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买到沃尔沃就算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 09:47  环球时报

  作者: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 刘戈

  导读: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的一种全新状态的并购,吉利大胆的一步不只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为中国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获得快速突破提供可效仿的借鉴。日前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者”,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吉利是正在谈判中的唯一买家。如此推论,此时,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沃尔沃总部或者美国底特律福特汽车总部正在进行最后的讨价还价。如果不出现类似通用在萨博出售上出尔反尔的意外举动,双方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十之八九。

  但即使谈判成功,按照程序,需要经过中国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审查同意,并购才能最后实施。从现在的舆情来看,仍然有部分所谓专家及业内人士秉持一贯的为别人操心的态度,呼吁“中国汽车海外收购需慎重”。这种声音的背后既有专家对并购过程中技术层面的担忧,也不乏来自国内主流汽车厂商对吉利这样自我成长起来的民营汽车企业发自内心的偏见和轻视。

  其实,吉利如果拿下沃尔沃将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和四川腾中试图要买的悍马高油耗、高排放的负面品牌形象不同,沃尔沃在中国的形象非常正面且主流,其“世界上最安全的车”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如果吉利和沃尔沃联姻成功,其一、将整体提高吉利公司的市场形象,使吉利进入国内乘用车生产第一梯队行列;其二、吉利在国内生产沃尔沃轿车,将大幅度降低沃尔沃的售价,在中高端车市场迅速占领大量份额,给吉利带来丰厚利润;其三、吉利引进沃尔沃的知识产权,通过对沃尔沃技术产权的消化吸收,使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水平上一个台阶,甚至对中国基础工业水平和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不可能靠做衣服、鞋子和义乌眼花缭乱的小商品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不可能只通过开饭馆、建网站、编软件解决数亿人的就业问题,也不可能通过盖房子实现国家的强大,更不可能通过炒股票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并凭借这个体量巨大的工业体系承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只有靠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机电制造业才能持续地拉动经济增长和支持技术进步,并最终实现国力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

  汽车行业上游庞大的产业链涉及钢铁、化工、电子、装备、信息技术等众多行业。很难有其他产业代替汽车产业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拯救日薄西山的本国汽车企业的原因,放弃汽车行业将意味着美国制造业的总体崩溃,而不仅仅是工作岗位的问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汽车业走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在市场被外国汽车品牌瓜分殆尽的同时,换来的技术始终拿不上台面。在几大汽车集团中,自有知识产权的车型始终没有形成气候。我们只分享到了汽车工业带来的一小部分好处。其实我们本可以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积极地扶持本土民营企业的发展,如果那些跃跃欲试的民营企业制造汽车的冲动没有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扼杀在摇篮中,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水平的丰田或者90年代水平的现代应该已经诞生。

  过去十年,以吉利为代表的民营及地方国有汽车企业走过了一条通过仿制进行自我积累的过程,虽然屡遭国外被仿制企业的抵制,但已经趟出了一条通过仿制建立自有知识产权体系的道路。但就像人们对儿童的不守规矩给予一定程度的容忍那样,对已经具备了竞争力的人肯定会认真对待。仿制、抄袭之路已经引起西方国家的普遍反感,不可能再进行下去。欧美严格的专利制度将使仿制无以为继,日韩汽车走过的路已经不可能被再次复制。

  通过收购沃尔沃这样的主流汽车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引进消化其核心技术,绕过过去十多年来合资汽车企业外方阻碍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暗礁,把中国汽车技术带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可能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迅速崛起的唯一通道。

  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面临的诸如文化融合、工会力量等棘手问题,吉利应该已经从收购英国猛统和澳大利亚DSI等的经验中找到方法,既完全不介入被收购企业的经营层面,至少在近期内不试图整合被收购企业,而仅在董事会内部发挥作用。和意在走出去将企业全球化的联想等电子、家电企业不同,吉利并购沃尔沃意在国内市场,获取核心技术,也就是说在并购结束后,企业的基本目的就已经达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吉利并购沃尔沃并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走出去”,而是“引进来”,不过这种“引进来”比以往更彻底罢了。

  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沃尔沃原来在海外的业务的亏损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或者不再扩大,局限在吉利国内业务的利润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的一种全新状态的并购,吉利大胆的一步不只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为中国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获得快速突破提供可效仿的借鉴。因此更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和舆论的支持。毕竟,不突破自主知识产权薄弱的这一关,中国企业的真正成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将障碍重重。

(编辑:二马)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