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人保护不再纸上谈兵 明年将定首个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30日 09:38  南方都市报

  摘要:继今年8月23日广汽本田举办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周按照明年将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了一场行人保护演示试验,将“行人安全保护”推向了“实战”的高潮。

  继今年8月23日广汽本田举办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周按照明年将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了一场行人保护演示试验,将“行人安全保护”推向了“实战”的高潮。

  而在这场实战演习之下也蕴藏着这样一个信号,我国将于明年底前正式通过汽车行人保护标准,而具体实施则要2013年与行人保护全球法规同步启用。这也为最近中国不断升温的“行人安全保护”问题找到了最终的注解:不久的将来,行人的安全不再仅靠斑马线,而是多了一层标准保护屏。

  行人保护标准实施预留充分过渡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周按照明年将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了行人保护演示试验。在这项还未发布的国家标准成型稿中,对行人保护的测试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使用ISO标准成人头型和儿童头型冲击车辆发动机罩及前风挡玻璃的试验,以及使用上腿型冲击前保险杠的试验。试验后要求头型伤害指标及腿型的受力不允许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这套设备本身对测试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实验通过道具来模仿实际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并通过道具中的传感器来分析撞击对人体造成的实际伤害程度。“(这项标准)主要是用一系列技术参数来界定汽车与人发生接触时,对人体伤害的可接受程度”,该技术人员解释为,“碰撞下伤害是不可避免的,标准只是对伤害的程度做出了规定。”

  与此同时,相关人士透露,汽车行人保护标准预计将于2010年底前通过。不过具体实施则可能要等到2013年汽车行人保护全球法规实施时才会同步启用。对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员解释,“所有的标准都有一个实施日期和试用范围的问题,要降低对行人伤害,已不是单纯对旧有车型进行修修补补能做到的,而是从车身设计就要开始把这些概念和指标考虑进去,标准影响的可能是一代车型”,因此需要给厂商“留出一些时间”来做准备。

  事实上,目前整个标准的制定过程都是公开的,很多厂商都会从中了解一些信息,“他们中一些人(企业)甚至会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熟悉内情的相关人士透露,在具体实施前该标准还属一项“推荐性标准”,即目前厂家可根据标准自愿执行。

  标准制定参考欧洲经验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行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始终高居26%左右。而全球每年更有2万人会死于车祸。

  今年2月9日,欧洲汽车碰撞测试机构N CA P宣布,已采用一套新的评级系统代替此前简单的5星评级。新的评级系统比之前的版本更加严格,如要求测试车辆85%的系列车型必须配备ESC控制单元才有可能获得5星评级。此外,实施行人保护碰撞也被提上日程,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碰撞标准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

  “近年来,汽车安全设备的装车率很高,但都主要集中在乘员保护的主、被动安全方面,没有涉及到行人、骑自行车人的保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如此表示。丰田(中国)公关宣传部企业公关课课长牛煜对此表示了赞同,“丰田在考虑汽车安全对人的保护时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车内人员,另一方面是对路上行人,但是目前在中国,我们谈得更多的仍是驾驶员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行人保护研究项目从2005年便已着手开展。当年,一项名为“中日行人保护共同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产汽车联合发起。这个历时两年半的项目在北京、南京、宁波等城市采集了200多个数据,作为国内汽车碰撞行人事故的一些基础性数据,为接下来起草、制定中国行人保护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

  今年3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从法国BIA公司引进的行人碰撞保护试验系统,在试验所零部件室成功安装调试完成并投入使用,为相关标准的出台奠定了技术基础。

  而在今年8月23日,广汽本田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车辆碰撞试验室举行了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尽管在试验中广汽本田独家采用的行人保护用的测试假人与驾驶安全全球通用的多米假人不同,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国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但却成功将“行人安全保护”提至一个新的高度。

  而此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按照即将发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的行人保护演示试验,再将我国“行人安全”标准问题推向“实战”高潮的同时,也进一步确定了中国行人安全保护的方向和要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专家表示,“国标制定时主要参考的还是欧洲的那一套”。

  规范公布前厂家做法各异

  虽然离行人安全保护标准的通过实施还有段时间,但这个涉及安全的标准仍受到企业的关注。不过由于目前具体标准尚未正式公布,各大厂仍主要按照其全球标准进行设计、生产。

  “行人保护的说法本身就是从德国开始提的,欧洲的N CA P对此已有规定”,大众(中国)负责技术的公关经理葛然表示,大众新一代的车型,如新PO LO、Tiguan以及即将上市的国产6代高尔夫,在设计方面,都已将行人安全与车内乘客安全同时考虑在内。“新PO LO的前保险杠内装有全新设计的金属薄板,有充分形变空间,在碰撞中吸收撞击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而Tiguan车身前部有关部件和发动机舱罩的设计等都以提高行人保护为出发点。例如:在前保险杠下部加装有特殊设计的柔软泡沫材料,在发生碰撞时,可有效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葛然如此解释其相关的安全设计。

  丰田中国则表示,“丰田的GOA车身讲究的是‘吸能’,在碰撞中尽量降低车身对人体的伤害,这种分解能量的理念对车内乘客来说是这样,对行人也是如此。只是在目前的中国,被关注得更多的仍是驾、乘者的安全,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在此方面没有作为。”

  “在国标出台之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厂家都有各自的做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如此总结,“有时候一些国际大厂自定的标准比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更为严格也很正常,毕竟国标规范的是行业的下限。”

  汽车制造商的责任不可推卸

  对于一个或许对于销售业绩本身并没有刺激作用的标准的出台,行业、社会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些经销店及行业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大多数自主品牌仍在如何多卖车,卖好车方面下功夫,“你看广告就知道啦,基本上所有的先进装备都是用来吸引买车开车的人,所谓主动、被动安全也都集中在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上。现在开车撞了人,汽车制造商又不需要负什么责,自然也没有动力花费重金去搞研发了。”

  中国路况复杂,近年来车辆猛增,新手猛增,这些都加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事实上,对近期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车辆撞击行人案件的发生,“政府出台标准、法规来明确厂商责任已显得十分必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数据已经表明,在欧洲,有12%的交通事故死亡者为行人,在美国为11%,中国则超过50%。“交通安全‘以人’为主,其中人(驾驶员、行人)的意识很重要,但是作为社会的一环,汽车制造商作为企业公民也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一业内人士的说法也获得了众多厂家人士的赞同。

  本报记者 林憬文

   相关报道:中国汽车社会来临 共享安全最关键

(编辑:张靖)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