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分析评论> 长安逸动上市发布专题 >正文

长安重组 成长的代价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3月21日 11:18   汽车商业评论  刘宝华 字号:

  一纸资质,让欲在五国九地大展拳脚的中国长安后院着火,让被当地百姓羡慕和尊敬的昌河汽车面目狰狞。乐观主义者徐留平坚称,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没有整合是不行的,长安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过整合关也是不行的。与国际上大的整合并购不同,中国还未到成熟市场阶段,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自己摸索,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付出一些代价难以避免。

  ABR记者  刘宝华

  昌河汽车简史

  1.1982年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微型厢式货车。

  2.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昌河飞机(集团)工业公司,昌飞公司1969年建厂,隶属中国航空总公司。

  3.1993年9月,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日本国铃木株式会社、日本国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共同签订了合资合作生产微型汽车的意向书。

  4.1994年8月26日,昌飞公司、铃木公司、冈谷钢机公司投资成立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5.1995年6月1日,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开业运营,年生产能力10万辆。

  6.1997年5月,整体接收九江微型电机厂。

  7.1997年11月,整体兼并安徽淮海机械厂,成立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

  8.1999年11月26日,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昌河汽车)成立,持有昌铃公司41%股份。

  9.1994-1999年连续6年微型面包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10.2000年,推出新一代产品——北斗星

  11.2001年7月,昌河股份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2.2004年11月19日,按照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南北整合、机车分离的战略思想,昌河汽车与昌飞集团分立成为直接隶属于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企业。

  1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汽车业黄金十年的到来,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新建,昌河车型单一、新品推出缓慢、产品集中于中低端等缺点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显现出来,经营日渐衰落,销量十年间没有大的增长。

  14.2008年11月6日,中航一集团与中航二集团合并组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即今天的中航工业),哈飞、昌河的原定整合计划因这场合并带来的人事动荡而被迫中止。

  15.2009年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重组协议,组建了新的中国长安。其中,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昌河、哈飞从此脱离中航,纳入中国长安一个司令部旗下。

  徐留平是乐观主义者,认为昌河风波不会影响长安整合的脚步。

  并购重组是汽车业的常态、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中国汽车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徐留平认为,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没有整合是不行的,长安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过整合关也是不行的。与国际上大的整合并购不同,中国还未到成熟市场阶段,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自己摸索,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付出一些代价难以避免。

  以下是2月16日《汽车商业评论》专访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的部分实录。

  “有点意外”

  《汽车商业评论》: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整合还会加剧,现在如果说这个事情爆出来是个坏事,但处理好了可能反而是个好事,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样板来解剖一下,对整个中国汽车业应该是一个好事。我采访您这个案例的出发点是这样的。

  徐留平:昌河这个事,还是有点意外。应该讲,从我们整合的进展看,昌河的进展比较好一些。它财务的数字,原来亏损7个亿,后来亏损2个多亿,再到盈利100万,今年确定的目标是盈利1个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昌河在前进,我们对它的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期望,所以比较意外,这是一个。

  第二个方面,中国长安接手了昌河以后,积极地做一些工作,比如我们在整车生产线改造投入上,从景德镇原来老的10万辆向16万辆改进,增长60%,是比较大的了。另外在九江的发动机,7.5万台发动机的线,改造成15万台,增加一倍,这个改造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合肥那边投入更大。

  昌河铃木经营得不好,铃木好几年以前就不想干了,铃木对昌河铃木的实际管理已经不怎么介入了。铃木只有一个人在那里,是昌河人在主导,这表明了铃木对昌河铃木的态度。中国长安接手以后,他们再次表示不想干了,想踏踏实实地退出。

  我们一想,既然铃木不太想干,那你干脆撤了算了。我们旗下又有两个铃木的合资公司,要整合就合并同类项。

  中国长安接手以后是准备这么做的,也和铃木公司在谈,我们跟地方政府也进行了沟通,铃木退出,由中国长安来接手。当时设想的是景德镇有两个牌照,昌河汽车和昌河铃木,到最后发现它实际上只有一个牌照,昌河景德镇的牌照2006年的时候已经由中航二集团挪到昌河合肥去了。(编者注:2008年11月6日,中航一集团与中航空二集团合并组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意味着景德镇昌河不能生产轿车了?

  不是这个意思,轿车生产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目录得以合肥昌河来申请。

  当然之前我没想到昌河的牌子已经到合肥了,因为这两家公司整合的时候没有做详细的尽职调查,都是国有企业,就大概算了个帐,一个(占股)77%,一个23%,详细的问题都没算。

  有的人对昌河铃木资质没了理解有问题,心想是不是没有生产权了?就不能干整车了?是不是要关门了?这种理解肯定是不对的。

  中航二集团为什么把昌河的资质放到合肥去了?

  我的猜想是,当时可能认为景德镇有一个资质就可以了,把另一个资质就拿到了合肥昌河。

  “希望政府指出一条路”

  《汽车商业评论》:当时把资质拿过去是中航的考量?

  徐留平:应该是吧,当时中航的处理从流程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眼前的问题解决了,遗留下来的问题怎么解决?

  我曾经讲,企业能否发展是我们方方面面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或者说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如果企业不发展,那你地方的税收也不行,就业也不行;从员工来讲,收入也没增长;从投资方来说,投资没有回报。所以说企业没发展,对地方政府、对企业、对员工、对投资方都是最大一个损失。我说昌河也好,昌河铃木也好,最最核心的问题是把这个企业搞上去,如果企业能够做上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那才是多赢的一个局面。

  什么东西有利于把它做好?这是关键,这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其他东西都是徒有其表的,咱们国内以前拥有生产资质的多了。这个企业你把它做好,能够经营、能够赚钱,不断地蓬勃地向前发展,那才是对员工、对企业、对政府最有利的。

  现在昌河整合做不了,中国长安的下一步棋怎么办?

  对啊,这个步骤至少是不行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得向国家去汇报啊,我们希望政府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本来中国长安和中航汽车的重组就是有关部门是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而开展的,在此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表示整合过程中有关事宜政府来帮助解决协调,那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是啊,原来内部调配资源,按道理是不成问题的,现在成了问题。

  我们现在正在加紧汇报,希望有关部门来指引我们一条路,走下去,把中国汽车产业和中国长安做好。

  “昌河铃木必须换一个思路来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金伯翰)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