征,后来奇瑞的参股,据说还有谈判中的问题,这些动作做出来的代价和目标是什么?是出于行政压力还是上汽集团的一种企业行为?
沈建华:谢谢,我受我们的总裁先生的委托,参加这次对话。刚才李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上汽这四五年的发展,我们觉得,命运在自己的手中,路在自己的脚下,从桑塔纳国产化开始就是走联产化的道路,那时候是零部件走国产化的道路,然后才有今天的发展。进入十五以来,特别是面对WTO的挑战,我们觉得,我们更应该坚持自己的原来的联合的道路,参与全国汽车行业的重组,所以我们最近又提出了我们十五期间对我们公司的价值理念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第一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第二是管理创新,第三是利用全球资源,第四是崇尚人文管理。其中的综合全球资源,我们觉得就是要融入世界汽车工业,融入全球经济,而在这以前,首先就是要在全国国内的汽车行业中积极重组,积极起到主导作用。上汽这几年跟仪征、奇瑞的事情,我们在融入全球经济,在融入世界的汽车工业之前,首先要参与全国的大重组。
第二点,我们在重组中也不是无原则,我们有三条基本原则,一个就是考虑产品的关联度,相互之间有没有互补性。第二是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结合度,既要得到中央政策的允许,又要使我们的地方上能够得到这方面的效益。第三就是相关的地域度,大家在地域上能不能互补。
从这三点出发正在积极参与重组。而且我们觉得下一步还要继续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做得更好一点,现在只是起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考虑一点,你重组了,你不是盲目的把所有的厂家捏在一起。刚才说了产品的关联度,我们还考虑一点,意思说,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发能力太差,我们也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对于开发是从三个层面来考虑的。
我们现在对传统的汽车工业,传统的制造工业,如果说我们跟在人家后面跑的话,那么永远也追不上,所以我们考虑从三个层次。
第一,就是我们积极参与全国的科技界、汽车界,怎么进入世界起跑线的项目。第二个层次,就是现有产品的联合开发,第三个层次就是适应我们本国不同层次需要的,特别是适应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市场需要的产品。在这三个层次的开发中间,特别是第三层次的开发,特别需要我们跟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跟全国同行各地的汽车行业的重组,这就是我们考虑全国重组的基本出发点。
李安定:我还想进一步问一下,上汽和大众通用合作得很成功,最近带着零部件企业到底特律摆擂台,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的大的汽车重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开发的举动意义何在?
沈建华:新闻界的消息真的很灵通。我们的总裁带着我们二十几个工厂的厂长到底特律,也不能说是打擂台,我们去招商,不是招投资,就是招采购,要把我们的整车和零部件推向国际市场,这也就是我们要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考虑。我们在这方面的考虑是这样的,作为我们上汽集团来说,通过全国的重组,然后不断地走向世界,要实行三个转变。
一个就是零部件产品,我们原来讲国产化,从中华产要向全球化转变。第二是产品的市场,要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并存转变。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公司的经营,要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生产制造和多元经营并存转变。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不管WTO进入以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进入中国也好,不管是国内的竞争怎么激烈也好,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把自己的重组做好,联合做好,打一个比方,就是大象与跳蚤并存,到底谁是大象,谁是跳蚤,也很难说,也随时在转变之中,但是我们想,经过这样的步伐,最后中国的汽车工业一定能够生存下去,而且应该生存得很好,不但在国内站稳脚跟,也应该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一)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三)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四)
2001汽车业高峰对话“命运篇”实录(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