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工业30年:“三大”确立江湖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10:59  汽车007周报

  假如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比作一座宏伟壮大的建筑,那么1988-1992年就是这座建筑的奠基期。在此期间,从“三大三小”的建立,到桑塔纳捷达富康声名显赫的“老三样”的孕育,加上奥迪100等高端产品的规模量产,为此后中国汽车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确立江湖地位

  国产化推进:奥迪100、桑塔纳双星升起

  1988年开始,轿车工业在新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起来,国际车型逐步引进中国,并且开始本土化进程——国产化。

   自十堰“轿车论证会”、北戴河会议后,中央决策发展轿车工业,通过加快发展轿车工业来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同时确定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和上海汽车制造厂作为我国轿车生产的三大基地。

  1988年,轿车工业便在新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起来。国际车型逐步引进中国,并且开始本土化进程——国产化,轿车工业由“等着喂饭吃”转向自给自足发展。

   1988年5月,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签订了奥迪轿车产品技术转让协议。大众公司第三代奥迪100轿车是一汽引进的基本车型。按照协议规定,一汽从SKD(半散装件)、CKD(全散装件)装车,逐步国产化,达到一定标准后转变为真正的国产轿车。一汽由此探索出一条技术引进、自我开发和自我建设,发展民族轿车工业的路子。自此,奥迪100的国产化开始进行,并逐年上升,到1994年国产化率累计达52%,1995年达到82%,到1996年末累计达到90%以上,其中自制件占51.73%。至1989年,一汽以3万辆奥迪的技术引进项目起步,开始了与大众15万辆经济型轿车的谈判。

  与此同时,中国轿车业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在东方升起。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成立,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桑塔纳的国产化工作,而且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打下了根基。3个月后,国内最长达到871米、采用计算机控制、日产能力200辆的轿车总装线在上海大众公司落成。时至今日,桑塔纳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恋曲1990:一汽-大众、二汽(东风)-雪铁龙

  一汽与德国大众、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几乎在同一时间敲定了合资的项目,而我国汽车业的合资潮也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高点。

   当罗大佑的《恋曲1990》红遍大江南北之时,中国汽车则与国际汽车品牌坠入了“爱河”。仿佛一夜之间,第一汽车、第二汽车与外资品牌的情意终成正果。  

   1990年11月,一段“姻缘结成”,我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项目——一汽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年生产15万辆轿车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与此同时,“老三样”之一捷达的生产厂房已经准备筹建。用当时一汽厂长耿昭杰的话来说,是机遇让一汽与大众走到了一起。自1987年发展轿车政策确定后,一汽与二汽都着力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产品定位则确立在先前一直依赖于进口的中高级车。由于当时原本的首选合作对象克莱斯勒漫天要价高达1760万元入门费,使大众集团“乘虚而入”,而一汽原本就垂青于奥迪的技术。郎有情妾有意,加上奥迪的发动机适用于道奇600,双方合作迅速敲定。

  时隔一个月,喜报再传。12月,第二汽车制造厂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生产轿车项目在巴黎签约。签约的合同为第一期工程,目标为年产15万辆C级普通型轿车,最终目标为年产30万辆C级和B级普通轿车,中国两厢车“鼻祖”富康的诞生也看到了眉目。加上此前中国和德国合资经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正式建成投产,一期生产能力达年产6万辆整车和10万台发动机。至此,“三大”雏形逐渐显现。 

  布局明朗:“三大三小”结构显现

  由于国家对轿车生产实行严格控制,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在全国确定了“三大”轿车生产厂和北京吉普、天津小客车和广州组装的法国标致三家生产厂,俗称“三大、三小”。

   1991年2月6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他对引进国外技术,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做法表示了肯定。而全国汽车工作会议1月在上海的召开,也确定了当时行业调整的重点,指出:从载货汽车转到轿车上来,并将重点落在“三大”的布局上。正是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三大汽车巨头今天的地位。

   归结于政策调控原因,自1988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对轿车生产实行严格控制,除已批准的六大轿车生产厂外,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厂点。这样,在全国就有“三大”轿车生产厂和北京吉普、天津小客车和广州组装的法国标致三家生产厂,俗称“三大、三小”。

  1991年2月8日,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额为42亿元人民币。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比例为6:4,主要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普及型溜背式高尔夫和阶背式捷达轿车。同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生产的第一辆捷达轿车下线。

     辉煌背后,也总有些事情让人神伤。1991年11月25日,人们不得不接受上海牌轿车停产的事实,当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缓缓下线,上海牌轿车也在当时人们的目光里渐行渐远。从那时起,作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内地唯一一款批量生产的轿车 “上海牌”轿车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百万”蒂落:消费意识改变的重大意义

  消费意识的改变有利地推动了轿车私有化、市场化的进程,成为日后家轿发展强有力的推手。

   在我们欢呼2008年进入年产量千万俱乐部时,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正是在1992年,我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100万辆”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成长的标志,更为中国的汽车消费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新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在一个“缺重少轻,轿车几乎是空白”的基础上开始的。而轿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开发,是对私车市场的发掘,这种观念在当年的历史环境下发展相当困难。

  在1985年以前,中国政府禁止私人买汽车。到了90年代,由于官车单一的消费结构导致市场有限,加上轿车业严格的准入审批制度,市场没有充分竞争,中国的轿车业十分羸弱,轿车市场随着当时动荡的国民经济走势而大起大落。中国轿车产业急需市场化,这不仅需要营造轿车消费意识,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然而在这个时期,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轿车向私车领域发展,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尽管观念提出并没有立即被业内认可,但却成为日后家轿发展强有力的推手。私车消费理念正是在1988年-1992年这个时间段内萌芽,日后逐渐发展壮大,今日成为主导汽车消费的主流。

  ●贾新光 资深汽车分析师

  产业方向、思想、年生产量的重大转变

  007:在您的记忆中,1990前后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重大的转变?

  贾新光: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中国汽车工业大转变的时期,第一个转变是从以制造货车为主向发展轿车工业的转变,并建立了以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神龙三个大型轿车项目为“三大”,北京吉普、广州标致、天津夏利三个规模较小的轿车项目为“三小”的“三大三小”格局,生产的车型有桑塔纳、奥迪、捷达、标致、夏利、切诺基等;第二个转变是革命性地提出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概念。在1985年以前,我国不允许私人买汽车,后来提出了“轿车进入家庭”,经过激烈的一场辩论才使得轿车私人拥有成为现实;而第三个转变就是1992年我国的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关。我国从1955年开始生产汽车,经过了36年才突破100万辆,可见发展的艰难。 

  007:一汽-大众、东风神龙等都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车企,它们当时创立到起步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决择?

  贾新光:一汽-大众、神龙都经过了艰难的谈判,因为缺乏经验和体制的限制,所以谈起来比较困难。其次,当时确定了“高起点,大批量”的方针,也就是要建规模化的工厂,生产水平较高的产品,这也是当时所做的重要决策。

  007:在您的印象中,1988-1992年的消费环境是怎么样的?国民对汽车认识有多少?

  贾新光:那个阶段我们刚刚开始讨论家庭轿车的问题,而且只是在说“何时能圆轿车梦”。因为当时人民收入普遍比较低,每月只有几百元,但轿车的价格非常昂贵,夏利要10万元,桑塔纳接近20万元,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所以进入人民的生活不太现实。另外,虽然当时车辆不多,但是城市交通也比较拥挤,主要是因为道路窄,路网差,多为使用自行车设计,所以汽车的使用条件也比较一般,这对汽车的发展也是一个限制。

  -关键词

  “三大三小”

  该阶段内,全国有“三大”轿车生产厂:一汽、二汽和上汽。北京吉普、天津小客车和广州组装的法国“标致”三家生产厂,俗称“三小”,形成“三大三小”格局。

  桑车

  桑车,也就是桑塔纳,扮演了中国新时期轿车业的“长子”角色。迄今为止桑车仍是中国轿车第一大品牌,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服务维修网络遍布全国各个角落。

  官车

    在此阶段之前以及包括这个阶段初期,轿车在中国主要是由政府采购,所以称轿车产品都是官车。官车消费趋向对大众消费潮流发挥着引导作用。

  两厢车

  在80年代,国人还深陷于传统“轿子”文化的习惯思维不能自拔,而富康作为两厢车引进国内,今天中国两厢车的普及和火热应该感谢富康立下的功劳。

  国产化率

   国产化率是指整车生产中,零部件国内生产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国产化率代表了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掌握生产技术的程度。这个阶段进行国产的捷达与桑塔纳,国产化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们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前景。

  CKD

  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 完全拆散):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SKD

  SKD(Semi-Knocked Down 半散装):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等各大部件总成基本上以半成品形式散装进口,国内厂家则就地将它们装成整车,并进行销售。

  DKD

  DKD(Direct Knocked Down):指以车身总成方式进口,装上4个轮子就是整车。

  -阶段表现抢眼企业

  一汽-大众

  始终坚持技术推进

  1991年2月8日,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额为42亿元人民币。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比例为6:4,主要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普及型溜背式高尔夫和阶背式捷达轿车。

  从当时中国车市的历史背景上看,一汽-大众的诞生,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二次合资浪潮的缩影,依靠银行贷款,一汽和大众花费了89个亿人民币,首期就投资了15万辆的产能规模。这区别于上海大众滚动发展的模式,一汽-大众的一次性投入在中国汽车合资史上开创了先例。

  一汽-大众建立后,提升国产化率和技术消化就从未在一汽-大众停止过,虽然中国汽车人当时已经萌生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思路,但是远非今天对“市场换技术”概念深刻的理解。经过17年风雨洗礼的中国车市,如今,一汽-大众已经成就了中国车市巨头地位,而捷达也成就了一代“神车”。

  2006年7月14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建厂十五周年庆典上,第一百万辆捷达轿车正式下线,一汽-大众推出了500辆“纪念版”捷达,但是在中国人的眼中,捷达似乎不用“纪念”,因为它引入中国市场后从没有离开销量前十位名的排行。在国内消费者选择变得越来越多的今天,捷达的销量依然牢牢占据着国内乘用车销量前三的宝座。捷达的优势正在于其优秀的可靠性和低廉的实用成本,捷达皮实耐用的口碑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已经没有人会怀疑。

  2006年,在经营模式上有些墨守成规的一汽-大众开始了大刀阔斧地实施营销变革,其中一汽-大众的速腾迈腾、新宝来在中级车、中高级轿车市场迅速扩张,开始努力从“捷达时代”转向“腾”时代,让车市又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动的一汽-大众。凭借着老牌劲旅的品牌优势,在进入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一汽-大众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