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销量放缓 车市拐入理性发展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1:12  长江商报

  今年前三季度车市,受连续发生的大事件和经济环境下滑的影响,连续出现了好几月大幅下滑,再加上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国内金融市场,使汽车产业的日子雪上加霜。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车市即将面临崩盘的危险;车市寒冬还将持续更长时间等言论。 

  根据车市发展来分析,销量同比增速放缓、企业利润下滑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影响车市发展等,这一切不能表明车市到了抄底的时期。车市的低迷,其实没必要过于悲观,车市还没有糟糕透顶。现在汽车所经历的磨难,或许是未来车市将逐渐回归理性、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的一个转折点。 

  成本增加 车企利润还将下滑 

  车市在连续下滑的情况下,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汽车厂家和销售商,多收三五斗的美梦已经被现实击得粉碎。有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2.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46.41亿元,增幅均较2007年同期回落。而且在今年上半年,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已经有2家企业利润下滑,到了年底,这一数字必然还会增加。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向媒体表示,今年对汽车市场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燃油价格的上涨、运输成本的增加等,但这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克服的。 

  据了解,企业收入的下滑除了车市销量放缓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等的持续上涨使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导致车企利润下滑的不是汽车本身,而是受外界的影响更大些。”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例如宏观经济对未来车市和企业利润的影响就非常大。 

  而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车市的竞争必然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当车市竞争程度每日剧增之时,车企要想占领市场,必然要牺牲利润换市场,否则将面临淘汰的危险。因此,企业的利润回落也将是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开源节流,生产自救。 

  销售低迷 没必要过于悲观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累计产销731.31万辆和72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35%和11.94%。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4.36个百分点和6.58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0.43个百分点和12.52个百分点。 

  从这一连串的数字可看出,今年汽车产销明显处于递减式下滑,而且与去年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速相比,12.52%的销量回落使增长速度降低了一半以上。但今年车市的快速下滑,并不意味着车市面临崩盘的危险,只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下滑速度有点无法适应。 

  张小虞表示,前几年,车市的高速发展超乎所有人的预期值,这主要得益于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目前车市的快速下滑,只是比当初的预期要差,但并不代表车市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国人习惯了车市的高速增长,一旦车市中稍有不利的风声,汽车厂商就很难适应,甚至不安。”业内人士表示,车市眼下的低迷,更多是受国际资本市场影响以及表现出的一种信心危机,实体经济并没有受到冲击。在中央一系列调整方案作用下,未来车市仍被看好。 

  而且从去年开始,整体增速就开始放缓;再推至2004年,车市同样经历了相对低迷的发展阶段,可市场仍然在增长。另外,在轿车进入家庭的总原则下,一旦二、三级市场被打开,车市的发展仍然可观。 

  车市发展 未来或将回归理性 

  “汽车工业的平均增幅,应该略高于国内GDP的增幅,这是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张小虞表示。此意不难理解,汽车产业百分之二十几的爆发式增长显然和健康、持续发展不符,发展速度合理地回归理性增幅,才是大趋势。 

  另外,从国际汽车业的发展也可看出,车市仍能保持10%的增速,已经是不错的形势了,目前在国际上能有这样发展速度的市场几乎不存在。中国车市从高峰期逐渐下滑,同样是不能幸免,何况事物总有高有低的发展规律。 

  “只要明年国内GDP保持在8%以上的增幅,车市10%的增长就没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同时还认为,中国车市在历经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适时放缓是正常发展的一种表现。 

  这也就表明,车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渐回归理性,爆发式的增长可能一去不复返。因此,今年车市的大幅下滑,其实并没有必要过于担忧,大家应该更理性看待问题,或许这次车市的遭冷,能将未来车市发展逐渐引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本报记者 张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