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辉煌四十载 东风汽车公司建设四十周年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0日 14:12  新浪汽车综合

  ●一个历尽40年沧桑的民族品牌擎起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

  ●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着一个产业在坚持自主发展中迈向国际的光荣与梦想

  2009年9月,东风汽车公司(原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92年更名)将迎来建设40周年华诞。40前的今天,在毛泽东主席曾作出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精神鼓舞下,筹建工作历经了三次上马、两次下马的坎坷之后,在偏远的鄂西北深山终于迎来了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拉开建设序幕。40年艰苦奋斗,40年风雨沧桑。东风人披肝沥胆、奋力前行,承载着共和国的使命与梦想。

  东风公司的建设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巨大关怀和期望。1953年毛泽东主席作出建设二汽的指示,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二汽选址。东风公司建厂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到东风公司视察。今年三、四月份,温家宝和吴邦国先后到东风公司视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给东风人带来巨大的鼓舞。

  东风公司肩负共和国的重托,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身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2008年,东风公司产销各种汽车132万辆,销售收入1977亿元人民币(按统计口径),实现利润总额94亿元。近五年来,东风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行业前列,荣获中央企业“绩效进步特别奖”,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央十部委“创争”活动领导小组授予首批十家“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东风品牌被国家商务部授予“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

  东风人秉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世人展示了一幅自强不息的壮美画卷和一部可歌可泣的奉献诗篇。在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史上,东风人率先采取“包建”和“聚宝”的方式,在深山中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以“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的豪迈壮举闯过了“停缓建”关;有序推进了“三级跳”的战略布局;以敢为天下先的果敢精神对旧体制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母子公司运行机制;以全球化的视野进行多元国际合作,组建了全国最大的合资企业;率先实现了东风公司整体海外上市,极大提升了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建设百年东风为愿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我国汽车工业第一个驰名商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率先在合资企业推行“两公开、两纳入”,合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经验在全国得以推广;以勇攀高峰的竞争精神不断刷新产销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了东风飞速发展的大跨越。

  “包建”、“聚宝”:深山中崛起汽车

  国家建设二汽的动员发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怀抱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肩负着祖国人民的希望,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别家舍业,打起背包,千里迢迢,从祖国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汇集到十堰这片荒凉寂静的穷山僻壤,开启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新的征程。

  马灯、扁担、草鞋、“芦席棚”成为拓荒者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为了适应我国当时生产力状况,当时的二汽负责人饶斌提出了按照汽车的总成分工,由国内汽车厂家和设备厂级分别“包建”的建设方案。包建单位实行“四包”,即包设计,包生产准备,包人员培训,包生产调试。同时,为了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对设计工作提出“聚宝”的要求,大量采用“四新”,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通过“聚宝”,国内自己设计制造了98%近2万台套设备,这些设备使二汽在整体上达到70年代水平。“聚宝”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向前跨了一大步,缩短了我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这些设备生产的东风汽车,总体指标国内先进,部分指标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包建”与“聚宝”为二汽的成功建设立下了历史性的功绩。

  二汽在“包建”与“聚宝”上还有一大成绩,就是聚集了人才之宝。二汽在建设时,国家就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一大批各类人才支援二汽,成了二汽建设的骨干。

  创业的先辈们凭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敢为天下先地采取“聚宝”和“包建”方式,建起了一座座厂房,树立起一座座铁塔,从汉江水路、从崎岖的山间公路,运来了一个个重达数十吨、上百吨的大型机械。1975年6月建成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于1978年7月建成了第二个基本车型“东风”五吨载货车,同时促成第三个基本车型三吨半越野车于1980年经国家鉴定定型。

  勇打“四个翻身仗”:闯过“亏损关”

  历经重重艰难,洒下无数汗水,1975年6月,东风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定型。1975年7月1日,二汽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胜利建成投产。虽然出车了,但是积重难返,之后两年间二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1978年“计划亏损”3200万,“湖北省和一机部系统最大的亏损户”帽子像山一样压在二汽人心头。

  为尽快结束“吃基建饭”的历史,东风的创业者们在1978年响亮提出“保质量、上能力、争超产、扭亏损”的口号,群策群力共同开展了“大打提高产品质量的翻身仗,大打建设五吨载重车生产能力的翻身仗,大打全年生产5000辆五吨车的翻身仗,大打甩掉亏损帽子的翻身仗”。四个翻身仗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二汽建设的被动局面。

  1978年3月25日,湖北省召开工业学大庆的会议上,黄正夏在大会上表态:“首先,我们绝对不超过3200万的计划亏损;第二我们争取超产2000辆5吨民用车,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第三,我们还想争取超产3000辆5吨民用车,力争今年全面扭亏为盈。”

  1978年7月15日,首批民用东风五吨车实现批量生产。二汽当年即超过国家原定2000辆的计划,生产了5000多辆优质汽车,闯过了“亏损关”,第一次向国家上交利润279万元。这一年,标志着东风卡车正式登上了创造市场效益、推动国产汽车业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东风五吨车”是东风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打造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款中型卡车。作为东风卡车品牌的第一座里程碑,它的响亮名字“东风140-1”,已经载入中国汽车工业的史册。

  1978年12月,东风5吨车、2.5吨越野车光荣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枪林弹雨的前线,东风车全部执行了最艰巨的战斗突击和物资抢运任务。尽管伤痕累累,但没有一辆车因为质量问题而出事故。有一辆2.5吨的越野车从山崖上摔下来,滚了几个跟头,落到山下,驾驶室被摔变了形,但就是这样一辆严重摔伤的车,战士们照样开着跑。东风车优越的性能给战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战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

  “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闯过“停缓建关”

  1980年,正当全厂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二汽被国家列入了“停缓建”企业名录,国家将停发一切基建投资及设备材料购置费用,只发职工工资及设备维修费,这对当时已有3万多职工、2万多台设备,刚刚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二汽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为了渡过这个难关,东风提出了“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的方案,将按计划应当留给企业的三笔资金,包括折旧基金、利润留成、设备维修费各提取一部分,由企业统一“捆起来”使用,自行安排续建。1980年3月22日,国务院(1980)68号“关于批准二汽续建”的文件正式下发。从此二汽开始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努力,走内涵发展的艰苦道路。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二汽为实行利润递增包干的试点企业,同意二汽在当年上缴利润1.4亿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7%,其余自留资金用于完善能力和完成国家批准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项目。1983年又将这一政策延长到1990年。这一在行业率先进行的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二汽开始向“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同一时期,二汽率先提出和实践、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计划单列、自主进出口贸易、建立财务公司自我融资、利税分流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范文清)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