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汽车业亟待破解“外资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8:44  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日在我国部分地区采访时发现,我国以汽车为主的制造业遭遇明显的“外资困局”:合资企业很难引进外企拥有的核心技术,产品出口遭到合资方阻止,自主产品出口也受国外市场限制。加快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建立民族产业联盟,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必由之路。

  合资企业纷纷遭遇核心技术“壁垒”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销售火爆。10月20日,第1000万辆汽车从一汽卡车厂装配车间下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轿车产销量却相对较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9月,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0.62万辆,仅占同期轿车总销量的28.91%。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公布的汽车产品节能评价结果中,984款在我国生产销售的轿车被纳入评价。除1.0升以下排量段前10名全是自主品牌轿车外,其他排量段排名前10名的轿车车型中只有6个是自主品牌,44个是外国品牌。

  这些外国品牌所归属的合资汽车在我国遍地开花,但对于合资企业中的中方来说,想获得核心技术仍是难上加难。对国内的大众、通用、本田、日产等合资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标识、品牌所有权、知识产权等均归外方。一位汽车界人士说,在中国汽车业的合资大潮中,“用市场换技术”是个很天真的想法。外企将低廉的模具拿到我国进行生产,合资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不能更改设计。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不更改就不会有技术积累,很难谈及自主研发和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业学院副院长、教授颜伏伍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产业科技创新有新要求。国内汽车企业多是合资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够,使我们在技术上一直处于“空心状态”,核心技术和关键的传感器、中控系统等部件仍需靠国外。

  一直坚持自主研发道路的哈尔滨哈飞汽车集团公司研究发展中心总设计师杨子发认为,虽然合资合作对提高制造水平有好处,但部分民族行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外方不会给你。当年的大飞机项目实践就证明,依赖合资合作而放弃自主研发,对我国的民族产业来说弊多利少。

  合资及自主产品出口均难越市场关

  国务院今年出台的多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均明确提出鼓励自主创新,鼓励产品出口。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制造业企业目前面临技术、市场“双重难关”,对产品出口信心不足。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禹说,目前一汽、二汽、上汽、长安等国内大型汽车企业的主打产品基本都是合资品牌,要卖到国外去,合资方就不会同意,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只能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时,国外汽车产业投入较大、技术积累十分雄厚。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汽车的排放标准已达欧Ⅵ、欧Ⅶ标准了,我们的相关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只有达到或超过出口国的标准才有可能实现出口。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非合资合作企业的产品出口主要面临市场准入难关。从事汽车电子控制软件开发和生产的长春启明信息技术公司副总经理赵孝国说:“汽车配套部件采购都是相对封闭的。我们曾想进入日系车、德系车的配套圈子,被告知需要先通过企业总部的认证。我们了解了一下,如果真的去国外进行认证,一大堆‘技术壁垒’都在等待着我们。”

  受融资体制等市场要素限制,国内部分优秀企业选择海外上市,一些制造业领军企业甚至计划将控股权出售给外资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改革方式在最近10年中有多个案例可寻,结果是我们不仅没有赢得核心技术和市场,反而使部分民族制造业“沦陷”。因此,坚持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市场的自主化发展战略仍是民族制造业的首选。

(编辑:晴风)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